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3|回覆: 0

[道學研究] 譚峭【化書】卷3德化詩解1五常道一忘名得情清靜自神飛蛾大人利害俱忘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9 17:11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譚峭【化書】卷3德化詩解1五常道一忘名得情清靜自神飛蛾大人利害俱忘
題文詩:
儒家有講,五常道者,分為五事,屬為五行,

散為五色,化為五聲,俯為五嶽,仰為五星,

物為五金,族為五靈,配為五味,感為五情.

所以聽之,者若醯雞,之游太虛,如井蛙浮,

滄溟莫見,其鴻蒙涯,又莫測其,浩渺之程.

日暮途遠,無不倒行.其殊不知,五常道一,

忘其名則,得其理也,忘其理則,得其真情.

然後牧之,以清靜棲,以杳冥使,混我神氣,

符我心靈.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投火,

不間其明.如是謂奪,五行之英,盜五常精,

倘聚之則,一芥可包,若散之則,萬機齊亨.

其用事如,酌醴投器,其應物如,懸鏡鑒形.

於是變之,為萬象化,之為萬生,通之以為,

陰陽虛之,乃為神明.所以能運,帝王籌策,

代天地之,權衡也則,仲尼其人.五常情真,

真情恆常,恆常至道,無所不在,真情自神,

通無化有,情生萬物,萬物有情.天下賢愚,

營營然若,飛蛾之投,夜燭蒼蠅,之觸曉窗.

知往而不,知返知進,而不知退;而其但知,

避害就利,不知聚利,而就害夫,賢於人而,

不賢於身,何賢之謂?博於物而,不博於己,

何博之謂?是以大人,利害俱忘,何往不臧?


化書之46:五常
【原文】

儒有講五常之道者,分之為五事,屬之為五行,散之為五色,化之為五聲,俯之為五嶽,仰之為五星,物之為五金,族之為五靈,配之為五味,感之為五情。所以聽之者若醯雞之游太虛,如井蛙之浮滄溟,莫見其鴻蒙之涯,莫測其浩渺之程。日暮途遠,無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則得其理,忘其理則得其情。然後牧之以清靜,棲之以杳冥,使混我神氣,符我心靈。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投火,不間其明。是謂奪五行之英,盜五常之精,聚之則一芥可包,散之則萬機齊亨。其用事也如酌醴以投器,其應物也如懸鏡以鑒形。於是乎變之為萬象,化之為萬生,通之為陰陽,虛之為神明。所以運帝王之籌策,代天地之權衡,則仲尼其人也。

【譯文】

儒家有講五常之道的,就其分開來說就是五事,就其屬性來說就是五行,就其發散性質來說就是五色,就其變化來說就是五聲,若俯瞰就是五嶽,若仰視就是五星,其物質化就是五金,其生命化就是五靈,與食物相配就是五味,就情感而言就是五情。所以聽到的人就像微小的蠓蟲遊蕩於虛空,就像井底之蛙漂浮在大海上,無法看見邊際在哪裡,也不知道通過這樣浩渺之境到達彼岸還有多遠路程。眼見太陽要落山了,而路途還很遙遠,沒有不掉頭折返的。殊不知五常之道就是一,忘掉它的名字就會得到它的構造好運行規律,忘掉它的構造好運行規就會得到它的本性。然後用清淨來管理它,讓它停留在渺茫莫測的地方,使它與我的意識和生命元氣相互混合,與我的心靈相合。就像把水投入水中,分不出來孰清孰濁;就像將火投入火中,分不出來孰明孰暗。可以說是奪取了五行和五常的精華,將它們聚集在一起則是一個微小的芥子就可以包容,將它們散布開來則萬物萬事都能享受到。用它來做事情就像用斟酒到酒杯里一樣順勢而成,用它來回應事情就像用懸掛的鏡子來鑑別形象一樣讓事情的本來面目無所遁形。於是,五常可以變成萬千現象,可以轉化成萬千生命形體;五常內相通的為陰陽,將五常置於虛無的為神明。所以代替帝王運籌決策,代替天地權衡利弊,就是孔丘這個人了。

【注釋】

『五行配五』模式:起源於商代五行說。 『五行』觀念的產生,是古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將自己賴以生存的物質歸納為金、木、水、火、土這五大類物質。五行中的『五』是指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行』古人作井,像街道之形,有通路之義,即運行變化。五行,也就是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類物質的運行變化。為什麼不是六種、七種?因為古人在記數時,目光聚焦在一隻手上,手上只有五個指頭,手可以創造萬物,因此,古人認為,五就足夠他們記載萬事之數了,也就是說,萬事之數離不開五。六是五加一,七是五加二,如此類推,可以千變萬化,算盤計數就是這個原理。因此,古人從生產實踐中抽象出來的五行,也就統括了萬事萬物。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

五事:古代統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貌恭、言從、視明、聽聰、思睿。

五色:青、紅、白、黑、黃五色。

五聲:古代音樂中的五種音階:宮、商、角、征( zhǐ)、羽。

五嶽: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五星: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東方歲星(木星)、南方熒惑(火星)、中央鎮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古代星命術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來推算祿命。

五金: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亦泛指各種金屬。

五靈:麟、鳳、神龜、龍、白虎,古代傳說中的五種靈異鳥獸。

五味: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

五情:喜、怒、哀、樂、怨五種情感。

醯雞(xījī):微小的蠓蟲。

滄溟(cāng míng):茫茫無際的大海。

鴻蒙: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

化書之47:飛蛾
【原文】

天下賢愚,營營然若飛蛾之投夜燭,蒼蠅之觸曉窗。知往而不知返,知進而不知退。而但知避害而就利,不知聚利而就害。夫賢於人而不賢於身,何賢之謂也?博於物而不博於己,何博之謂也?是以大人利害俱忘,何往不臧?

【譯文】

天下之人不論賢達還是愚笨的,畢生都在追求名利奔走鑽營的忙碌中,就像夜晚的飛蛾撲向燈燭,又像拂曉時分的蒼蠅撞窗戶一樣,只知去而不知道返,只知道進而不知道退;只知躲避危害,追求利益,不知道由於積聚利益而導致危害。對名聲有益處,而對於身體卻沒有什麼益處,這樣的利益還能說是利益嗎?身外之物獲得好處而自己身體沒有獲得好處,這樣獲得的好處還能說是好處嗎?因此道德高深的人把所有的利害都忘掉,還怕去往什麼地方不能得到益處嗎?
【注釋】臧:善,好:~否(pǐ)(褒貶,評論,說好說壞)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