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74|回覆: 0

[儒家文化] 應當交什麼樣的人爲朋友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6-14 13: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289cc01ef9186c91419bdab6db4e82a.jpg

【柔遠能邇,能安遠者,則能安近也。不能安近,則不能安遠也。敦德允元,所厚而尊者德也,所信而行者善也。而難任人,任,佞也。辯給之言,易悅耳目,以理難之也。蠻夷率服。遠無不服,邇無不安。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黜,退也。陟,升也。三歲考功,九載三考;退其幽暗無功者,升其昭明有功者也。庶績咸熙。九載三考,眾功皆興也。

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

『柔遠能邇,能安遠者,則能安近也。不能安近,則不能安遠也。

孔安國傳:『柔,安。』 『邇,近。』遠近之人都能夠得到安撫。能夠安撫遠處,也能夠安撫近處;不能安撫近處,就不能夠安撫遠處。

爲什麼?因爲遠處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仁愛之心,那麼近處的人就更能夠感受到。就像舜,他首先對父母、弟弟有這種仁慈、智慧之心,然後才能夠『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以此推己及人,由近及遠。如果你不能夠安近,那是因爲從根本上就沒有孝悌、仁愛之心,不能使近處的人得到安撫,也不能夠安撫遠方的人。

『敦德允元,所厚而尊者德也,所信而行者善也。

孔安國傳:『敦,厚也。』 『元,善之長。』敦厚德行,信服良善,所親厚並尊重的是德行,所信服而力行的是良善。

『而難任人,任,佞也。辯給之言,易悅耳目,以理難之也。

『難』,拒的意思,拒絕。『佞』,巧言善辯。『辯給』,口才敏捷。拒絕佞邪之人,『任』就是佞的意思。巧辯、捷給的言語容易取悅耳目,應當以理拒絕。

【論語】:『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無論人們在社會上交朋友,還是領導選擇屬下、臣子,都會受到身邊人的薰染和影響,所以必須謹慎。

孔子告訴人們,有益的朋友有三種。『友直』,交正直的朋友。這種人心中沒有彎彎繞繞,正直無私,不會害人,也害不了你。當然,要想交到正直的朋友,首先自己必須正直。如果自己不是一個正直的人,那么正直的人也不會與自己成爲朋友。

友諒』,交寬恕的朋友。這種人對一切事都能寬恕,不苛刻要求,不把別人的過惡放在心上。很多註解把『諒』解釋爲『信』,但是『信』字和前面的『直』字的意思很接近,因爲『直者必信』。所以,在這裡把『諒』解釋爲『恕』更合適。要和寬恕的人交朋友,這樣自己沒有壓力,心情也會很好。

友多聞』,交博學多聞的朋友。多聞的人通達,遇到事情能夠提起經典中的教誨而不會鑽牛角尖。和博學多聞的人交朋友,還可以幫助自己解決迷惑。【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就像井底之蛙。怎樣避免孤陋寡聞?就是要交博學多聞的朋友。

博學,學的是什麼?主要學的是聖賢之道,對儒釋道的學問都通達,這樣才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不會被蒙蔽、欺騙。博學的目的不是爲了學習知識和技能,而是以開智慧爲目的,要做到博而不雜。

什麼是博而不雜?例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來自各行各業,修學的方法各有不同。參訪完畢之後,善財童子是什麼態度?『戀德禮辭』。『戀德』是感恩,『禮』是恭敬,『辭』是辭別。也就是說,你所修學的方法、修學的理論我都知道、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方法。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告訴人們,要專精、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博而不雜。

前面講了交正直無私的朋友、寬恕的朋友、博學多聞的朋友,對自己的德行是有幫助的。那麼還有三種朋友,對自己的德行是有損害的。

友便辟』,善於逢迎的朋友,很會說話、言語巧妙、絕不得罪人的朋友。這種人善於諂媚,恭謹周旋,順承他人,很可能就失去正直。

友善柔』,善於偽善奉承、面柔的朋友。『善柔』就是『巧言令色』中的『令色』。

友便佞』,善於言辭、巧言善辯的朋友,這種人可以『無理辯三分』。

交這三種朋友都有損失。【弟子規】中說:『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聽別人說我們的過失,就發怒、不高興;聽到別人讚嘆我們,就很喜悅。結果就是『損友來,益友卻』,對你有損的朋友,諂媚、巴結、奉承的人都來了;對你有益的、能指正你、幫你提升的朋友就走了,人家也不再說你的過失。因爲你聽不進去,分不清好壞。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聽到讚譽,戰戰兢兢,很恐懼,自己真的有別人說得那麼好嗎?『聞過欣』,聽到別人說我們的過失會很欣喜,就像『禹聞善言則拜』。這樣,正直的、寬恕的、能夠批評你、指正你過失、提升你的朋友就來親近你了。

所以,【弟子規】中說:『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有益的朋友,都是對你的過失能夠直言勸諫的,他可以幫助你避免更大的過失,幫助你看到自己的問題,改過遷善。對於這樣的人,我們要感恩戴德。

『蠻夷率服。遠無不服,邇無不安。

蠻夷都相率順服。邊遠之地,沒有不順服的,近處沒有不安定的。這句話是結果,因爲舜帝修身有成,又能夠任人唯賢,所以使遠近之人都心悅誠服,紛紛歸附,天下太平。這就是【周易】中所說的『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黜,退也。陟,升也。三歲考功,九載三考;退其幽暗無功者,升其昭明有功者也。庶績咸熙。九載三考,眾功皆興也。

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經過三次考察之後,罷黜昏而無功者,升用明而有功者。『黜』,退的意思。『陟』,升的意思。每三年考察一次政績,九年考察三次,罷免昏庸無功的人,升用賢明有功的人。

九年三次考察,眾多事功都興盛起來。因爲治理三年,時間也足夠長,該做的成績也都做出來了,所以,三年綜合考核一次政績。沒有任何功績的人,不僅廢棄不用,而且還追究罪責;做出大功勞的,不僅安置位子、提拔重用,而且還給予獎賞。

這是一種獎勤罰懶、能上能下的開放考核制度,以此鼓勵官員們要擔當作爲,避免官員不擔當、不作爲的情況。

相關帖子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