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65|回復: 0

[道学研究] 【潜夫论】卷14实贡诗解2舍实听声呕哇之过圣纯贤驳弃短采长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3-22 17: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潜夫论】卷14实贡诗解2舍实听声呕哇之过圣纯贤驳弃短采长
题文诗:
夫说粱饭,食肉有好,于面目而,不若粝粢,
藜烝之可,食于口也.图西施,毛嫱也者,
有悦于心,不若丑妻,陋妾之可,御于前也.
虚张高誉,强蔽疵瑕,以相诳耀,有快于耳,
不若忠选,实行,任于官也.周显拘时,
苏秦;也,虚誉,故让子之,
舍实听声,呕哇之过.夫圣人纯,贤者驳也,
周公不,求备一人,肢不相兼,况末世乎?
故高祖,所辅佐,光武将相,不遂伪举,
不责兼行,亡秦所弃,王莽所捐,二祖任用,
以诛暴乱,成致治安.太平之世,而云无士,
数开横选,不得真贤,甚可愤也!夫明君之,
诏也若声,忠臣之和,当如响应,长短大小,
清浊疾徐,必相和也.如此是故,求马问马,
求驴问驴,求鹰问鹰,求駹问駹.由此教令,
则赏罚必.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诚实.
攻玉以石,治金以盐,濯锦以鱼,浣布以灰.
固有,以贱治贵,以丑治好.,
弃其所短,采其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
亦犹是也.物有所宜,不废其材,况于人乎?

【原文】

夫说粱饭食肉〔1〕,有好于面目〔2〕,而不若粝粢藜烝之可食于口也〔3〕。图西施、毛嫱,有〔4〕悦于心〔5〕,而不若丑妻陋妾之可御于前也。虚张高誉〔6〕,强蔽疵瑕〔7〕,以相诳耀〔8〕,有快于耳〔9〕,而不若忠选实行可任于官也。周显拘时,〔10〕故苏秦〔11〕;燕哙利虚誉,故让子之〔12〕,皆舍实听声,呕哇之过也〔13〕。【注释】
〔1〕汉书王莽传云:「王业市所卖粱饭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
〔2〕王先生云:「此语与下『有悦于心』句当互易,『面』字衍。」继培按:淮南子说林训云:『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
〔3〕白虎通谏诤篇云:『黎蒸不熟。』『黎』即『藜』之省。
〔4〕『有』旧作『可』。
〔5〕管子小称篇云:『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淮南子说山训云:『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论衡言毒篇云:『好女说心。』
〔6〕北堂书钞五十四引东观汉纪云:『邓豹迁大匠,工无虚张之缮。』
〔7〕僖七年左传云:『不女疵瑕。』
〔8〕汉书宣元六王传:『张博常欲诳耀淮南王。』元后传:『莽日诳耀太后。』王莽传:『所以诳耀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方故万端。』又云:『欲以诳耀百姓。』『耀』与『耀』同。
〔9〕汉书息夫躬传云:『辩口快耳,其实未可从。』
〔10〕『时』下脱一字。
〔11〕『故』下脱一字,疑是『疏』,『疏』与『苏』声相涉而失之。史记苏秦传云:『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於齐,而习之於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於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12〕史记燕世家。
(燕王哙让国:有个叫鹿毛寿的人建议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燕相子之——就像尧曾经把天下让给许由,而许由没有接受一样,子之也一定不会接受——这样,既能拥有与尧相当的美德,又不会真的失掉国家。燕王哙听从鹿毛寿的建议,真的将燕国托付给了子之,但是子之并没有按照尧和许由的剧本去演,而是接受了禅让。有人说,燕王哙这么做是想效仿大禹(大禹名义上将天下让给了益,而实际上是让儿子启自己去夺回来)。于是,燕王哙把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全部收缴并交给了子之——如此,子之当上了燕王,而燕王哙则成了臣子。这出让国大戏演出后三年,燕太子平与将军市被起兵反叛,攻打子之。如此,造成燕国长达数月的动乱,数万人死亡。而在此期间,齐国趁机伐燕,大获全胜,燕王哙和子之被杀。子之死后第二年,燕国人拥立太子平,即燕昭王。)
〔13〕淮南子主术训云:『天下多眩于名声而寡察其实,是故处人以誉尊,而游者以辩显。』列子说符篇云:「爰旌目饿于道,狐父之盗下壶餐以哺之。爰旌目三餔而后能视,曰:『嘻!汝非盗耶?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欧之。狐父之人则盗矣,而食非盗也。以人之盗,因谓食为盗而不敢食,是失名实者也。」『欧』与『呕』同。
【原文】
夫圣人纯,贤者驳〔1〕,周公不求备〔2〕,四友不相兼〔3〕况末世乎?是故高祖所辅佐,光武所将相,不遂伪举,不责兼行,〔4〕亡秦之所弃,王莽之所捐〔5〕,二祖任用以诛暴乱,成致治安〔6〕。太平之世,而云无士,数开横选,而不得真,甚可愤也!〔7【注释】
〔1〕论衡明雩篇云:『世称圣人纯而贤者驳。』汉书梅福传云:『一色成体谓之纯,白黑杂合谓之驳。』
〔2〕论语。○铎按:已见论荣篇。(昔自周公不求备于一人以前从周公时对一个人就不求全责备, 更何况他的道德思想已经很完备, 怎么能因为其它原因而不任用他呢?)
〔3〕『友』旧作『肢』,据传改。博物志云:『文王四友: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按尚书大传:『文王胥附、奔辏、先后、御侮谓之四邻,以免乎牖里之害』,指此四人,故孔子以回、赐、师、由拟之,章怀注此传即以四友属孔子,非也。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篇云:『任群臣无所亲,若四肢之各有职也。』新语怀虑篇云:『目以精明,耳以主听,口以别味,鼻以闻芳,手以之持,足以之行,各受一性,不得两兼。』旧作『肢』,义亦可通,然与下『末世』云云,文意不合,故定从本传。
〔4〕尹文子大道篇云:『天下万事,不可备能。责其备能于一人,则贤圣其犹病诸!设一人能备天下之事,则前后左右之宜,远近迟疾之闲,必有不兼者焉。苟有不兼,于治阙矣。』后汉书韦彪传云:『夫人才行,少能相兼。』
〔5〕『捐』旧作『损』。
〔6〕汉书文帝纪:「元年,有司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且千岁。』」颜师古注:『治安,言治理而且安宁也。』贾谊传云:『陈治安之策。』○铎按:『成致』连用,亦见下文。
〔7〕『真』旧作『直』。按续汉书五行志刘昭注引马融上书云:「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以天下之大,四海之众,云无若人,臣以为诬矣。宜特选详誉,审得其真。」语意与此同。
【原文】
夫明君之诏也若声,忠臣之和也当如响应〔1〕,长短大小,清浊疾徐,必相和也。是故求马问马,求驴问驴,求鹰问鹰,求駹问駹〔2〕。由此教令,则赏罚必也。【注释】
〔1〕荀子强国篇云:『下之和上,譬之若响之应声,影之象形也。』新书大政上篇云:『故为人君者,其出令也其如声,士民学之其如响。』说文云:『■相■也。■,以言對也。』『應』與『■』同。

