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51|回覆: 0

[道學研究] 【莊子】內篇卷6大宗師詩解10離形去智顏回坐忘安貧樂道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2-10 14: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內篇卷6大宗師詩解10離形去顏回坐忘安貧樂道
題文詩:
顏回:益矣.曰何謂?曰忘仁義.
曰可猶未.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
曰忘禮樂.曰可猶未.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曰坐忘矣.蹴然曰:何謂坐忘?
顏回:肢體,聰明,離形去智,
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同則無好,
化則無常,果其賢乎;丘從而後.子輿,
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子桑殆病.
裹飯往食,至子桑門,若歌若哭,鼓琴曰:
父邪母邪?天乎人乎?不任其聲,趨舉其詩.
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思使我,
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欲吾貧哉?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私貧我哉?
求為之者,而不得也.至此,極者命也.
大宗師也,物我兩忘,順其自然,安貧樂道.
    
    【原文】

  顏回曰:『回益矣①。』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②。』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③。』仲尼蹴然曰④:『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⑤,黜聰明⑥,離形去知⑦,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⑧,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譯文】
顏回說:『我進步了。』孔子問道:『你的進步指的是什麼?』顏回說:『我已經忘卻仁義了。』孔子說:『好哇,不過還不夠。』過了幾天顏回再次拜見孔子,說:『我又進步了。』孔子問:『你的進步指的是什麼?』顏回說:『我忘卻禮樂了。』孔子說:『好哇,不過還不夠。』過了幾天顏回又再次拜見孔子,說:『我又進步了。』孔子問:『你的進步指的是什麼?』顏回說:『我「坐忘」了』。孔子驚奇不安地問:『什麼叫「坐忘」?』顏回答道:『毀廢了強健的肢體,退除了靈敏的聽覺和清晰的視力,脫離了身軀並拋棄了智慧,從而與大道渾同相通為一體,這就叫靜坐心空物我兩忘的「坐忘」。』孔子說:『與萬物同一就沒有偏好,順應變化就不執滯常理。你果真成了賢人啊!我作為老師也希望能跟隨學習而步你的後塵。』
【注釋】

  ①益:多,增加,進步。

  ②從整段文意推測,『仁義』當與後面的『禮樂』互換,忘掉『禮樂』進一步才可能是忘掉『仁義』,但譯文仍從舊述。

  ③坐忘:端坐靜心而物我兩忘。

  ④蹴(cù)然:驚奇不安的樣子。

  ⑤墮:毀廢。

  ⑥黜:退除。

  ⑦去:拋棄。

  ⑧無常:不執滯於常理。
【原文】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①。子輿曰:『子桑殆病矣②!』裹飯而往食之③。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④:『父邪?母邪?天乎?人乎⑤?』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⑥。  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譯文】
     子輿和子桑是好朋友,連綿的陰雨下了十日,子輿說:『子桑恐怕已經睏乏而餓倒。』便包着飯食前去給他吃。來到子桑門前,就聽見子桑好像在唱歌,又好像在哭泣,而且還彈着琴:『是父親呢?還是母親呢?是天呢?還是人呢?』聲音微弱好像禁不住感情的表達,急促地吐露着歌詞。
     子輿走進屋子說:『你歌唱的詩詞,為什麼象這樣?』子桑回答說:『我在探尋使我達到如此極度睏乏和窘迫的人,然而沒有找到。父母難道會希望我貧困嗎?蒼天沒有偏私地覆蓋着整個大地,大地沒有偏私地托載着所有生靈,天地難道會單單讓我貧困嗎?尋找使我貧困的東西可是我沒能找到。然而已經達到如此極度的睏乏,還是「命」啊!』
莊子內篇憨山釋德清註: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言雖忘仁義,則可許有入道之分,然猶未也)。』他日復見,曰(顏回他日又見夫子):『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言忘禮樂,則不拘拘於世俗也)。』曰:『可矣,猶未也(言雖忘人而同,未忘己)。』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改容也)曰:『何謂坐忘?』顏回曰:『隳(壞也)支體(言忘形也),黜聰明(泯知見也),離形去知,同於大通(言身知俱泯,物我兩忘,浩然空洞,內外一如,曰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言身世兩忘,物我俱空,則取捨情盡,故無所好也),化則無常也(言物我兩忘,形神俱化,化則無己,則物無非己。故不常執我為我也)。而(汝也)果(實也)其賢乎(言汝功夫到此,實過於我多矣)!丘也請從而後也(夫子自以為不若,亦願為此也)。』
此一節,言方內曲學之士,果能自損兼忘,而與道大通,雖聖智亦嘗讓之。意謂此等功夫,非智巧可入也。故前以子貢之不知,今以顏子乃可入也。
子輿與子桑友。而淋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知其絕食也)!』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言歌之哀也),鼓琴曰:『父耶!母耶!天乎!人乎(此鼓琴之曲也)!』有不任其聲(言餓而無力,故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趨舉其詩,言氣短促,舉詩而氣不相接也)。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言何故不成音韻也)?』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言且歌且思,使我如此之貧至極者,不可得,不知其誰使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弗可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此一節,總結一篇之意。然此篇所論,乃大宗師,而結歸於命者,何也?乃此老之生平心事,有難於言語形容者。意謂己乃是有大道之人,可為萬世之大宗師。然生斯世也,而不見知於人,且以至貧極困以自處者,豈天有意使我至此耶?然而不見知於時者,蓋命也夫。即此一語,涵滀無窮意思。然此大宗師,即逍遙遊中之至人、神人、聖人,其不知為知,即齊物之因是真知,乃真宰,即養生之主。其篇中諸人,皆德充符者。總上諸意,而結歸于于大宗師,以全內聖之學也。下應帝王,即外王之意也。
 【注釋】

  ①霖:陰雨三日以上。『霖雨』即連綿不斷地下雨。

  ②殆:恐怕,大概。病:睏乏潦倒。

  ③裹飯:用東西包着飯食。食之:給他吃。『食』字舊讀去聲。

  ④鼓琴:彈琴。

  ⑤以上四句,均為子桑探問自己的睏乏是由誰造成的。⑥任:堪。『不任其聲』是說聲音衰微,禁不住內心感情的表達。趨:急促。『趨舉其詩』是說急促地吐露出歌詞。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