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91|回覆: 0

[道學研究] 【莊子】外篇卷7天運詩解5六經陳跡非所以跡至道與化無自不可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2-29 14: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篇卷7天運詩解5六經陳跡所以跡至道與化無自不可
題文詩:
孔子謂曰: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自以為久,孰知其故,干諸於,七十二君,
論先王道,明周召跡,一君,所鈎用,
甚矣夫哉;人之難說,道難明邪?老子:
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經也,
先王陳跡,能為,所以跡哉;今子所言,
猶跡也;夫跡也者,履之所出,跡豈履哉?
夫白,眸子相視,而能不運,而風化也;
者,鳴於上風,雌應下風,風化;
相應,自為雌雄,風化;性不可易,
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
無自不可;焉者,無自而可.孔子不出,
三月復見,曰得之矣;烏鵲,魚傅沫孕,
者化,有弟兄啼,久矣丘不,與化為偶;
丘也不與,化為偶,安能化人.老子曰可,
丘得之矣.至道自然,自然真情,自生自化,
情通萬物,萬物有情,性達情暢,春風化雨.

 【原文】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 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1),以奸者七十二君(2),論先王之道而 明周召之跡(3),一君無所鈎用(4),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5)?』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6)!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夫白之相視(7),眸子不運而風化(8);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9)。類自為 雌雄(10),故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 無自而不可;失焉者(11),無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 烏鵲孺(12),魚傅沫(13),細要者化(14),有弟而兄啼(15)。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16)!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17)。』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譯文】
孔子對老聃說:『我研究【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很久了,熟知其中故事,以此求見七十二位君主,向他們講述先王之道,闡明周公召公之治績,而沒有為一位君主所取用。太困難了!不知是人難於說服,還是大道難於闡明?』老子說:『幸運啊!你沒有碰到治世之君主!說到六經,那是先王留下的陳跡,豈是治績背後之道啊! 現在你所說的,如同是足跡。足跡,是由鞋子踩出來的,而足跡豈能當作鞋啊!一對白鶂相互對視,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視而受孕生子。蟲,雄的在上風 鳴叫,雌的在下風應和而受孕生子。同類生物雌雄相互感應,故能受孕生子。 本性是不可改變的,天命流行之理是不可變的,時間流動不能停止,大道不能滯塞不通。假如能獲得大道,無往而不通暢;失去大道的人,則無路可通。』 孔子三個月沒有出門,又再次去見老聃說:『丘獲得大道了。烏鴉喜鵲孵卵生子,魚付出口沫受孕,細腰蜂化育青蟲為己子,弟弟生下來哥哥為失愛而哭泣。我孔丘不能成為應物變化之人,已經太久了!不能隨事物變化而相應變化,怎麼能使人與變化同一呢!』老子說:『可以了,孔丘獲得大道了。』
​【注釋】
(1)孰:同熟,熟知,熟悉。故:故事。
(2)奸:假借為干。干為干謁,因有所求而請見之意,七十二君:泛言孔子干謁諸侯之多。
(3)周召之跡:周為周公旦,召為召公奭,都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輔佐武王、成王建功立業而負盛名。周召之跡即指他們的功業治績。
(4)鈎用:引用,取用之意。
(5)說:說服。
(6)所以跡:決定治績的背後原因,指道。
(7)白鶂(yì):一種水鳥。
(8)眸子:瞳孔。運:動。風化:相待風氣而化生。這句是說,動物之雌雄憑藉相互注視或鳴叫,不須交配而受孕生子。這是古人的誤解。
(9)上風:與下風相對,指風流動方向之上方。
(10)類:同類。同類動物之雌雄才能相互感應而風化,不同類則不可。
(11)焉:代指道。
(12)烏:烏鴉,鵲,為喜鵲。孺:孵化而生子。
(13)傅:付出。魚付出口沫而受孕。魚為體外受精,雌魚產卵,雄魚追隨其後,把精子排在上面,古人誤以為是付出口沫以相交配。
(14)要:同腰。細腰即細腰蜂,為土蜂之一種,又稱果裸。在其製成蜂巢後,將卵產在裏面, 然後叼來青蟲,麻醉後封在蜂巢裏,待蜂卵孵成幼蟲,即以青蟲為食物,食盡青蟲後破巢而出。古人誤以為是青蟲所化,細腰蜂不會生子,以青蟲育成己子。【詩經·小雅】有:『螟嶺有子,果贏負之』, 即講此意,實為誤解。
(15)有弟而兄啼:有了弟弟,哥哥怕失去父母之愛而啼哭。
(16)不與化:不能與變化相一致。
(17)安:何。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 · 【莊子|主題: 23, 訂閱: 2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