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1|回复: 0

[墨家] 《墨子》卷8尚贤(上)诗解1众贤贵敬誉之不义不富不辟贫疏远近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墨子》卷8尚贤(上)诗解1众贤贵敬誉之不义不富不辟贫疏远近
题文诗:
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皆欲,人民之众,刑政.然不得富,
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
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墨子言曰: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尚贤,
事能为政.是故国有,贤良士众,国家治厚;
贤良士寡,国家治,大人,在于,
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墨子言曰: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
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善射御,
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又有,贤良之士,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道术者!此固国家,
之珍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
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故古圣王,为政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
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
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富贵;今上举义,
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退,
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今上举义,不辟疏远,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退,谋曰始我,
所恃者近;今上举义,不辟远人,然则我不,
可不为义.远者闻退,谋曰始以,远为无恃,
今上举义,不辟远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众四鄙,
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曰上之所,
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以事上,一术也.
譬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上,为凿一门;
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则,盗无自出.
是其故何?上得要也.执一至义,义正情真.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2),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3)、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4),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注释
(1)本篇主要探讨尚贤与政治的关系,墨子提出尚贤“为政之本”,主张统治者打破血统界限,从各阶层中选拔真才实学之人,给他们地位和权力,同时将那些尸位素餐的贵族老爷统统撤免。这对当时广大平民阶级争取政治权力的斗争无疑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尚贤》分上、中、下三篇,内容一致而文字繁简不同,可能是墨家后学中流传的三种不同记录本子。(2)辟:通“避”。(3)庶子:此指诸侯之同族与卿大夫之子。(4)萌人:民人。
文》
墨子说:现在王公大人治理国家,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众多,刑政治理,然而结果却国家不得富强而得贫困,人口不得众多而得减少,刑政不得治理而得混乱,完全失去所希望的,而得到所厌恶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墨子说:这是因为王公大人治理国家不能做到尊贤使能。在一个国家中,如果贤良之士多,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大;如果贤良之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绩就校所以王公大人的急务,将是如何使贤人增多。
    那么,使贤人增多的方法是什么呢?墨子说:譬如要使一个国家的善于射御之人增多,就必须使他们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之后国家善于射御的人就可以增多了。何况还有贤良之士,德行醇厚,言谈辩给,道术宏博的人呢!他们确实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良佐呀!也必须使他们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之后国家的良士也就可以增多了。所以古时圣王为政,说道:“不义的人不使富裕,不义的人不使显贵,不义的人不使相亲,不义的人不使接近。”所以国中富贵的人听到了,都退下来商议说:“当初我所依靠的是富贵,现在上面举义而不避贫贱,那我不可不为义。”有亲的人听到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所倚仗的是与上有亲,现在上面举义而不避疏远,那我不可不为义。”相近的人听到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所倚仗的是与上相近,现在上面举义而不避远人,那我不可不为义。”远处的人听了,也退回来商议说:“当初我以为与上面太疏远而无所倚仗,现在上面举义而不避远,那我不可不为义。”一直到边鄙郊外的臣僚,宫庭宿卫人员。国都的民众,四野的农民听到,都争先为义,这是什么原故呢?这是因为君上用来支使臣下的是一件事,臣下用来侍奉君上的也是同一条道。这好比富人有高墙深宫,墙已经立好了,仅只在上面开一个门,有强盗进来了,关掉他进入的那张门来捉拿,强盗就无从出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在上面的得其要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