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5|回覆: 0

[道學研究] 譚峭【化書】卷1道化詩解7死生萬物環生爪發爲形所昧神道形散返明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7 17:14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譚峭【化書】卷1道化詩解7死生萬物環生爪發爲形所昧神道形散返明
題文詩:

虛以化神,神以化氣,氣以化血,血以化形,

形以化嬰,嬰以化童,童以化少,少以化壯,

壯以化老,老以化死.死復化虛,虛復化神,

神復化氣,氣復化物.化化不間,由環無窮.

夫萬物也,其非欲生,不得不生;其非欲死,

不得不死.達此理者,虛而乳之,神可不化,

形可不生.情生萬物,萬物有情,情通天人,

生生不滅,由情不滅,真情永恆,至道永恆.

爪發也者,我之形也.何爪可割,無害而發,

可截無痛?蓋榮衛所,不至則是,我本無害,

筋骨爲之,我本無痛,血肉爲痛.故知喜怒,

非由我作,哀樂非由,我動我爲,形所昧形,

爲我所愛.達此理者,可以出乎,生死之外.

太上也者,虛無之神;天地也者,陰陽之神;

人蟲也者,血肉之神.其同者神,其異者形.

故形不靈,氣靈語不,靈而聲靈;覺不靈而,

夢靈生不,靈而死靈.水至清而,結冰不清,

神至明而,結形不明.水泮返清,形散返明,

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神清性明,

真情所致,非死非生,能死能生,向死而生.

化書之20:死生

【原文】

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復化爲虛,虛復化爲神,神復化爲氣,氣復化爲物。化化不間,由環之無窮。夫萬物非欲生,不得不生;萬物非欲死,不得不死。達此理者虛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

【注釋】

馮夢龍【情史序】中說:『天地若無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無情,不能環相生。生生而不滅,由情不滅故。四大皆幻設,惟情不虛假。有情疏者親,無情親者疏。無情與有情,相不可量。我欲立情教,教誨諸眾生。子有情於父,臣賄情於君。推之種種相,俱作如是觀。
萬物如散錢,一情爲線索。散錢就索穿,天涯成眷屬。若有賊害等,則自傷其情。如睹春花發,齊生歡喜意。盜賊必不作,奸究必不起。佛亦何慈悲,聖亦何仁義。倒卻情種子,天地亦渾沌。無奈我情多,無奈人情少。願得有情人, 一起來演法,』
【譯文】

虛無中產生意識,意識催生出來生命元氣,生命元氣轉化產生血液,血液培育出形體,形體形成嬰兒,嬰兒成長爲兒童,兒童成長爲少年,少年成長爲壯年,壯年成爲老年,老年最終死亡。死亡後又歸於虛無,虛無又產生意識,意識又產生生命元氣,元氣又形成新的形體。這樣的變化從無間斷,循環往復乃至於無窮。世界萬物並非自己想要生出來,但是身不由己,不得不生;世界萬物並非自己想要死亡,但是不得不死亡。懂得這個道理並能夠與虛無合一,並以這個道理潤養自己,意識就可以不再發生變化,形體就可以不形成。

化書之21:爪發

【原文】

爪發者,我之形。何爪可割而無害,發可截而無痛?蓋榮衛所不至也。則是我本無害而筋骨爲之害,我本無痛而血肉爲之痛。所以知喜怒非我作,哀樂非我動,我爲形所昧,形爲我所愛。達此理者,可以出生死之外。

【譯文】

指甲和頭髮是我的身體的組成部分,但是爲什麼剪掉指甲對我沒有什麼傷害,剪掉頭髮也不會感到疼痛?原因在於身體的血液的循環和元氣的周流達不到這裡。對我本來沒有什麼傷害的卻對我的筋骨有傷害,對我本來沒有什麼疼痛的但是對我的血肉是疼痛的。因此我知道歡喜或憤怒並非是由我發作出來的,悲哀或高興也並非是由我引動的,我被我的形體所蒙蔽,我的形體受到我的珍視。懂得這個道理並遵從這個道理去做的人,就可以脫出生死之外了。

化書之22:神道

【原文】

太上者,虛無之神也;天地者,陰陽之神也;人蟲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異者形。是故形不靈而氣靈,語不靈而聲靈,覺不靈而夢靈,生不靈而死靈。水至清而結冰不清,神至明而結形不明。水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

【譯文】

太上,就是虛無的意識;天地,就是陰陽的意識;人,就是血肉之體的意識。他們相同的地方,都是意識,他們不同的地方,就是形體。因此,形體不靈驗而生命遠期靈驗,說的話語不靈驗而聲音靈驗,知覺不靈驗而夢境靈驗,活命不靈驗而死亡靈驗。水體即使清澈透亮到極點,結冰後也就不再那麼清澈透亮了,意識即使清明到極點,有了具體的形體後就不再那麼清明了。冰消融後又回歸爲水的時候,就會重新變得清澈透亮,形體消散以後,意識就會重新回歸清明。能夠明白死亡真正意義的人,就可以不受形體制約,意識漫遊於至高無上的的地方。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