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17|回復: 0

[儒家文化] 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6-9 20: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bb0369cd1ceee7a457084e25ca974188.jpg

『五刑』篇,主要节录孔子和弟子冉有谈论『五刑』的问题。以『五刑』作为篇名。

【冉有问于孔子曰:「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之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礼乎?」孔子曰:「不然。凡治君子,以礼义御其心,所以厉之以廉耻之节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十〖孔子家语〗。

『冉有问于孔子曰:「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之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礼乎?」』

冉有,名求,字子有,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以政事见称,曾担任季氏的宰臣,〖论语〗中有记载。

冉有问孔子说:『先王制定法度,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大夫犯罪可以不受刑罚制裁,百姓做事不可以用礼来引导?』

通过冉有的提问知道,古人也早就对『刑不上大夫,礼不下于庶人』这句话有疑惑,甚至有误解。孔子早已给出很好的解答,因为没有深入经典,经常对这句话有所误解。

『孔子曰:「不然。凡治君子,以礼义御其心,所以厉之以廉耻之节也。」』

『御』,统的意思,统御。『厉』,磨也,磨砺。孔子说:『并非如此。凡治理君子,用礼义来引导他们的心志,是为了磨砺他们廉洁、知耻的节操。』

要重视以礼义道德引导君子的心志,而不仅是用法律制裁就可以。〖群书治要·孙卿子〗中说:『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

礼法制度不能单独成立,得到君子、圣贤可以发挥好的作用,没有圣贤、君子,法律名存实亡。正是因此,才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法律监督机制等是治理的开端和凭依。如果没有法律、礼法制度,人们不知道是非、善恶、美丑,会出现〖墨子〗上所说『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的情况。当社会有一个人的时候,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有两个人的时候有两种,十个人的时候有十种。

遇到具体一件事,应该按照谁的是非、善恶、美丑标准来评判?就会发生争执。『君子者法之源也』。好的、公平正义的、完善的礼法制度,必须要具有公正美德的君子,才能制定出来。如果制定法度的人是以个人或者小集团的利益为出发点作为考量,是不可能制定出公平合理的法度。法度即使很公平,已经制定好了。当它推行的时候,必须得有公正美德的君子才能推行得好。

〖群书治要·淮南子〗中说:『不知礼义,不可以刑法』。不知礼义的人,不知道如何推行法律。忽视礼义道德教育,即使有好的法制也难以推行,会出现几种社会问题不可解决。

第一,是老子所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虽然把法律制度条款设计得很完善,很具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法令条款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并没有因此安定和谐,违法乱纪的人、钻法律空子的人依然众多。

第二,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设置各种各样的政令条款,用来引导人们。犯了法,给以刑罚的处罚『道之以刑』。结果人们因为惧怕犯法给予刑法的处罚,不敢去做坏事,但是没有羞耻心,甚至有的人想方设法地去做坏事,逃避法律的制裁,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是自己聪明智慧的表现。

例如,西方社会出现很多『反社会行为』,很多没有触犯法律、不道德的行为,比如,青少年吸毒、酗酒、倚强凌弱、堕胎等,这些行为虽然没有达到法律制裁的标准,但已经如此普遍,以至于对社会和谐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议会经常开会,讨论如何处理越来越多的『反社会行为』,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难以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圣贤、君子。

〖淮南子〗中说:『虽然刑法可以把不孝的人处以死刑,但是不能够培养出像孔子、墨子具有高尚德行的人;刑罚可以把窃盗的人给予处罚,但是培养不出像伯夷、叔齐那样具有廉洁品质的人。』

孔子培养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大众的表率,不是因为惧怕刑罚,恰恰相反,是因为教育所成就的。说明,『人心正则国治,人心邪则国乱』。这一点无论对于西方,还是对于中国,都是普遍适用的。

西方国家并没有忽视道德教育,他们的历史上,道德教育是由教会来教导,社会治理靠的是两手抓,一手抓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一手抓仁慈博爱的道德教育,只不过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会,他们的文化传统被称为宗教文化。

但是,很多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忽视了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宗教文化的特点,误以为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过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结果出现异体移植的弊端。就是说某些制度在西方国家可以运用得很好,但是搬到中国就会变味、走样,这是因为忽视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文化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是伦理文化,道德教育主要由学校来承担。中国特别强调,学校教育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是因为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配合把人教好,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习总书记特别重视强调,要办好思政课,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从历史上看,学校通过礼乐教化,可以把人培养成文质彬彬的君子。

〖群书治要·汉书〗中记载:『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古代的圣王,没有不把教化人心作为是首要任务的。古代圣王怎么教?『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在国家设立太学,在乡镇设立庠序,庠序是乡间的学校。这些学校教导人们:『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教导人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目的是立德树人。

教导的结果:『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刑罚很轻,但是没有人作奸犯科。因为教化很盛行,社会风气淳厚、善良的原因。说明,如果把立德树人的教育做好,国家的治理会得心应手。

〖汉书〗中记载着古代对太子的教育,『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周成王年纪尚轻的时候给他找了三位老师。一位是太保。『保,保其身体』,是让他身心健康的老师。一位是『太傅』,『傅,傅之德义』,给他以伦理道德教育,让他成为一个有德的人的老师。一位是『太师』,『师,道之教训』,给他一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导的老师。实际上在一个学校中,应该有这三个很重要的职位,让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给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现在的学校,仅仅是在『导之教训』方面起到作用,承担责任,但是在『保其身体,傅之德义』这两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思政课』,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必要』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习总书记要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理论座谈会,把『思政课』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实际上是要求老师们,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来认识『思政课』的重要性,办好『思政课』确实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办好『思政课』,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内容和方法。否则,五千年的经验、方法、教训、效果不认真汲取,很难把『思政课』办得深入人心。

〖周礼〗中,详细记载怎样教育各级官员,以及教育各级官员的内容。这些教育相当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中心所起到的作用。其中是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作为最重要,起到净化人心、防微杜渐,导人向善、促进和谐的作用。古人说,良好的礼义道德教育,可以起到绝恶于未萌,起敬于微眇的作用,可以禁于将然之前,防患于未然,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加以警戒。把恶在没有萌芽的时候加以杜绝。让人不仅不敢作恶,不能作恶,也不愿意作恶,耻于作恶。

关于礼义道德防患于未然的效果,〖群书治要·尸子〗中做了这样的比喻:假如家里着火,有人帮你把火扑灭,你一定会对这个人感恩戴德。但是之前那些上了年纪的、有经验的人,很早就提醒你,要把烟囱做得弯曲一点,把柴火从灶台旁挪开。你听了之后,觉得真烦、唠叨,不当回事。但是如果这样做,根本不会有失火之患。

同样的道理,假如一个人被关进监狱,有人能够进入监狱,把他捞出来,使他免于牢狱之灾,他们全家族的人都会对这个人感恩戴德。因为他出来,可以教育儿子,照顾妻子,孝敬父母。但是那些教导人们仁义、慈悌道理的人告诉人们要『仁者爱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这样去做,根本不会被关进监狱,不会有牢狱之灾。但是人们却不知道对他感恩戴德。这是伦理道德教育重要的原因,可以防患于未然。也是古人对能够身体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人,特别尊重的原因所在。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