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04|回復: 0

[論史] 明代商业与社会变迁(22)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2-5-23 1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华文史网
注释1


[1] 也有少数学者对明后期至清前期的商业发展或市场抱不乐观看法,如台湾学者张彬村就认为当时的市场“需求太低、交易成本太高、竞租太发达”,这些“都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明清市场经济不发达”,它“相对于非市场经济部门,是一种附属的补充性的经济”。见张彬村《明清市场经济发展的困境》,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一、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发展概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页。
[3] 王毓铨:《莱芜集・附录〈中国历史上农民的身分〉写作提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5-376页。
[4] 吴承明:《论明代国内市场和商业资本》,载《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 《现代化与中国十六、十七世纪的现代化因素》,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6]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9] 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 见余英时《士商互动与儒家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载郝延平、魏秀梅主编《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刊》(5),上册,中文论文集。
[11] 见傅衣凌、黄焕宗译中文版,《江淮论坛》编辑部编《徽商研究论文集》,1985年版。
[12] Timothy Brook,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p.11。
[13] Timothy Brook,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 Notes 13 , p.264。
[14] 刘志琴:《商人资本与晚明社会》,载《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5] 万历《歙志》卷一。
[16] 沈榜:《宛署杂记》卷一三《铺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7] 据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第6章《城市的阶级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8页。
[18] 据笔者考察,铺户指坐贾或手工业主(工匠),但不管他们是纯粹经营商业还是主要经营手工业,一般都拥有一个铺面,出卖商品。因此,他们经营的铺子应该属于商业。
[19] 据当代学者韩光辉研究,北京的城市户口,主要由五城兵马司管辖,“宛平、大兴两赤县对北京城市以及郊区并不负有实质性的管辖权,二县户口统计也就不包括城市户口”(见《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第3 章第4节《明北京地区与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1-92页)。言下之意,宛大两县所管完全是农村户口,如此万历《顺天府志》卷一所登宛大两县的户口数是农村户口。
[20] 孔宪易校注:《如梦录》《街市纪第六》,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8-30页。
[21] 孔宪易校注:《如梦录》《关厢记第七》,第73页。
[22] 张瀚:《松窗梦语》卷三《商贾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3页。
[23] 据王宏钧、刘如仲《明代后期南京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的初步研究》文,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该画为常熟翁氏所藏,尾署“实父仇英制”。仇英约生于正德元年,死于嘉靖三十四年(约1505-1555年),字实父,一作实夫、实甫,苏州画家。此图究竟是否为仇氏所作,尚未细考,这里称其反映明代后期事,是取王、刘之说。
[24]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二,中华书局1984版,第99页。
[25] 陈铎:《坐隐先生精订滑稽余韵》,见路工著《访书见闻录・明代市民文学的一朵鲜花(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6] 正德《江宁县志》上《铺户》,转引自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第2章,第52页。
[27] 王世贞:《m州山人续稿》卷二八《送吴令湄阳傅君入觐序》,明刊本。
[28]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九《江南七・苏州府》《曹自守吴县城图记》,光绪二十七年铅印本上海文瑞楼刊印。
[29] 参见王家范《明清苏州城市经济功能研讨――纪念苏州建城两千五百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30] 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记风俗》,《笔记小说大观》第13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110页。
[31] 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记风俗》,《笔记小说大观》第13册,第113页。
[32] 《明神宗实录》卷三七六,万历三十年九月,户部尚书赵世卿疏;也参见王毓铨主编《中国经济史・明代经济卷》第7章《明代商业的繁荣与兴盛》,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33] 据韩大成在《明代城市研究》中的考证。
[34] 道光《阳曲县志》卷三《街市图》,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35] 康熙《阳曲县志》卷三三《市镇》;也参见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第102页。
[36] 叶权:《贤博编》,收于《明史资料丛刊》第1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
[37](明)聂心汤纂:《钱塘县志》《纪疆・物产》,光绪十九年刊本。
[38] 江木点校、西冷狂者著:《载花船》卷之二第五回《谋营运三姓联盟》,第38页,见《珍珠舶等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一般认为作者是浙江杭州人,此书成于清初,因此这里描写的应当就是晚明情景。
[39] 据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所列市镇统计。
[40] 采用范金民在《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第321页)中的统计。
[41]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八回《施润泽滩阙遇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页。
[42] 乾隆《吴江县志》卷四《镇市村》,乾隆十二年刻本。
[43] 万历《嘉定县志》卷一《疆域・市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08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
[44] 金淮:《濮川所闻记》卷四《文》,转引于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第10章,第409页。
[45] 《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九》。
[46] 嘉靖《钦州志》卷七,《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嘉靖刻本。
[47] 光绪《吴川县志》卷一○。
[48] 王士性:《广志绎》卷之三《江北四省》,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页。
[49] 这样的记载在明清小说如《型世言》、《生绡剪》(短篇小说集,虽是清初刻本,但多写明后期之事。笔者所见是李落、苗壮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本)等中多有反映。
[50] 乐水、包汝楫:《南中纪闻》,《砚云甲编》,《申报馆丛书》本。
[51] 高拱:《高文襄公文集・掌铨题稿》卷二六《复巡城御史王元宾缉获钻刺犯人孙五等疏》。
