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10|回覆: 0

[諡號諡法] 何以諡『文』?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東海儒者 發表於 2022-6-16 2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文子,姓孔名圉字仲叔,衛國的執政上卿,掌外交,執國政,善於應對,文是他的諡號。【論語·公冶長篇】記載,子貢問,孔文子為什麼諡為文。孔子說,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所以諡他為文。

敏而好學,敏,疾速義,即孔子好古敏求的敏。不恥下問,以貴問於賤,以長問於少,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皆稱下問。

孔文子為人為政都有不少非禮行為,比如試圖攻打國君以下亂上,隨意將女兒嫁來嫁去,死後卻諡曰文,所以子貢有疑問。孔子說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可以諡以文。文子雖有不善,但能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可以當得起文了。

【諡法解》裡對文的定義有五條:『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凡具品德之一者,皆可諡為文。朱熹說:『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諡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孔圉得諡為文,以此而已。』(【集釋】)

然復須知,『文』諡在【諡法解】定義很寬泛,有極高也有一般。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論語·子罕】)周文王的文和孔文子的文,高低之別顯而易見。然按歷史慣例,這個『文』字在諡中地位很高,而且越來越高,在鄭樵【諡略】中,文作為上諡排在神、聖、賢三字之後,老四。漢後,一般『勤學好問』已經遠遠不足以諡『文』了。

獲過『文』諡號的帝王有周文王姬昌,周文公周公旦(攝政王),漢文帝劉恆,魏文帝曹丕,隋文帝楊堅,後周文帝柴榮,明文帝朱棣,清文帝皇太極等等,諸侯級人物有:秦文公(名不詳)、晉文侯仇,晉文公重耳,陳文侯圉,曹文侯壽,楚文王貲,齊文侯赤,虢文公虢季,魯文侯賈,燕文公(燕國有兩位文公,名不詳),魏文侯魏斯等等。

歷史上單諡『文』的文臣,都是當時文化、道德、功業各方面第一流的人物。如隋唐上官儀、令孤楚、白居易、韋貫之、韓愈、權德輿,宋王安石、朱熹、王珪,元歐陽玄、姚燧等。明清時除親王外無單諡,『文』字單諡只能用於皇帝。

歷朝歷代兩字諡中,含有文字者都是上上諡,如文貞、文正、文忠、文襄、文貞、文恭等等。然仍有高低區別。

初唐名相魏徵、陸象先、宋璟等人皆諡文貞。文貞一諡成為大臣最高榮譽。北宋初幾位大臣如李昉、王旦,都諡文貞。到宋仁宗時,為避宋仁宗趙禎的諱,才將文貞改為文正。此後文正就成了文臣諡號的極品。

【宋史司馬光傳】記載:『夏竦賜諡文正,光言:「此諡之至美者,竦何人,可以當之?」改文莊。』北宋大臣夏竦初諡文正,因司馬光反對,改諡文莊。宋【梁溪漫志】記載:『諡之美者極於文正。司馬溫公嘗言之,而身得之。國朝以來得此諡,惟公與王沂公、范希文而已。若李司空肪、王太尉旦皆諡文貞。後以犯仁宗嫌名,世遂呼為文正。』宋朝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九人。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說:『凡臣工諡法,古以文正為最榮。今人亦踵其說,則竟以文正為佳諡之首稱。』作為文臣最高諡號,清禮規定,文臣之諡只能由皇帝定,不許出現在內閣提出的候選諡號名單中。清朝近三百年,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唯有湯斌、劉統勛、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八人。其中曹振鏞頗遭世人非議。

據【明會典】,以『文』字為第一字的諡號,文正之後是文貞、文成、文忠。關於文忠,【宋史】記載有一故事:

『左丞相京鏜薨,賜諡文穆。既而其子沆請避家諱改文忠,言者以為:』楊億巨儒,既諡曰文,議者欲加一忠字,竟不之與。夫欲加一字猶且不可,況諡以二字,又欲極美乎?望敕攸司,自今諡議,務當其實,其或不然,當推古法,以選舉不實論。若定諡已下,其子孫請再更易者,以違制論。「從之。』

南宋左丞相京鏜去世,諡文穆,其子請避家諱,改為文忠。太常駁之曰,當年大儒楊億諡文,要加一忠字都沒有給。『夫欲加一字猶且不可,況二字俱極美乎?』駁回了其子之請。這說明單諡『文』不如雙諡『文忠』。 

文正、文貞、文成、文忠堪稱文臣四大上諡。到了清朝,又以文正、文忠、文襄、文端、文肅、文恭六諡為尊。

2018-12-10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