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79|回覆: 0

[中醫理論] 知道中醫·黃開泰講中醫天命篇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4 09:31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知道中醫·開泰講中醫天命篇

【黃帝內經素問·征四失論】:『道之大者,擬於天地,配於四海。汝不知道之諭,受明以晦。』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論】:『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中醫之道,是醫學之人道,生命之大道。在中醫理論中,天人相應,天文、地理、人事與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說,中醫的客觀基礎是天地自然,是活生生的人,是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與物理法則沒有關係,與顯微鏡邏輯沒有關係。[1]


知中醫,本質上是知生命,知生命實際就是知活生生的人,知活生生的人就是知自己,知命在我身。


不知活生生的人,不僅『不知道之諭,受明以晦』,理解不了中醫,不明白自然客觀的生命,進不了中醫之門,還可能誹謗中醫,抹黑中醫,否定中醫。


如何理解『汝不知道之諭,受明以晦』?汝,你,泛指學習中醫的人。不知,不明白的意思。道,自然客觀的生命之道。諭,生命之道的道理。受,聽。明,很清楚的講解、解說。晦,昏暗不明。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知道活生生的人,看不見天人相應的客觀事實,講解得很明白的中醫理論,也理解不了,昏昏然,晦而不明。


生命是天地自然的產物,活生生的人行走天地間,來往社會中,生老病死與自然、與社會,與自身觀念意識、情感意志等息息相關。知中醫,就得放眼天地,以活生生的人為客觀,不能被實驗室擋住了眼光,被顯微鏡控制了思維。


中醫的文化意義和價值在哪裏呢?


【黃帝內經素問·王冰序】:『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之忒,誠可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包括中醫學在內的中國文化,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是『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的文化,具有為活生生的人保駕護航的人文價值。


『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以人為本,把人當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才有可能。文化凌駕於自然之上,藐視客觀生命,以物為本,以利為先,不可能有『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的人文價值。


人是文化主體,人是理論的實踐者,後面會反覆討論什麼是人的問題。這裏簡單地說,活着的是人,死了的為屍,即人的形態並不等於人的生命。


以人為本、把人當人的人是活人,不是死人。活人有起居寐寤、飲食二便、情感交流、觀念意志,人之命有看不見的陰陽升降和氣、血、精、津、液等氣化活動。


成就真中醫,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文化條件,要學習中醫理論,養成『陰陽應象思維』,臨床遵循病機邏輯規範。二是客觀條件,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站穩以人為本的生命立場,養成把人當人的主觀理性。


不知道中醫,沒有中醫理論修養,不是中醫。不尊重活生生的人,沒有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觀,同樣不是中醫。


知道中醫,首先要知道自然客觀的生命,把人當人看。生命不是物質,人之命不等於人之形,有宇宙星辰、日月升降,人事情感、社會勞逸等多維聯繫,獨立生存的才是人。


人,神、氣、形三位一體。神為之主,氣為之應,形因之動。活人,不是行屍走肉,上有天、下有地、中有人事,氣化活動因應聯繫,其自主的生命之和,統一於陰陽,根植於宇宙,協調於天地。


清·程文囿【醫學溯源·序】:『夫醫之為道大矣哉!體陰陽五行,與【周易】性理諸書通;辨五方風土,與官禮王制諸書通。察寒熱虛實脈證,嚴於辨獄;立攻補和解方陣,重於行軍,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學習中醫、實踐中醫的前提,是知道什麼是活生生的人,將活生生的人的氣化活動與形態肉體的物質結構的區別開來,不要陷入以形為命的文化泥沼,困在機械還原論的標準框框,否則不可能成為中醫,不可能實踐中醫。


臨床以人為本、把人當人,辨證論治,三因制宜,『隨證治之』,才能實踐中醫,中醫理論才能發揮『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的人文價值。


死人不是人,標本不是人,器官組織、細胞基因不等於人。以人為本的人,有自然完整性,有多維聯繫的客觀性,有生命的個體差異性,與天地不可分,與社會不可分。


中醫理論是自然的真實、活人的真實,背誦經典理論、方藥脈訣,讓中醫理論在頭腦裏紮下根來,然後經過臨床辨證論治的實踐,養成『辨症求機』的邏輯思維,掌握『隨證治之』的基本原則,就能走上中醫之道。關進實驗室、埋頭顯微鏡,形態分析,病理深入,永遠也不知道中醫,永遠成不了中醫。


中醫的臨床模式——辨證論治是極為先進的醫療方法,直面活生生的人,沒有實驗室、顯微鏡等主觀人為的東西,拉開臨床醫療的生命距離,沒有用理論標準規範等書面僵化的東西,抹殺客觀實際的生命個性,其治療目標——證候病機(簡稱『證』,又稱證候,余同),以就診病人的疾病現象為客觀依據,『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沒有標準,沒有規範,只有尊重活生生的人的實事求是。


文化有兩個基本的邏輯走向,一是從客觀實踐走向主觀理論,使理論得到發展,一是從主觀理論走向客觀實踐,發揮理論的作用。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走向臨床實踐的基本途徑,根據辨證論治的實踐,形成規律性的病機理論,是從實踐走向理論的基本方法。


中醫理論的客觀基礎是活生生的人,辨證論治的實際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人身體上的某個器官組織,某個細胞基因。無論中醫理論運用到臨床,還是根據臨床總結病機理論,都離不開活生生的人,離不開天地自然,離不開宇宙日月。


中醫理論早在2千多年前就很成熟、很完善了,後世中醫實現『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的人文價值,關鍵在運用中醫理論,做到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隨證治之』。膠柱鼓瑟,刻舟求劍,絕非運用中醫理論的方法。


【黃帝內經】集中醫大成,【傷寒雜病論】創辨證論治,知道中醫,走中醫之道,非【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不可;知道中醫,走中醫之道,非以人為本,把人當人不可。


[1]依賴儀器、有着實驗規範,具有物質實在性,直觀性清晰、看得見、摸得着、能夠數值化表達、統計學處理等特徵的邏輯,稱之為顯微鏡邏輯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