〔2〕『鹰』盖『骊』之误。说文云:『驴,似马长耳。骊,马深黑色。駹,马面颡皆白也。』马、驴、骊、駹为一物,又以马、驴为一物,骊、駹为一物。马驴以形,骊、駹以色也。汉书匈奴传云:『匈奴骑,其西方尽白,东方尽駹,北方尽骊,南方尽骍马。』此駹、骊并举之证。○俞樾云:「『鹰』字不伦。『駹』则仍即马之一种,上既言马,不应下又言『駹』,疑皆字之误。『鹰』当作『鸡』,『鸡』误为『●』,因改为『鹰』矣。『駹』当作『尨』,谓犬也,涉上『驴』字而加马旁耳。马、驴一类,鸡、犬一类也。」○铎按:俞说『駹』为『尨』之加旁字是也,而『鹰』字不烦改。鹰、犬逐捕雉兔者,亦一类也。
【原文】
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1〕。且攻玉以石〔2〕,治金以盐,濯锦以鱼,浣布以灰〔3〕。夫物固有以贱治贵,以丑治好者矣。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4〕。物有所宜,不废其材,况于人乎?【注释】
    〔1〕汉书张释之传:「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韩非子八经篇云:『人臣忠论以闻奸。』说苑说丛篇云:『高议而不可及,不若卑论之有功也。』
〔2〕诗鹤鸣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淮南子说山训云:『玉待礛诸而成器』,高诱注:『礛诸,攻玉之石。』说文作『备诸』。
〔3〕仪礼丧服传云:『冠六升外毕,锻而弗灰。』士丧礼云:『幂奠用功布』,郑注:『功布,锻濯灰治之布也。』既夕礼注:『功布,灰治之布也。』礼记深衣注:『深衣者,用十五升布锻濯灰治。』杂记:『加灰锡也』,疏云:『取缌以为布,又加灰治之,则曰锡。』考工记云:『●氏湅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郑注:『以栏木之灰渐释其帛也。』内则云:『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澣。』
〔4〕管子形势解云:『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功无不立。』后汉书第五伦后种传云:『春秋之义,选人所长,弃其所短。』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