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6|回覆: 0

[道學研究] 譚峭【化書】卷1道化詩解3蟄藏體神知真梟雞大人能齊昏明四鏡純儉清靜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6 17:24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譚峭【化書】卷1道化詩解3蟄藏體神知真梟雞大人能齊昏明四鏡純儉清靜
題文詩:

物有善於,蟄藏者或,可御大寒,或去大飢,

或可以至,萬歲不死.其心冥冥,兮無所知;

神怡怡兮,無所之也;氣熙熙兮,無所爲也.

萬慮不能,惑之求死,不可得也;是以大人,

體物知身,體身知神,體神知真,蟄藏是謂,

吉人之津.梟夜明而,晝昏雞晝,明而夜昏,

其異同也,如是人或,謂梟爲異,謂雞爲同;

或謂雞異,謂梟爲同.孰梟雞之,異晝夜乎?

晝夜之異,唯梟雞乎?梟雞之同,唯晝夜乎?

夫耳中磬,唯我自聞;而目中花,唯我自見.

我之晝夜,彼之晝夜,則是晝不,得謂之明,

夜不得謂,之昏唯能,齊昏明者,其大人乎!

小人常有,四鏡名之:璧珠砥盂.璧視者大,

珠視者小,砥視者正,盂視者倒.觀彼之器,

察我之形,由是觀之,道無大小,無長無短,

無妍無丑,無美無惡.故所以知,形氣謟我,

精魄賊我,奸臣貴我,禮樂尊我.故心不得,

爲之君心,是以王不,得爲之主.戒之如火,

防之如虎.純儉非襲,清靜不侮,然後可以,

跡容廣而,躋之三五.形因鏡現,至道無形,

始終戒慎,善始善終,真情清靜,至聖簡樸.

化書之8:蟄藏
【原文】
物有善於蟄藏者,或可以御大寒,或可以去大飢,或可以萬歲不死。以其心冥冥兮無所知,神怡怡兮無所之,氣熙熙無所爲。萬慮不能惑,求死不可得。是以大人體物知身,體身知神,體神知真,是謂吉人之津。
【譯文】

善於蟄藏的動物,有的在蟄藏狀態下,可以抵禦嚴寒,有的可以忍飢挨餓,有的可以極其長壽。在蟄藏狀態下,這些動物的心處在冥冥渺渺的狀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知覺和反應,精神和意識安適自得,不在意自己所處的地方和狀態,生命的元氣平和靜宜,不去做任何事情。這種狀態下,任何的思慮都不能使之迷惑,即使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也無法辦到。於是明智之人通過動物蟄藏作用的啟發,領悟了自己身體的能力,通過自己身體的能力的啟迪,領悟了自己精神和意識的意義,通過自己精神和意識的意義的啟發,領悟了道的涵義。蟄藏可以說是有福之人的潤澤。
化書之9:梟雞
【原文】
梟夜明而晝昏,雞晝明而夜昏,其異同也如是。或謂梟爲異,則謂雞爲同;或謂雞爲異,則謂梟爲同。孰梟雞之異晝夜乎?晝夜之異梟雞乎?梟雞之同晝夜乎?夫耳中磬,我自聞;目中花,我自見。我之晝夜,彼之晝夜,則是晝不得謂之明,夜不得謂之昏。能齊昏明者,其唯大人乎!

【譯文】

貓頭鷹在夜晚出來活動而在白天睡覺,雄雞在白天活動而在夜晚睡覺,說它們正常和不正常也如此。如果說貓頭鷹爲不正常的,那麼,雄雞就是正常的;如果說雄雞是不正常的,那麼,貓頭鷹就是正常的了。判斷貓頭鷹和雄雞之間誰是不正常的標準是晝夜嗎?判斷晝夜之間誰是不正常的標準是貓頭鷹和雄雞嗎?判斷貓頭鷹和雄雞之間誰是正常的標準是晝夜嗎?耳朵內的鐘磬聲音,只有自己才能聽得見,自己心目中的花朵,只有自己才能看得見。因此,對於我的晝夜和其他人晝夜的判別,不能說白天就是明亮的,夜晚就是昏暗的。能將昏暗和光明等同對待的,只有德行高尚﹑志趣高遠的人。

化書之10:四鏡

【原文】

小人常有四鏡:一名璧,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璧視者大,珠視者小,砥視者正,盂視者倒。觀彼之器,察我之形,由是無大小、無長短、無妍丑、無美惡。所以知形氣謟我,精魄賊我,奸臣貴我,禮樂尊我。是故心不得爲之君心,王不得爲之主。戒之如火,防之如虎。純儉不可襲,清靜不可侮,然後可以跡容廣而躋三五。

【譯文】

我自己經常以四個物件爲鏡子:一個是玉璧,一個是珠子,一個是磨石,一個是缽盂。玉璧看起來比較大,珠子則看起來比較小;磨石看起來是突起的,是正的,缽盂看起來則是凹空的,是倒置的。通過對這些器物的觀察,再對比看看自己的形體,於是在心中同等對待萬物,沒有大與小的區別,沒有長與短的區別,沒有美與丑的區別,沒有善與惡的區別。所以我明白,身體的體形和體內氣血制約我,受生活習性薰染的魂魄在惑亂我,心懷叵測的人討好我,國家的各種規章制度維護我。因此,心不能成爲自己的心,就像國王不能成爲一國之主。應該時刻保持警戒性,就像時刻保持對火災的警戒一樣;應該做好預防,就像防止老虎對人的傷害一樣。這樣,對身體內外的欲望和要求減少到最低,任何傷害都無法侵襲到自己;保持清淨無爲的狀態,任何侮辱都無法降臨到自己身上。隨後,這樣高深道德的事跡就廣爲流傳並爲眾人所尊崇,從而躋身於德高望重的聖人之列。

【注釋】

謟(tāo):超越本分。

三五:指古代三皇五帝。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