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36|回覆: 1

[中醫理論]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 中醫病理學與病因解析—中醫病理學的病因學說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紀永臣 發表於 2021-12-12 0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

第四章  中醫病理學與病因解析
第二節  中醫病理學的病因學說

一、三因學說
1、三因學說的由來
三因學說最早見於張仲景的【金匱玉函要略方】,但由於【金匱玉函要略方】失傳,直到北宋時期才被發現並以【金匱要略】重新面世。因此張仲景的『三因說』並未得到後人的認可,一般認爲南宋的陳言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提出了『三因學說』。
2、三因學說概述
【三因學說】對中醫病因學貢獻極大。中醫學所謂病因,就是指破壞人體陰陽平衡狀態而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學說就是研究病因的性質及其致病特點的學說。
中醫的病因學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萌芽,陳無擇在繼承【黃帝內經】和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基礎上,認爲『醫事之要,無出三因』,將複雜的疾病分爲『內因』,即傷於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外因』,即外感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不內外因』,包括飲食饑飽、叫呼傷氣及虎、狼、毒蟲、金瘡等之類。
在有關病因傳導途徑上,三因學說認爲『六淫』爲天之常氣,先從血脈流入,內含於臟腑,爲外所因;『七情』乃人之常性,先從臟腑郁發,外形於肢體,爲內所因;不從邪氣情志所生的,爲『不內外因』。還認爲各種致病因素之間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常常相互錯雜致病。陳無擇非常注重病因,其目的是爲了正確施治,『分別三因,歸於一治』,他說『不知其因,施治錯謬』,『三因既明,則所施無不切中』,陳無擇論述諸病,無不詳別三因,隨因施治,因此對後世在臨床上審因辨證,極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3、三因學說邏輯圖
既然我們在前文已經根據黑箱理論完成了人體生理過程邏輯圖的繪製,那我們就可以結合人體生理過程邏輯圖與三因學說,完成三因學說邏輯圖的標識。其中:
由內因引發病症主要作用於人體內部,包括五臟循環系統、六腑運化系統和神志控制系統等,陰陽五行失衡都是病發之根源。
由外因引發病症主要作用於人體輸入側,人體不能承受外界風、寒、暑、濕、燥、火變化時,將引發人體內部各系統的病變。這在病理上屬於由外因引發內病。
不內外因病症主要作用於人體對外輸出端,因爲人體內部某一部分系統失調,使得人體的某些功能無法正常發揮。這在病理上屬於由內病引發外病。
三因說邏輯圖見下圖:

圖片1.png

二、五因學說
1、中醫學派的興起
在中醫藥發展史上,學派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蜂起,形成爭鳴之勢,醫學是這股文化洪流的一個重要分支,受主導文化思潮的影響,因立論的學術宗旨不同,研究的角度、方法與手段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哲學觀念、所處的地域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醫療方式和學術見解,形成用針、用藥和重切脈的三大派。
西漢時代已匯合爲醫經和經方兩大派別。其中針灸和切脈者並爲醫經一派,重視使用藥物方劑者則發展爲經方派。【漢書·藝文志】明確記載,當時有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治療外感熱病卓有療效,以六經辨證,在理論上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石,著成【傷寒論】一書,以後其學術絡脈承傳,成爲一大學派。
宋代科技發達,儒學打破了漢代經學定於一尊的局面,始有門戶之分,這成爲中醫學家突破意識的前提,形成了金元時代醫學家的爭鳴局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把這種儒學和醫學的相關變遷現象稱之爲儒之門戶分於宋,醫之門戶分於金元。
在金元時代有被稱爲四子學派的四大醫家,即劉完素、李東垣、張子和、朱丹溪等人,他們各有所長,劉完素創立火熱論;李東垣師承於張元素,主補脾,著【脾胃論】;張子和立論邪之法而主攻下;朱丹溪則撰著【陽有餘陰不足論】、【相火論】而創立了滋陰學派。此四大家,又據其師傳和地域,可概括爲以劉完素爲代表的河間學派和以張元素、李東垣爲代表的易水學派
明清一些醫家,在治療外感熱病方面有所創新,在病因上從熱立論,提出了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方法,由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一批醫學家,發展成爲溫熱學派。清末民初,西醫學傳入中國以後,有一批中醫學家如王宏翰、朱沛文、唐容川張錫純等,主張中西醫學匯聚而溝通之,而衍成匯通學派。該派雖然歷時較短,但提倡取長補短,在一個時期他們辦刊興學,起到傳承中醫的作用,又成爲中西醫結合的先導。
中醫學派的成熟意味著中醫分科而學的開始,所謂的『術有專攻』,其實質就是現代科學的曙光,可惜我們沒有延續這個道路進一步發展爲科學理論。
2、【脾胃論】出現開始細化中醫病因理論
在中醫病理學研究過程中,脾胃論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爲從三因學說原理分析脾胃系統疾病屬於內因,從現代生理學分析脾胃系統屬於消化道系統,脾胃論的出現即是中醫病理學研究的細化,也符合現代醫學原理和分科規範。
【脾胃論】的出現開啟了五因學說時代。
3、五因學說提出的依據和意義
五因學說起源於【脾胃論】,隨後產生的四大學派更加細化了中醫病理學內涵。雖然中醫臨床上已經完成了五因學說的實踐,但沒有從病理學上形成五因學說理論。
五因學說是本文作者紀永臣根據現代醫學生理學原理,在中醫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把三因學說的內因進一步細化,將其分爲脾胃不和、五臟失調和神志紊亂,讓中醫病理學與現代醫學病理學殊途同歸。這樣中醫病理學對病因的表述就是傷寒溫熱症(外因),脾胃運化不和(內因)、五臟陰陽失調(內因)、奇恆神志紊亂(內因),雜病(不內外因)等五種。
五因學說對於中醫病理學研究非常重要,其重要意義在於中醫病理學基本原理與符合現代醫學原理,由此開啟了中醫重新現代化的進程。
4、五因學說及邏輯圖
如果三因學說的核心以『因』分病,那五因學說的核心則是以『病』分科,根據病理特徵將人體致病原因分爲傷寒溫熱、脾胃不和、五臟失調、神志紊亂、雜病等五個科目。其中:
(1)傷寒溫熱病證
病因:外因致病,人體不能承受外界風、寒、暑、濕、燥、火變化引發病變。
主要病症:體溫變化超過正常值。
辯證方法:六經辯證
(2)脾胃不和病證
病因:內因致病,六腑運化系統工作失常造成人體能量與營養不足。
主要病症:脾胃內傷,百病由生。
辯證方法:脾胃論
(3)五臟失調病證
病因:內因致病,五臟循環系統失調造成人體器官與基本組織功能失常。
主要病症:五臟陰陽不和,百病根源。
辯證方法:陰陽五行之法
(4)神志紊亂病症
病因:內因致病,人體遭遇喜、怒、憂、思、悲、恐、驚引發神經系統調整超限致病。
主要病症:神經錯亂,行爲詭異,百病纏身。
辯證方法:舉痛論治標;因勢利導,去除心病治本。
(5)雜病
病因:不內外因致病,因爲人體內部某一部分系統失調,致使人體某些功能失常。
主要病症:每個病症各有不同。
辯證方法:金匱要略。
五因說邏輯圖見下圖:

圖片2.png

...


來自學社: 中醫基礎研究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