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6|回復: 0

[古文观止] 刘向【说苑】卷7政理诗解8官者不商知人善任忠主信令敢不善人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6-10 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刘向说苑卷7政理诗解8官者不商知人善任忠主信令敢不善人
题文诗:
公仪休也,为,君死左右,请闭,
公仪止曰:池渊不税,蒙山不赋,苛令不布,
吾已闭心!何闭门哉?官不得与,下民争利,
禄者不商.子产相郑,简公谓曰:内政毋出,
外政毋入;衣裘不美,车马不饰,子女不洁,
寡人之丑;国家不治,封疆不正,夫子之丑.
子产相郑,终简公身,内无国中,之乱外无,
诸侯之患;子产从政,择能而使:冯简子乃,
善断事也,子太叔亦,善决而文,公孙挥知,
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族姓,变而立至,
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
诸侯,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
告冯简子,而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
成乃授,太叔行文,以应宾客,如此是以,
鲜有败事.董安于也,昔治晋阳,问政蹇老,
蹇老曰忠,曰信曰敢.董安于曰:安忠乎何?
曰忠于主.曰安信乎?曰信于令.曰安敢乎?
曰敢于,不善.董安于曰:足矣.
【原文】
  公仪休相鲁,鲁君死,左右请闭门,公仪休曰:『止!池渊吾不税,蒙山吾不赋,苛令吾不布,吾已闭心矣!何闭于门哉?』
【注释】
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宰相。其事迹载于司马迁【史记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史记记载: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译文: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他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他命令为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许占小便宜。
【原文】
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内政毋出,外政毋入。夫衣裘之不美,车马之不饰,子女之不洁,寡人之丑也;国家之不治,封疆之不正,夫子之丑也。』子产相郑,终简公之身,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善断事,子太叔善决而文,公孙挥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变而立至,又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注释】
春秋左传襄公31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北宫文子所谓有礼也。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译文】
子产参与政事,选择贤能而使用他们。冯简子能决断大事。子太叔外貌秀美而内有文采。子羽能了解四方诸侯的政令而且了解他们大夫的家族姓氏、官职爵位、地位贵贱、才能高低,又善于辞令。裨谌能出谋划策,在野外策划就正确,在城里策划就不得当。郑国将要有外交上的事情,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方诸侯的政令,并且让他写一些有关的外交辞令稿;和裨谌一起坐车到野外去,让他策划是否可行;把结果告诉冯简子,让他决定。计划完成,就交给子太叔执行,交往诸侯应对宾客,所以很少有把事情办坏的时候。这就是北宫文子所说的讲究礼节。
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会,议论国家政事。然明对子产说:『毁了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事情完了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就改掉它。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我听说用忠于为善,能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摆出权威能防止怨恨。靠权威难道不能很快制止议论?但是就像防止河水一样:大水来了,伤人必然很多,我不能挽救。不如把水稍稍放掉一点加以疏通,不如让我听到这些话而作为药石。』然明说:『蔑从今以后知道您确实是可以成就大事的。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终于这样做下去,这确实有利于郑国,岂独有利于二三位大臣?』

  孔子听到这些话,说:『从这里来看,别人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原文】
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董安于曰:『安忠乎?』曰:『忠于主。』曰:『安信乎?』曰:『信于令。』曰:『安敢乎?』曰:『敢于不善人。』董安于曰:『此三者足矣。』【译文】
董安于治理晋阳时,向蹇老问政。蹇老说:『要忠、要信、要敢。』董安于问:『忠是什么?』 蹇老回答说:『忠于主君。』又问:『信是什么?』回答说:『信于法令。』再问:『敢是什么?』回答说:『敢于得罪人。』董安于说:『有这三样就够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