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1|回復: 0

[其他] 【史记·货殖列传】诗解2原大则饶富国富家故仓廪实而知礼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12 18:42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记·货殖列传】诗解2原大则饶富国富家故仓廪实而知礼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题文诗:
周书:农不,则乏其食,工不出则,
乏其事器,商不出则,三宝,虞不出则,
财匮少也.匮少而山,泽不辟此,四者民所,
衣食之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
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巧者有余,
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
民寡于是,劝其女功,技巧,通鱼盐则,
人物归之,繦至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
海岱之间,敛袂往朝.后齐中衰,管子修之,
轻重,九府则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台,位在陪臣,
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
小人富则,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
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
益彰失势,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
语有: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
皆为利往.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
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民乎!计然有曰:
非财无以,资身产治,有恒不商,何以弘利.
【原文】

【周书】①曰:『农不出则乏其食②,工不出则乏其事③,商不出则三宝绝④,虞不出则财匮少⑤。』匮少而山泽不辟矣⑥。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⑦。原大则饶⑧,原小则鲜⑨。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⑩,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11)。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12),人民寡(13),于是太公劝其女功(14),极技巧(15),通鱼盐(16),则人物归之(17),繦至而辐凑(18)。故齐冠带衣履天下(19),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20)。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21),设轻重九府(23),则桓公以霸(24),九合诸侯(24),一匡天下(25);而管氏亦有三归(26),位在陪臣(27),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28)。【注释】
①【周书】:【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是记载周代史事之书。②出:生产、种田。③事:事物、器物。④三宝:指粮食、器物、财富。绝:断绝,无。⑤匮:缺乏。⑥辟:开辟。⑦原:本源、源泉。⑧饶:富足,东西多。⑨鲜:贫困,东西少。⑩莫:无人,没有谁。予:通『与』,给与。(11)拙者:愚笨的人。不足:不富裕,穷困。(12)潟(xì,戏)卤(lǔ,鲁):不适宜耕种的盐碱地。(13)寡:少。(14)女功:亦作『女工』、『女红』。指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15)极技巧:极尽其技巧。即使其技巧达到极高的水平。(16)通:交流、贬运。(17)人物:指人和物。归:归附,归聚。(18)繦至:像绳索相连一样接连而来。繦,用绳索穿好的钱串。辐凑:形容四方人物来归,象辐之集中于毂一般。辐:车轮中间的直木。凑,聚集。(19)冠带衣履天下:以冠带衣履供给天下。意为天下的冠带衣履多为齐所制作。(20)海岱之间:今山东半岛。海:指今渤海。岱:指泰山。敛袂:整理衣袖。袂:衣袖。朝:朝见,朝拜。(21):修治、整顿。(22)轻重:中国历史上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以【管子·轻重】论述最为详细。此处意为调节物价,掌管财政。九府:周代掌管财政的九个官府。(23)霸:称霸。(24)九合:多次会合。(25)匡:正,纠正。(26)三归:台观名。相传为管仲修筑,作游赏用。说明其财势超过一般大臣。(27)陪臣:春秋时期诸侯的大夫对周天子自称陪臣。(28)威:指齐威王田因齐。宣:指齐宣王田辟疆。
【译文】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反过来,资源缺少,山泽也就不能重新得到开发。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着食物的源泉。源泉广阔,就会富饶起来;源泉窄小,就会贫穷下去。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族富有。贫富的形成,没有入能给予他们,也没有人能剥夺他们,只是聪明的人能使财富有余,愚蠢的人只能使财物不足。所以姜太公吕望被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本来是盐碱地,人口稀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女子纺绩,极力提倡工艺技巧,把鱼、盐运到别处去销售。这样,其他地方的人民归附于他,货物也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象钱串一般,络绎不绝,又如车辐一般,向这里集中。所以,齐国生产的帽子、带子,衣服、鞋子畅销天下,从海滨到泰山之间的诸侯都整好衣袖来齐国朝拜。此后,齐国中经衰落,管仲又修治姜太公的事业,设立调整物价的九个官府,而齐桓公因此能够称霸天下,多次以霸主的雄姿盟会诸侯,匡正了整个天下的政治,而管仲自己也修筑了三归台,他的地位在陪臣之列,财富却胜于列国的君王。从此,齐国又富强起来,一直持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期。
【原文】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①。』礼生于有而废于无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③。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④。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⑤,以而不乐⑥,夷狄益甚⑦。谚曰:『千金之子⑧,不死于市⑨。』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⑩,皆为利来;天下壤壤(11),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12),万家之侯(13),百室之君(14),尚犹患贫(15),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16)!【注释】
①『仓廪实……知荣辱』:此二句引文见【管子·牧民】篇。廪:粮仓。②礼: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有:富有。无:匮乏,贫穷。③适其力:适当地用自己的劳力。适:适宜、适当。④附:附着,增益。⑤客:门客,食客。无所之:无处去,无处容身。⑥以而:因而。⑦夷狄:泛指少数民族。益甚:更为严重,更加厉害。⑧千金之子:千金之家的子弟。指富家子弟。⑨不死于市:不会因犯法而在市上处死。古代常在闹市处决犯人,并暴尸街头。⑩熙熙:形容拥挤、热闹的样子。(11)壤壤:通『攘攘』,纷乱的样子,与『熙熙』同义。(12)千乘之王: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13)万家之侯:享有食邑万户的封侯。指诸侯。(14)百室之君:享有食邑几百户的封君。指大夫。(15)尚犹:尚且还。患:忧虑,担心。(16)编户之民:编入户口册的老百姓。
【译文】
所以说:『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富了,百姓才知道荣耀与耻辱。』礼仪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欢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潭渊深了,里面就会有鱼,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于他们了。富有者得势,越加显赫;失势了,客人也就没有去处,因此也就心情不快。夷狄更严重。谚语说:『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会因犯法而死于市井。』这并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即使有千乘兵车的天子,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在户口册子上的普通百姓呢!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