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0|回复: 1

[口语危机] 张朋朋:​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是错误的

  [复制链接]
​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是错误的
一百年前,中国引进了西方语言学,其文字观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1]
一、在论证这一文字观是错误的之前,先谈一下,人类为什么要创造文字?什么是文字?文字的本质是什么?文字的共性是什么?
人类初始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语言从口发出,由耳接收,是以“音”示“意”的听觉符号。人类自然会说话,但只能近距离交流,而且语言一发即逝,不能留存,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了把语言表达的思想让远方的人和后人知道,人类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用手发出,由眼接收的文字。文字是人类创造的新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这种工具是由字形、呈现字形的方式(刀刻、书写、打字、印刷等)和存留字形的载体(甲骨、竹简、纸等)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文字的本质是字形,字形是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


字形是由字母拼合的,“字母”的概念是中国宋代文字学家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出的:“许氏做《说文》,定五百四十部为字之母。”


汉字字母是部首,英文字母是ABC等26个图形。一切文字都有字形,都有字母,都表示意义,都和语言有联系,都能读出语音来,都是写文章的,都需要学习,这是文字的共性。有了文字这一工具,从此,人类开启了文字教育。文字使人的交流和思想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文字的创造和改进是科技发展史的重要内容(造纸术、印刷术、激光照排、电脑打字、屏幕显示、电子邮件等)。

二、为什么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这一文字观是错误的?
因为文字不是录音机,记录不了有声的语言,而且“书写符号”的提法没有揭示文字的本质,文字的本质是字形,是由眼接收的视觉符号,用笔“书写”只是呈现字形的一种方式(还有刀刻、印刷、打字等)。有人会说“我能把他说的话记录下来。”这不就是用文字记录语言吗?这是迷惑人的假像。你能记录,是因为你学过文字,文字和语言在你大脑中建立了联系,你听到语言后可以记录,但书写的是字形,不是语音,是你听到的以“音”示“意”的语言通过你大脑转化成了看到的以“形”示“意”的文字。你可以看懂记录的文字表示的意义,但听不到说话人的语音了。你可以把记录的文字读出来,但那是你的读音,不是说话人的语音了。也就是说,你记录的不是有声的语言,仅仅是语言所表示的意义,因此,文字是记录意义的视觉符号。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人通过学习文字,在人脑中,意义使视觉的文字和听觉的语言建立了联系,因此,无形的语言可以写成有形的文字,无声的文字可以读成有声的语言。这是听觉的语言和视觉的文字通过人脑进行相互转化的现象。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说法把文字当成录音机了。这种说法的错误是把文字等同语言了,所以西方语言学家就把用文字书写的文章叫作“书面语言”或“写的语言”(Written language),把英文叫作英语,把法文叫作法语,不区分语言和文字,抹杀了听觉的语言和视觉的文字的本质区别。

文字不是记录语言的,而是记录意义的,因此,把用文字写成的文章叫作“书面语言”是错误的。

三、为什么西方语言学家会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呢?
因为西方语言学家研究的是拉丁字母文字,而拉丁字母文字的字形是通过分析语音创造的,他们认为拉丁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字母表示音素,字母的拼合表示音素的拼合,字母拼合的文字单位表示语言单位,于是西方语言学家都接受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2]这一看法。当时文字是书写的,所以长期以来,西方语言学家就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把文字等同语言了,他们一直是“通过文字来认识语言”。[3]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文字表现(代表)语言”。[4]


