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91|回覆: 0

[中醫理論] 從『人之生氣之聚』說起|兼答孫廣仁老師對於中醫『補氣』的質疑(之二)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張海生 發表於 2022-9-4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莊子說,『人之生,氣之聚,聚之為生,散者為死。』什麼叫做氣之聚?從以下這兩個方面,可以得到解釋。

人之生,氣之聚,聚之為生,散者為死

人之生,氣之聚,聚之為生,散者為死

氣聚則生,氣散則死

A、理論根據:此文理解之關鍵在聚之主體為何?氣與形乎?形與形乎?『生命是物資與物質聚集,是精微物質的聚集』。這種『形與形』論,實際上是迎合西醫的物質論而已!依據古代陰陽理論:『氣與形』相聚才符合陰陽屬性,真正表達了古文本意。現以事實證明如下:

B、信息是生命的普遍現象

B1,症狀與信息 頭疼腦熱腹瀉胃脹,睡眠焦慮,發燒咳嗽,吐痰流鼻涕,發熱,長疙瘩等等,這些都是什麼呢?一種狀態,一個現『象』信息而已,顯然不是什麼物質。

B2,心理與信息:愉悅,高興,悲傷,思念,鬱鬱寡歡,興高采烈,底氣十足,活蹦亂跳。

B3,感情與信息:愛戀、憎恨,懷念

B4,行為與信息:創作、寫作、語言、音樂、語言所表達的哲理,傳達給別人的思想;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交流。藝術,繪畫、戲劇,書法,跳舞,歌唱產生了感情的思想享受。

B5,嗅覺、氣味與信息:香、臭,酸、辣、甜、苦。觸覺:沉重酸麻。視覺:紅橙黃綠青藍紫。

人對本體的感覺,受到植物神經的限制。感覺不到大部分的過程調節和控制。比如心率,血壓,消化、分泌、免疫力等等。但是,它們在實際上時時刻刻發生並進行着。

由此可見,不但所有的、一切生命活動,勞動和操作本身充滿信息活動。而且只有信息方式產生人與人的之間的交流;才使我們獲得這些具體信息感受。由此證明『人之生氣之聚』才真正表現了生命的特質,這就是偉大的中國文化。所謂『精微物質』之聚,違背中醫陰陽學說,也只能是概括那些脫離生命的山川大漠、煤礦石油的特徵而已。

中醫的診斷,八綱辨證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上述這些狀態,症狀信息,分析判斷疾病的性質氣的狀態部位輕重緩急,寒熱虛實。可以說中醫是通過信息治病的。這是『信息補氣虛』的證明之一;其他見後文敘述。

C,何謂氣?

何謂『氣之聚』?就是說生命意味着,這些狀態信息與身體形體共存。中醫的陰陽學說認為形/氣,分屬於陰/陽。身體一旦失去了症狀、狀態之時,那便是生命結束之日,即陰陽離析散者為死。所剩僅僅是形體的存在,顯然無異於木乃伊。培養皿中不是充滿了精微物質嗎?為什麼沒有生命?葡萄糖的倉庫不都是精微物質積聚嗎?為什麼看不見生命?

縱然是血肉之軀離不開血肉物質,但是如果沒有主宰,那麼細胞、脂肪、分子、毛細血管、神經遞質、DNA、ATP/Na/K....及一切精微物質,只能成為行屍走肉。這個無形的主宰就是中醫之氣,主宰就是信息和調節,控制生命,就是有有氣則生!

何以見得?現代生理學的可以證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控制着五臟六腑;而生命無時無刻都充滿着信息升降出入的交流。生命與信息息息相關。這是連中學生課本已經普及的常識了,無需費心論證。正所謂『有氣則生,無氣則死』。氣就是信息和平衡調節。

也有說『氣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其荒謬之處,在於缺乏內涵的區別性,抹殺了人與其它非生命體的差別如、能量、量子場、暗物質。即然都是物質為什麼唯獨人能思考、自主運動、康復或者遺傳呢?其次物質不具備主宰的特徵。假如暗物質是氣[6],那麼宇宙萬物包括生物界必然由神秘的暗物質主宰和支配。這明顯違背迄今為止的科學事實。不否認人體普遍存在物質能量及轉換,比如生物能三磷酸腺苷ATP等等,雖然它們是生命存在的必然要素,但是,無論物質能量多麼重要必然是受控對象而不是相反。物質不可能自動周流不息,量子場[4]97不可能自行聚散。信息的反饋丶調節是生命的普遍特徵;平衡調節才是主宰。基於信息的調節可以調動能量,產生身體的寒熱互易。調節產生載體的釋放、接受,機能的盛衰;沒有調節的攝入就沒有排泄出入;沒有調節的胃氣降濁就沒有脾陽升清升降,調節現象遍及身體器官內外充身而呈現周流不息。因此氣虛引起的淤瘤源於機能失調,而補氣就是機能的恢復及氣機的暢通。這決非簡單的物質論可以解釋的;更不是『切除病灶物質』就能夠治癒的。

由此可見,生命並不僅僅是什麼『精微物質』之聚!比如,任何組織器官的鏈接聚合缺乏信息,不可能正常活動,何況如此複雜幾百億細胞的管理的生命對象乎!因此,希望唯物質論者,不要故作玄虛,冒充古代學者而妨礙了現代人對古代氣概念的認識。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