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20|回復: 0

[道学研究] 【庄子】内篇卷5德充符诗解1任物守宗游心德和万物一体正己正人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12-3 18: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庄子】内篇卷5德充符诗解1任物守宗游心德和万物一体正己正人
题文诗:
鲁有兀者,王骀,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常季问曰:王骀兀者,从游者与,夫子分鲁,
立不,坐不;虚而往之,实而.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夫子圣人,丘也直后,而未往耳,
将以为师,而况不若,者乎?奚假鲁国,
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常季:彼兀者也,
而王先生,与庸亦远;然者,其用心也,
独若之何?仲尼:死生亦大,不得与变,
天地覆坠,将不与遗;审乎无假,不与物迁,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季曰何谓?曰自其,
异者视之,肝胆楚越;而但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也,
而游心乎,德之和境;视其所一,不见所丧,
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常季:彼为己以,
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也,人物何为,
之哉?曰人莫,鑑于流水,鑑于止水,
唯止也者,能止众止.受命于地,松柏独在,
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正,幸能正生,
以正众生.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
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
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
所知,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
而登假也,人则是从.彼且何肯,以物为事.
【原文】

  鲁有兀者王骀①,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②:『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③。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④?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⑤。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⑥!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⑦,其与庸亦远矣⑧。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⑨?』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⑩。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11),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12)。』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13);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14)。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15),而游心乎德之和(16);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17),视丧其足犹遗土也(18)。』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19),得其心以其心(20)。得其常心(21),物何为最之哉(22)?』仲尼曰:『人莫鑑于流水而鑑于止水(23),唯止能止众止(24)。受命于地(25),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26),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27),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28)。将求名而能自要者(29),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30),府万物(31),直寓六骸(32),象耳目(33),一知之所知(34),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35),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肎以物为事乎(36)!』【译文】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常季说:『他是一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而学识和品行竟超过了先生,跟平常人相比相差就更远了。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是怎样与众不同的呢?』仲尼回答说:『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常季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从事物千差万别的一面去看,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从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万事万物又都是同一的。像这样的人,将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适宜何种声音和色彩,而让自己的心思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忘形、忘情的浑同境域之中。外物(人自己)看到了它同一的方面却看不到它因失去而引起差异的一面,因而看到丧失了一只脚就像是失落了土块一样。』
常季说:『他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运用自己的心智去追求自己的理念。如果达到了忘情、忘形的境界,众多的弟子为什么还聚集在他的身边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各种树木都受命于地,但只有松树、柏树无论冬夏都郁郁青青;每个人都受命于天,但只有虞舜道德品行最为端正。幸而他们都善于端正自己的品行,因而能端正他人的品行。保全本初时的迹象,心怀无所畏惧的胆识;勇士只身一人,也敢称雄于千军万马。一心追逐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尚且能够这样,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万物,只不过把躯体当作寓所,把耳目当作外表,掌握了自然赋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而精神世界又从不曾有过衰竭的人呢!他定将选择好日子升登最高的境界,人们将紧紧地跟随着他。他还怎么会把聚合众多弟子当成一回事呢!』
庄子内篇憨山释德清注:
此篇立意,谓德充实于内者,必能游于形骸之外,而不寝处躯壳之间。盖以知身为大患之本,故不事于物欲,而心与天游。故见之者,自能神符心会,忘形释智,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故学道者,唯务实德充乎内,不必计其虚名见乎外,虽不求知于世,而世未有不知者也。故引数子以发之,盖释老子『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之意也。
魯有兀(即介字,乃刖足之人也)者王台,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台,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言鲁国从王台游者,与夫子相半也)。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谓教人不见于形容言语,而但以心相印成者耶)?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谓直居其后,未能往向于前耳)!丘將以為師(此重言孔子未能忘形师心之意),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此形容孔子无我之意)。』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音旺,言胜也),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句言不同于人也),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不为死生之所迁变)﹔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言虽天地覆坠之变,亦不为之所遗累也)﹔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审,处也。无假,谓形骸之外、至真之道,超然出于万物之表,故不为物迁),命(犹名也)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谓其人超然物外,不随物迁,唯任物自化,而彼但守其至道之宗也)。』常季曰:『何謂也(常季不解其不迁之说)?』仲尼曰(夫子示之以忘形守真之旨):『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言不能忘形见道者,虽一身之肝胆,犹楚越之相远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自大道观之,万物与我皆一体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形骸既忘,六根无用,故泯其见闻。故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谓超乎形骸之外,而游心于大化之乡、太和元气之境)。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物,人也。以彼处乎大化之中,故人但见其道真之所存,故不见其形之有所丧),視喪其足猶遺土也(言视丧其足,若与己无干,犹遗土也)。』常季曰:『彼為已(止也,言止于如此而已矣),以其知得其心(谓彼不过以其所知,得其自已之心耳),以其心得其常心(言即彼所得之心,亦寻常人之心耳)。物何為最之哉(言彼所得之心,亦人人皆有,又何有越过人之心哉)?』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夫子言,人人虽皆有此心,但众人之心妄动如流水,而圣人之心至静如止水。故众人之心动而不止,唯圣人能为与止之耳)。受命於地,惟松柏獨也在(句),冬夏青青(言独者,乃天地真一之气。虽万物之多,而此真一之气,独在松柏)﹔受命於天,惟舜獨也正(句),幸能正生,以正眾生(言受命于天,惟舜得天之正,乃各正性命之正。故为正人,以其自正,故能正众人之不正者)。夫保始之徵,不懼之實(始者,受命之元,即所谓大道之宗也。言道之征验,惟不惧是其实效耳)。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以勇士不惧,以比有道者之不惧),而況官天地(圣人为天地之宰)、府萬物(会万物归一己)、直寓六骸(假借六根)、象耳目(耳目如偶人,所谓如幻也)、一知之所知(知万化为一致),而心未嘗死者乎(死,犹丧失也。谓众人丧失本真之心,唯圣人未丧本有,故能视万物为一己也)!彼且擇日而登假(假,犹遐也。谓彼人且将择日而登遐,远升仙界,而超出尘凡也)。人則從事也(言人之相从者,盖从于形骸之外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此篇以德充符为名,首以介者王骀发挥,只在末后数语,便是实德内充,故符于外。而人多从之,非有心要人从之也。盖忘形骸、一心知,即佛说破分别我障也。能破分别我障,则成阿罗汉果,即得神通变化。今庄子但就人中,说老子忘形释智之功夫,即能到此境界耳。即所谓至人忘己也。此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即佛说假观,乃即世间出生死之妙诀,正予所谓修离欲禅也。

