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0|回復: 0

[道学研究] 刘向【说苑】卷12奉使诗解9秦使造命不辱使命梧可为柎掘墓鞭尸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7-14 16: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刘向说苑卷12奉使诗解9秦使造命不辱使命梧可为柎掘墓鞭尸
题文诗:
秦楚毂兵,秦王使人,使楚楚王,使人戏之,
曰子来亦,卜之乎也?使者曰然!卜谓何?
对曰吉卦.楚人曰噫!甚矣子之,国无良龟;
王方杀子,以衅钟也,其吉如何?使者:
秦楚毂兵,吾王使我,先窥我死,而不还则,
王知警戒,整齐兵以,备楚是吾,所谓吉也;
且使死者,而无知也,何衅于钟,死者有知,
吾岂错秦,相楚?我将使楚,钟鼓无声,
则将无以,整齐士卒,而理君军;杀人之使,
绝人之谋,非古通议.子大夫亦,试熟计之.
使者以报,楚王赦之.此谓造命.不辱使命.
楚使使聘,于齐齐王,飨之梧宫.使者:
大哉梧乎!王曰江海,之鱼吞舟,大国之树,
必巨何怪!使者:昔燕攻齐,雒路,
渡济桥,焚雍门,击齐,而虚其右,
王歜绝颈,死于杜山;公孙差格,死于龙门,
饮马淄渑,定获琅邪,王与太后,奔于莒逃,
于城阳山,当此之时,梧大何如?乃请,
先生对之.陈子曰臣,不如刁勃.乃请,
先生应之.勃曰使者,问梧年耶?昔荆平王,
为无道也,加诸申氏,杀子胥父,与及兄也.
子胥被发,乞食于吴.吴王阖庐,以为将相.
三年将兵,复雠乎楚,柏举战胜,级头百万,
囊瓦奔郑,王保于随.引师入郢,军云行乎,
郢都子胥,亲射宫门,掘平王冢,笞坟数罪.
曰吾先人,无罪而杀.士卒人加,百然后止.
当若此时,可以,为其.掘墓鞭尸.
【原文】  秦、楚毂兵,秦王使人使楚,楚王使人戏之曰:『子来亦卜之乎?』对曰:『然!』『卜之谓何?』对曰:『吉。』楚人曰:『噫!甚矣!子之国无良龟也。王方杀子以衅钟,其吉如何?』使者曰:『秦、楚毂兵,吾王使我先窥我死而不还,则吾王知警戒,整齐兵以 备楚,是吾所谓吉也。且使死者而无知也,又何衅于钟,死者而有知也,吾岂错秦相楚哉?我将使楚之钟鼓无声,钟鼓无声则将无以整齐其士卒而理君军。夫杀人之使,绝人之谋,非古之通议也。子大夫试熟计之。』使者以报楚王。楚王赦之。此之谓『造命』。
【注释】
造命:谓掌握命运。
【原文】  楚使使聘于齐,齐王飨之梧宫。使者曰:『大哉梧乎!』王曰:『江海之鱼吞舟,大国之树必巨,使何怪焉!』使者曰:『昔燕攻齐,遵雒路,渡济桥,焚雍门,击齐左而虚其右,王歜绝颈而死于杜山;公孙差格死于龙门,饮马乎淄、渑,定获乎琅邪,王与太后奔于莒,逃于城阳之山,当此之时,则梧之大何如乎?』王曰:『陈先生对之。』陈子曰:『臣不如刁勃。』王曰:『刁先生应之。』刁勃曰:『使者问梧之年耶?昔者荆平王为无道,加诸申氏,杀子胥父与及兄。子胥被发乞食于吴。阖庐以为将相。三年,将吴兵复雠乎楚,战 胜乎柏举,级头百万,囊瓦奔郑,王保于随。引师入郢,军云行乎郢之都。子胥亲射宫门,掘平王冢,笞其坟,数其罪。曰:「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士卒人加百焉,然后止。当若此时,梧可以为其矣。』
【注释】
1王歜刘向说苑卷4立节诗解9王歜系树不事二君
燕昭王使乐毅伐齐,闵王亡,燕之初入齐也,闻盖邑人王歜贤,令于三军曰:『环盖三十里毋入。』以歜之故,已而使人谓歜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歜固谢燕人,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盖邑。』王歜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遂悬其躯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歜布衣义犹不背齐向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乃相聚如莒,求诸公子,立为襄王。2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yún),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构筑了周长47里的大城和周长10里的内城姑苏古城,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率众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后借此率吴军大破楚国。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自尽身死。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3掘墓鞭尸:春秋时期,伍子胥因父与兄被楚平王所杀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攻打楚国,五战五胜,打到楚国都城郢城,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掘墓鞭尸,友人反对,伍子胥说:『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