[52] 天花主人编次、李伟实点校《云仙笑》《又团圆 裴节女完节全夫妇》中文字,见《珍珠舶等四种》,第22页。
[53] 马_:《下雉纂》,见谢国桢编《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第8章《工商业政策及其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8页。
[54] 方大治的手札中云:“前日承见许假银,今拜领贰拾叁两,当依宝店纳利。”方宇信中有以用彬“宝肆内菖草二樽,欲乞一尊以增匏居之光……”之文字。汪道贯亦说,“向以首饰数件当在宝铺”。分别见陈智超著《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金册八二、五○、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8、569、507页。
[55] 李渔:《觉世名言十二楼》《萃雅楼》(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详细描写了这样的故事。此虽为小说家杜撰,但晚明现实生活中必定有类似的真事。
[56]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见于《 园先生全书》本。
[57] 钱泳:《履园丛话》下卷二四《杂记下・孙春阳》,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40页。
[58] 周晖:《金陵琐事》卷三《李素居》,《中国方志丛书》万历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59] 天花主人编次、李伟实点校:《云仙笑》《平子芳 都家郎女妆奸妇 耿氏女男扮寻夫》,见《珍珠舶等四种》,第40页。
[60] 天花主人编次、李伟实点校:《云仙笑》《厚德报 张昌伯厚德免奇冤》,见《珍珠舶等四种》,第84页。
[61] 李渔:《觉世名言十二楼》《萃雅楼》第一回《发利市财食兼收 恃精详金银两失》,第111页。
[62] 钱泳:《履园丛话》下,卷二四《杂记下・孙春阳》,第640页。
[63] 吴承明:《论明代国内市场和商人资本》,《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64] 吴应箕:《楼山堂集》卷一二《江南平物价议》,粤雅堂丛书本。
[65] 明前期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谚语中,包含有太湖地区承担着国家重赋,在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之义,并不完全指是该地的粮食运销到全国各地。“湖广熟,天下足”,则体现了区域经济分工与粮食调剂。关于江南依靠湖广粮食调剂问题,学者们多有研究。这里参见陈学文《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演化及其意义》,《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李伯重《明清江南与外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及其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等论著。
[66]《如梦录・街市纪第六》,第32页。
[67] 王士性:《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第69页。
[68] 朱国祯:《涌幢小品》,《笔记小说大观》本,第13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69] 万历《兖州府志》卷四。
[70] 参见范金民等《江南丝绸史研究》第4章《宋代江南丝绸业中心地位的形成》,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71] 李培:《翔云观碑记》,见《濮川所闻记》卷四《文》,转引自樊树志《江南市镇探微》第10章。
[72]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五五《宣化府・风俗考》引万历《宣府镇志・风俗考》。
[73] 王士性:《广志绎》卷之五《西南诸省》,第107页。
[74] 王士性:《广志绎》卷之一《方舆崖略》,第5 页。
[75] 张瀚:《松窗梦语》卷四《百工纪》,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6-77页。
[76] 张瀚:《松窗梦语》卷二《北游纪》,第31页。
[77]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二《户部・西北水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0页。
[78] 谢肇J:《五杂俎》卷九《物部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5页。
[79] 桑悦:《南都赋》《明文海》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页。
[80]《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81] 万历《东昌府志》卷二《物产》,转引自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第90页。
[82] 蔡献臣:《清白堂稿》卷一七,转引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23页;又《江南丝绸史研究》,第259页。
[83]《铅书》卷一,转引自田昌五、漆侠主编、吕景琳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4卷,齐鲁书社、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266页。
[84]《金瓶梅》第六六回《翟管家寄书致赙 黄真人发牒荐亡》,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995页。
[85] 王临亨:《粤剑编》卷三《志外夷》,见《玄览堂丛书续编》,明万历刊本。
[86] 见李渔《觉世名言十二楼・夏宜楼》(书成于清顺治十五年前)第二回《冒祥仙才郎不测 断诗句遗物留情》,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8-69页。据戴念祖先生考证,民间――薄制造望远镜,约在明崇祯年间(见戴《明清之际望远镜在中国的传播及制造》,载《燕京学报》新9期)。铺子里出售千里镜子,当在明清之际。当然此事本身也许是小说家的杜撰,但那个时代个别“高科技产品”,受到求新、觅异店铺主的注意并采购,作为商品,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87] 据凌鞒酢杜陌妇奇》卷一《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页)记,明中叶苏州吴江县有一家商民,在门前开了一爿小小的杂货店。由女婿陈大郎与小舅两人管理,“忽遇寒冬天道,陈大郎到苏州置些货物。”即是此种情况。
[88] 布罗代尔著、顾良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2卷《形形式式的交换》第1章《交换的工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46页。
[89] 《词源》“字号”条,商务引书馆1986年版。又:《汉语大词典》第四卷“字号”条对此解释为:“(2)北宋皇宫的采买机构”,有其专为皇室服务的意思。
[90] 引自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丛书集成本。
[91]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0《张廷秀逃生救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页。
[92]《歧路灯》第六九回《厅檐下兵丁气短 杯酒间门客畅谈》,第411页。
[93] (日)宫崎成身编:《视听草・乾隆帝江南省苏州府游幸街道图》,转引自华立《“唐传风说书”与流传在日本的乾隆南巡史料》,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
[94] 乾隆《元和县志》卷一○《风俗》,《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95] 许仲元:《三异笔谭》卷三《布利》,《笔记小说大观》第20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96] 白云道人编辑:《玉楼春》第三回《遭绿林雪中逢b 访大盗计成就擒》,《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10,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97] 参见魏千志《清代开封景文州汴绫庄的发展》,载《中华文史论丛》(沪)1983年第3期。
[98] 据《南都繁会图卷》,见王宏钧、刘如仲《明代后期南京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的初步研究》文。
[99] 民国《芜湖县志》卷五八,见张海鹏等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210页。
[100] 参见范金民《清代江南棉布字号探析》、邱澎生《由放料到工厂:清代前期苏州棉布字号的经济与法律分析》,二文均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