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回覆: 0

[道學研究] 劉向【說苑】卷13權謀詩解15諫合天道人事勝楚范蠡糴吳亡吳必越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7-20 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向說苑卷13權謀詩解15合天道人事勝范蠡吳亡吳必越
題文詩:
城濮之戰,文公曰吾,卜戰龜熸;迎歲,
背歲也;彗星,彼操其柄,我操其標.
吾又夢與,荊王搏斗,在上,我在下也,
吾欲無戰,以爲何如?咎犯對曰:十戰龜熸,
是荊人也.迎歲,彼背歲是,彼去我從.
彗星見而,彼操其柄,我操標以,掃則彼利,
擊則我利;夢與荊王,搏彼在上,君在下則,
君見天而,荊王伏罪;且吾以,宋衛爲主,
齊秦輔我,我合天道,獨以人事,固將勝之.
文公從之,荊人大敗.越飢,范蠡進諫,
曰夫,越之福也,而吳之禍;吳國甚富,
而財有餘,其君好名,不思後患.若我卑辭,
重幣以請,於吳,必與我食,則吳可取.
越王從之.吳將與之,子胥:不可與也;
夫吳,接地鄰境,道易,仇敵之國;
非吳有越,越必有吳,夫齊晉不,能越三江,
五湖以亡,吳越不如,因而攻之,是吾先王,
闔廬之所,以霸也且,夫飢何哉?亦猶淵也,
敗伐之事,誰國無有?君若不攻,而輸之糴,
利去凶至,財匱民怨,悔無及也.吳王曰否,
吾聞義兵,國,仁人不以,餓飢攻之,
雖得十越,吾不爲也.遂糴糧,不出三年,
吳亦飢,請糴于越,越王不與,攻之破吳.【原文】
  城濮之戰,文公謂咎犯曰:『吾卜戰而龜熸。我迎歲,彼背歲。彗星見,彼操其柄,我操其標。吾又夢與荊王搏,彼在上,我在下,吾欲無戰,子以爲何如?』咎犯對曰:『十戰龜熸,是荊人也。我迎歲,彼背歲,彼去我從之也。彗星見,彼操其柄,我操其標,以掃則彼利,以擊則我利。君夢與荊王搏,彼在上,君在下,則君見天而荊王伏其罪也。且吾以宋衛爲主,齊秦輔我,我合天道,獨以人事固將勝之矣。』文公從之,荊人大敗。
【原文】
越飢,句踐懼。四水進諫曰:『夫飢,越之福也,而吳之禍也。夫吳國甚富而財有餘,其君好名而不思後患。若我卑辭重幣以請糴於吳,吳必與我,與我則吳可取也。』越王從之。吳將與之,子胥諫曰:『不可。夫吳越接地鄰境,道易通,仇讎敵戰之國也。非吳有越,越必有吳矣,夫齊晉不能越三江五湖以亡吳越,不如因而攻之,是吾先王闔廬之所以霸也。且夫飢何哉?亦猶淵也,敗伐之事,誰國無有?君若不攻而輸之糴,則利去而凶至,財匱而民怨,悔無及也。』吳王曰:『吾聞義兵不服仁人,不以餓飢而攻之,雖得十越,吾不爲也。』遂與糴,三年,吳亦飢,請糴于越,越王不與而攻之,遂破吳。
【注釋】出自【呂氏春秋】卷14孝行覽5長攻詩解1王功天成賢義順時:
原文:越國大飢,王恐,召范蠡而謀。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飢,此越之福,而吳之禍也。夫吳國甚富,而財有餘,其王年少,智寡才輕,好須臾之名,不思後患。王若重幣卑辭以請糴於吳,則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吳,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請食於吳。吳王將與之,伍子胥進諫曰:『不可與也!夫吳之與越,接土鄰境,道易人通,仇讎敵戰之國也,非吳喪越,越必喪吳。若燕秦齊晉,山處陸居,豈能逾五湖九江越十七厄以有吳哉?故曰非吳喪越,越必喪吳。今將輸之粟,與之食,是長吾讎而養吾仇也。財匱而民恐,悔無及也。不若勿與而攻之,固其數也。此昔吾先王之所以霸。且夫飢,代事也,猶淵之與阪,誰國無有?』
   吳王曰:『不然。吾聞之,義兵不攻服,仁者食飢餓。今服而攻之,非義兵也;飢而不食,非仁體也。不仁不義,雖得十越,吾不爲也。』遂與之食。不出三年,而吳亦飢。使人請食于越,越王弗與,乃攻之,夫差爲禽。
【譯文】【呂氏春秋】
越國遇上大災年,越王很害怕,召范蠡來商量。范蠡說:『您對此何必憂慮呢?如今的荒年,這是越國的福氣,卻是吳國的災禍。吳國很富足,錢財有餘,它的君主年少,缺少智謀和才能,喜歡一時的虛名,不思慮後患。您如果用貴重的禮物、卑謙的言辭去向吳國請求借糧,那麼糧食就可以得到了。得到糧食,最終越國必定會占有吳國,您對此何必憂慮呢?』越王說:『好!』於是就派人向吳國請求借糧。吳王將要給越國糧食,伍手胥勸阻說:『不可給越國糧食。吳國與越國,土地相接,邊境相鄰,道路平坦通暢,人民往來頻繁,是勢均力敵的仇國。不是吳國滅掉越國,就必定是越國滅掉吳國。象燕國、秦國、齊國、晉國,它們處於高山陸地,怎能跨越五湖九江穿過十七處險阻來占有吳國呢?所以說,不是吳國滅掉越國,就必定是越國滅掉吳國。現在要送給它糧食,給它吃的,這是長我們對手的銳氣、養活我們的仇人啊。國家錢財缺乏,人民怨恨,後悔就來不及了。不如不給它糧食而去攻打它,這本來是普通的道理。這就是從前我們的先王所以成就霸業的原因啊。再說鬧饑荒,這是交替出現的事,就如同深淵和山坡一樣,哪個國家沒有?』
  吳王說。『不對。我聽說過,正義的軍隊不攻打已經歸服了的國家,仁德的人給飢餓的人糧食吃。現在越國歸服了卻去攻打它,這不是正義的軍隊!越國鬧饑荒卻不給它糧食屹,這不是仁德的事情。不仁不義,即使得到十個越國,我也不去做。』於是就給了越國糧食。沒有過三年,吳國也遇到災年,吳人向越國請求借糧,越王不給,卻來攻打吳國,吳王夫差被擒。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