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回復: 0

[其他] 【计然书】卷2内经诗解2先忧积蓄省赋劝农时断则循知断则备并有五方以为纲纪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11 20:10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计然书】卷2内经诗解2先忧积蓄省赋劝农时断则循知断则备并有五方以为纲纪
题文诗:
越王曰善,请问其方,吾闻先生,明于治岁,
万物尽长,欲闻治术,可为教常,子明教我,
弗敢忘.计倪对曰:人生无几,先忧积蓄,
以备妖祥.凡人,或老或弱,或强或怯;
不早备生,不能相葬.王其审之,必先省赋,
敛劝农桑,饥馑在问.或水或塘,因熟积储,
以备四方.师出无时,未知所当,应变而动,
随物徜徉.卒然有师,彼日以弱,我日以强,
得世之和,擅世之阳,王无忽忘,慎无如,
会稽之饥,不可再更,王其审之.尝言息货,
王不听臣,故退不言,处于吴楚,越间以鱼,
三邦之利,乃知天下,易掌.闻君自耕,
夫人自织,此竭庸力,不断时智.时断则循,
知断则备,知此二者,于体,万物之情,
短长逆顺,可观而已.臣闻炎帝,有天下也,
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事天,下治;
故少昊以,治西方有,蚩尤佐之,使主金也;
玄冥,北方而有,白辨佐之,使主水也;
太皞,东方而有,袁何佐之,使主木也;
祝融,南方而有,仆程佐之,使主火也;
后土,中央而有,后稷佐之,使主土也.
并有五方,以为纲纪.如此是以,易地而辅,
万物之常.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
小则可霸,于何有哉!治国有常,藏富于民.

【原文】
越王曰:『善。请问其方。吾闻先生明于治岁,万物尽长,欲闻其治术,可以为教常,子明以教我,寡人弗敢忘。』计倪对曰:『人之生无几,必先忧积蓄,以备妖祥。凡人生或老、或弱、或强、或怯。不早备生,不能相葬。王其审之,必先省赋敛,劝农桑,饥馑在问。或水或塘,因熟积储,以备四方。师出无时,未知所当,应变而动,随物常羊。卒然有师,彼日以弱,我日以强,得世之和,擅世之阳,王无忽忘,慎无如会稽之饥,不可再更,王其审之。尝言息货,王不听臣,故退而不言,处于吴楚越之间,以鱼三邦之利,乃知天下之易反也。臣闻君自耕,夫人自织,此竭于庸力,而不断时与智也。时断则循,知断则备,知此二者,形于体,万物之情,短长逆顺,可观而已。臣闻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玄冥治北方,白辨佐之,使主水;太皞治东方,袁何佐之,使主木;祝融治南方,仆程佐之,使主火;后土治中央,后稷佐之,使主土。并有五方,以为纲纪。是以易地而辅,万物之常。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于何有哉!』
【译文】
越王说:好,请问如何才能打败吴国呢?我听说先生通晓天道劫运,使万物兼容并蓄,各尽其所长,我想知道怎么进行,以作为基本治理原则,你可以拿它来教我。我时常记着,不敢忘记。
计倪回答:万事万物均有阴阳盛衰的变化趋势,就是事物『妖祥『之兆,抓住了它,就掌握了事物吉凶变化的规律,再说人一生的时间、力量有限,既然自然规律如此,人就只有积极顺应变化趋势而做准备了。积蓄实力应对困难。人有生老病死,贫穷、富贵、健康、疾病,平时不为事件发生时做准备,等到事件发生时,就只有听天由命了。大王应采取泰然自若的态度,不急不燥,静静观察时机。在时机到来时,匡正应该纠正的事物,确定应该肯定的事物。先减免百姓的赋税,还富于民。积极引导并奖励农耕。问候、扶持、救助遭遇天灾人祸的人民。让百姓集中力量耕织,同时清除百姓的祸害,避免自然赞成的损失。让田野得到开垦,粮仓里堆满粮食,百姓殷实富庶。
不要让百姓没有事情做,荒费人力物力,而吃不饱穿不暖。最后诱发变乱。只有国家富强了,百姓富裕了,才能有力量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军队没有出征的时候,积极训练;而一旦遇到战事的时候,则有完整精良的装备和战斗力。这样敌人因骄傲而懈怠,没有充足的准备和训练。而日渐散失战斗力。而我方则正好相反,日渐强胜。这样战争一旦爆发,我方就处于上风,占据了有利的条件。大王一定还记得会稽之败,应该谨慎那样的情形不能再有了。请大王明鉴。
我曾经向大王建议为国理财之术。大王不采纳我的建议,所以我就没有再坚持。我国就地理而言处于吴国、楚国和百越之间,凭借与三地接壤的地理条件。所以天下形势如有任何变化,都能很容易的知道。我听说大王亲自下田耕作、大王夫人亲自纺织布匹为天下做榜样,这样称不上是什么聪明的办法,只能收示范和一时之效。而不是依据时机和智慧,对天下大事作出决断。依据时机作出决断就能顺应时变,依据智慧作出决断就能万事齐备,了解这两点,并能身体力行,那么世间万事万物的是非行失、合理与否,都可看得十分清楚。
『我听说炎帝拥有天下,把天下传给黄帝,于是黄帝上能事奉苍天,下能治理四方。黄帝派少吴(传说中东夷的领袖)治理西方,由蚩尤(传说中东方九黎族的领袖)辅佐他,使少昊主管五行中的金;派玄冥(传说中的神,主管降雨)治理北方,由白辩(传说中的神)辅佐他,使玄冥主管五行中的水;派太帝(传说中东夷部落的首领)治理东方,由袁何(传说中的神)辅佐他,使太帝主管五行中的木;派祝融(传说中高阳氏后裔,高辛氏时任火正,被后人尊为火神)治理南方,由仆程辅佐他,使祝融主管五行中的火;派后土(传说中辅佐黄帝的官员)治理中心地区,由后稷(周族始祖,姬姓,农业创始人,后人奉为稷神)辅佐他,使后土主管五行中的土——西、北、东、南、中五方并立,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大纲要领。
这样即使是换个地方治理,国家机器的运转,万事万物的发展,也能一样地进行。君王应考虑采纳我的意见,如此大则可以称王于天下,小则可以称霸诸侯,想要成功立业又有什么困难呢?』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