  【注释】

  ①兀:通作『跀』(yuè),断足的刑法。『兀者』指受过跀刑只有一只脚的人。王骀(tái):假托的人名。

  ②常季:鲁国贤人,传说为孔子弟子。

  ③中分鲁:在鲁国平分,意思是在鲁国彼此间差不多,不分上下。

  ④无形:不具有完整的形体。心成:内心世界达到成熟的境界。一说『无形』指不须用形表,『心成』指潜移默化。

  ⑤直:通作『特』,仅只的意思。后:意思是落在对方的后面。

  ⑥奚:何。假:已,只。

  ⑦王:突出、超过的意思;『王先生』即远远超过了先生。

  ⑧庸:平庸,这里指平常的人。『其与庸亦远矣』,是说他跟平常人相比也就相差很远很远了。

  ⑨若之何:如何,怎么样。

  ⑩遗:失。『不与之遗』是说不会随着天翻地覆的情况而丧失。

  (11)审:明悉,通晓。假:凭依;『无假』即是『无待』。旧注『假』通作『瑕』,指审度自己没有一点儿毛病;姑备参考。

  (12)命:任。『命物之化』就是听任事物的变化。宗:本,主旨。

  (13)肝胆楚越:肝胆两种器官紧紧相连,楚越两国相去甚远,喻指邻近的肝胆同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越那样相去甚远。

  (14)一:同一,一样的。

  (15)耳目之所宜:指适宜于听觉、视觉的东西。

  (16)游心:使心灵自由驰骋遨游。和:混同。

  (17)听一:同一的方面。所丧:失去而引起差异的一面。

  (18)遗土:失落土块。

  (19)以下四句很不好理解,各家断句也不一致,这里取传统的断句方法。为己:即修己。知(zhì):智慧。『为己以其知』即『以其知为己』,意思是运用自己的才智来修养自己。

  (20)得其心以其心:即以其心得其心,大意是,用自己的心智去求取自己的理念。

  (21)常心:真常之心,即忘知忘觉,无思无虑的心境。

  (22)物:外物,这里指众多的门徒。何为:为何,为什么。最:聚集。

  (23)鑑:『鉴』字的异体,照看,审察的意思。远古无镜子,人们对着盛有水的器皿照看就像今天照镜子一样,故有『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的说法。

  (24)唯止能止众止:唯有静止之物方能照人,方能使别的什么东西也静止下来。

  (25)以下四句有的版本为六句:『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句式要工整得多,姑备参考。

  (26)正生:即正己,指端正自己的品行。下句『正众生』即端正他人的品行。

  (27)始:本初之态。征:迹象。

  (28)九:非实数,『九军』犹言千军万马。一说天子六军,诸侯三军,故名九军。

  (29)要:通作『徼』,求取的意思。

  (30)官:主宰。

  (31)府:包藏。

  (32)寓六骸:把自身的躯体当作寓所。

  (33)象:表象。

  (34)一知:自然赋予的智慧。

  (35)假:通作『格』,陟升的意思。

  (36)肎:『肯字之古本字。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