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3|回覆: 0

[其他] 【商君書】卷7開塞詩解1親親尚賢貴貴繩一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22 20:05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商君書】卷7開塞詩解1親親尚賢貴貴繩一
題文詩:
天地設立,而民生之.當此之時,民知其母,
不知其父,親親愛私.親親則別,愛私則險.
別險爲務,則民.民當此時,務勝力征.
務勝則爭,力征則訟,訟而無正,莫得其性.
賢立中正,故設無私,而民.凡仁者以,
爲務,而賢者以,相出爲道.民眾無制,
久而相出,爲道則亂.聖人因順,承之作爲,
土地貨財,男女之分.分定而,無制不可,
故立;故立官吏;故立君主.既立君則,
賢廢而,貴貴立矣.然則上世,親親愛私;
中世者也,;下世者也,貴貴尊官.
賢者也,以道相出,而立君者,使賢無用.
親親也者,以私爲道,而中正者,使私無行.
此三,非事相反,民道弊而,所重易也,
世事變而,行道異也,王道有繩.王道一端,
臣道一端,道異繩一.故曰民愚,則力有餘,
不足,可以王;,則巧有餘,
而力不足,力可以王.神農教耕,而王天下,
師其;湯武致強,而征諸侯,服其力也.
王天下,故,力征諸侯,故而退德.
【原文】1
天地設而民生之。當此之時也,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其道親親而愛私。親親則別,愛私則險。民眾,而以別、險爲務,則民亂。當此時也,民務勝而力征。務勝則爭,力征則訟,訟而無正,則莫得其性也。故賢者立中正,設無私,而民說仁。當此時也,親親廢,上賢立矣。凡仁者以愛利爲務,而賢者以相出爲道。民眾而無制,久而相出爲道,則有亂。故聖人承之,作爲土地、貨財、男女之分。分定而無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設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既立君,則上賢廢而貴貴立矣。然則上世親親而愛私,中世上賢而說仁,下世貴貴而尊官。上賢者以道相出也,而立君者使賢無用也。親親者以私爲道也,而中正者使私無行也。此三者非事相反也,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變而行道異也。故曰:王道有繩。  夫王道一端,而臣道亦一端,所道則異,而所繩則一也。故曰:民愚,則知可以王;世知,則力可以王。民愚,則力有餘而知不足;世知,則巧有餘而力不足。民之生,不知則學,力盡則服。故神農教耕而王天下,師其知也;湯、武致強而征諸侯,服其力也。夫民愚,不懷知而問;世知,無餘力而服。故以王天下者並刑,力征諸侯者退德。
【譯文】1
開天闢地之後人類誕生了。在這個時候,人們只知道自己的母親卻不知道自己的父親,他們處世的原則是愛自己的親人,喜歡私利。愛自己的親人,就會區別親疏,喜歡謀求私利,就會心存邪惡。人多,又都區別親疏,心存邪惡爲自己,那人類就會混亂。這個時期民眾都盡力制服對方來竭力爭奪財物,這樣就發生的爭鬥。發生了爭鬥又沒有一個正確的準則來解決,那人們就沒有辦法過正常生活。所以有道德的賢人確立了不偏不倚的正確標準,主張無私,因此人們喜歡仁愛這一準則。此時只愛自己親人的狹隘思想被廢除了,崇尚有才德之人的思想被確立了。凡是講仁愛的人,都把愛護、方便別人當作自己的事務,而賢德的人把推舉賢人當作自己的處世原則。人口眾多,而沒有制度,長期把推舉賢人作爲治理準則,就會發生混亂。所以,聖人順應當時社會的發展形勢,制定了關於土地、財貨、男女等的歸屬權。
名分確定了而沒有制度不行,因此設立了法令;法令確立了而沒有人來管理也不可,因此又設立了官職;官吏有了而沒有人統一領導不行,所以設立了君主。君主確立了崇尚賢德的思想就廢除了,而尊重顯貴的思想又樹立了起來。如此看來,遠古時代人們愛自己的親人而喜歡私利,中古時代人們推崇賢人而喜歡仁愛,近世人們的思想是推崇權貴而尊重官吏。崇尚賢德的人,所遵循的原則是推舉賢人,可是設立了君主的地位,使崇尚賢人的準則沒有用了。親近親人,是以自私自利爲原則,而奉行不偏不倚的公正之道,使自私自利行不通了。這三個不同時代,不是做的事互相違背,而是人們原來遵循的規則有問題,所以人們原來重視的東西更改了,這是因爲社會形勢變了,而人們所要施行的標準也就不一樣了。所以說:統治天下的原則是有規律的。
    君主統治天下的標準是一個方面,而大臣輔助君主治理天下的標準又是一個方面,他們所奉行的的原則不同,而他們所遵行的準則卻只有一個。所以說民眾愚笨,那麼智慧就能稱王天下;世上的人聰明,那麼雄厚的實力就可稱王天下。民眾愚笨就會力量有餘而智慧不足;世上的人聰慧,就智巧有餘有力量不足。人的本性:不懂就要學,力量用盡了就會服輸。所以神農教會人們從事農業生產而稱王天下,這是因爲人們要學習他的智慧;商湯和周武王創造了強大的實力而征服了諸侯,這是屈服他的實力。民眾愚笨,心中沒有知識,就要向別人請教;世人智巧聰明,可是當用盡力量時就會屈服。所以靠智慧稱王天下的就會拋棄刑罰,用實力來征服諸侯的人就不用德政教化民眾。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