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回覆: 0

[其他] 文子卷11上義3詩解真情不變真法常變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6-17 17:56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子卷11上義3詩解真情不變真法常變
題文詩:
至治至道,至道至天,至天至情,至情至正,
真情至治,至治治心,真法有情,至法法情,
真情不變,真法常變,變以適情.當於世事,
得於人理,順於天地,詳於鬼神,即可正治.
昔者三皇,不令民從,五帝制令,而無刑罰,
夏后氏者,不負其言,殷誓鬼神,周人歃盟.
真情所至,不得不治.末世情衰,忍垢輕辱,
貪得寡羞,法度制令,用以治世,論其民俗,
而節緩急,法令器械,因時以變,而制宜適.
制於法者,不可遠舉,拘禮之人,莫使應變.
必有獨明,獨聞之聰,能擅道行,知法所生,
應時而變.常人不知,治道之源,雖循終亂,
今為學者,循先襲業,握典篇籍,固守文法,
欲以為治,猶持方枘,而內員鑿,難得宜適.
存危治亂,非智不能,道先稱古,雖愚有餘,
不用之法,聖人不行,不驗之言,明主不聽.
正文:
  老子曰:天下幾有常法哉!當於世事,得於人理,順於天地,詳於鬼神,即可以正治矣。昔者三皇無制令而民從,五帝有制令而無刑罰,夏后氏不負言,殷人誓,周人盟。末世之衰也,忍垢而輕辱,貪得而寡羞,故法度制令者,論民俗而節緩急,器械者,因時變而制宜適。夫制於法者,不可與遠舉,拘禮之人,不可使應變,必有獨見之明,獨聞之聰,然後能擅道而行。夫知法之所由生者,即應時而變,不知治道之源者,雖循終亂,今為學者,循先襲業,握篇籍,守文法,欲以為治,非此不治,猶持方枘而內員鑿,欲得宜適亦難矣。夫存危治亂,非智不能,道先稱古,雖愚有餘,故不用之法,聖人不行也,不驗之言,明主不聽也。
(默希子注)
老子曰:天下幾有常法哉?當於世事,得於人理,順於天地,詳於鬼神,即可以正治矣。便於事,順於人,即可治天下。自然通神明,何常有法也?昔者三皇無制令而民從,五帝有制令而無刑罰,夏后氏不負言,殷人誓,周人盟。三皇者,處犧、神農、黃帝。五帝少昊、顓項、高辛、唐、虞。三王者,夏、禹、殷湯、周文王。夫上古不令而民從,未世峻法而民詐,故無為為化易,有為為治難,盟誓不禁,刑戮隨之也。末世之衰也,忍垢而輕辱,貪得而寡羞。故法度制令者,論民俗而節緩急。器械者,因時變而制宜適。夫制於法者,不可與達舉;拘禮之人,不可使應變。必有獨見之明,獨聞之聰,然後能擅道而行。拘法守文者,動用乖滯,獨聞獨見者,不得離道也。夫知法之所由生者,即應時而變;不知治道之源者,雖循終亂。今為學者,循先襲業,握篇籍,守文法,欲以為治,非此不治,猶持方柄而內圓鑿也,欲得宜適亦難矣。夫執法守文而無變通者,自以為治,猶持方內圓,安能適中?夫存危治亂,非智不能,道先稱古,雖愚有餘。故不用之法,聖人不行也;不驗之言,明主不聽也。事當雖愚必用,理乖雖賢必舍。
參考譯文:
   老子說:天下很難有一成不變的治理國家的方法了!合於當時的世事情狀,得宜於人民的性情,順於天地的運動趨勢,詳於鬼神的吉凶變化,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了。過去,三皇雖然沒有什麼法度制令,但是人民淳樸樂於跟從,五帝雖然有法度制令,但是懸而不用,天下也治理得很好,夏后氏能夠做到說話算話,言而有信,殷人可以做到誓於鬼神,約束為信,周人則是歃血為盟,賞善罰暴。到了末世就衰敗不堪了,世人忍垢而輕於受辱,貪得無厭而少廉寡恥,於是君王就奉行法度制令者,以民俗為標準節制緩急輕重之事,利用各種器械,因時制宜而制定規矩。所以受制於法度制令的人,不可與之做法制以外之事,拘於禮法之人,無法與之隨時應變,一定是有自己獨立明見之人,有獨立廣博知識之人,才能自己把握權變衡量的度量而立法制度。所以知道法度制令之所以產生的根本原因的人,才能夠隨機應變,不知道這些道理的人,即使勉強做出權變之策也一定會無以為續;現在這些治學之人,自以為能夠遵循古人之法而因襲故業,手裏把持着典籍,守着僵硬難解的文字,還希望以此為標準來治理國家,甚至覺得非此不可,就好像拿着方柄想要放到圓孔中去,想要做得合情合理,確實太難了。所以存危治亂的根本,是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能力的,凡事總是以古為例,即使愚人也能做到,所以不是已經證明了的方法,聖人也不會輕易使用,不是可以被驗證的方法,賢明的君王也不會輕信。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