索绪尔还是把文字当作表现语言的手段。他坦率地承认“由于不能直接掌握语言的具体实体或单位,我们将以词(文字)为材料进行研究。”[5]也就是说,索绪尔虽然强调“语言学的对象是只研究口说的语言,不研究书写的文字。”[6]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研究语言,而是在研究文字,是把文字当成了语言,把“文法”(Grammar)当成了“语法”。也就是说,整个西方语言学的理论大厦就是建立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这一错误的文字观基础上的。
四、为什么西方语言学家没认识到拉丁字母文字是以“形”示“意”的视觉符号?
受西方还原论(Reductionism)思维的影响,西方语言学家认为: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语音由音素构成,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字母表示音素。其实,人发出的表示意义的语音是“语流”,而“语流”是不能切分的。音素是从“语流”中分析出来的。“语流”中不存在独立的音素,而字母的图形是独立存在的,字母之间是有间隔的,如:/ma/。可见,字母表示的不是音素,拉丁字母文字的字形表示的也不是真正的语音——“语流”,拉丁字母文字并不是表音文字。其实,西方人分析的是无形的语音,创造出的是由字母拼合的字形,西方语言学家没认识到:字形才是文字的本质,文字都是以“形”示“意”的视觉符号。
索绪尔发现“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都可以用相同的书写符号”[7]“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8]索绪尔看到了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不适用于汉字,遗憾的是他没有反思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是否正确,而是采取了把汉字排除在外的做法。索绪尔把文字分成了“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类,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拉丁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并指出“我们的研究将只限于表音文字”。[9]

索绪尔把汉字排除在外的做法是不对的,怎么能不研究汉字呢?他这样做,本身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不适用于汉字的文字观能说是“普遍、通用”的学说吗?

虽然索绪尔指出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只适用于“表音文字”,不适用于汉字,但中国老一代语言学家却接受了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吕叔湘认为“代表语言,也就是能读出来,这是文字的本质。”[10]徐通锵也认为“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示'意’的。”[11]如下图:


留学法国的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说:“回顾一生的工作,我不过是把西方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拿到中国来用了而已。”
五、西方语言学的错误的文字观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中国语言学家为什么要接受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呢?是因为他们要把汉字改成拉丁字母文字。他们认为中国文盲多,是因为汉字难学造成的,于是他们为国家制定了中国文字改革的总方针“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中国语言学家通过分析普通话语音,用拉丁字母设计出了一个准备取代汉字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提出的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简化汉字,至今仍写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

文盲多是因很多人没有上学的机会,怎么是因汉字难学造成的呢?进行文字改革的理由是欺人之谈,要把汉字改成拉丁字母文字是绝对错误的。无汉字乃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等大量汉文典籍,汉字乃中国文化之载体,无汉字乃无中国文化,废汉字乃灭中国文化。文字改革才是真正革中国文化的命,其危害远大于十年文革。
根据“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文字观,中国语言学家把用汉字写的文章叫做书面语言,认为“现代白话文是现代汉语”,[12]“古文是古代汉语”。[13]古代汉语早已消亡了,现代人当然要讲现代汉语,在中国语言学家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基础教育由教“经典古文”改教“现代白话文”,从而改变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教育传统。

“古代汉语”一发即逝,不能超越时空,但“古文”可超越时空,语言一时传,文章千古在。古文怎么是古代汉语呢?中国古人是区分语言和文字的。西汉杨雄在《法言》中指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他看到了语言和文字的本质区别,对听觉的语言和视觉的文字做出了明确的区分。中国人知道,汉语不是汉文,汉文是用汉字写的文章,是古文和白话文的总称。汉语、汉文和汉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中国汉代“独尊儒术”,汉代许慎因读儒家经典而创建了中国文字学。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了文字的重要性,他指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许慎的文字观认为:无文字就无经典,有经典才能开启王道政治,文字是超越时空的,前人的思想是靠文字传承的。
自汉代开始,中国基础教育是只教孩童识字、读书,识的是“繁体字”,读的是记载着儒家思想的《四书》《五经》等经典古文。
白话文出现后,中国古人为什么继续教经典古文,不教白话文?古人觉得这个传统没有必要改。因为白话文不用教,凡是“读经”的人都具有读写“文言”和“白话”两种能力,可一举两得。曹雪芹和鲁迅都是只学经典古文,但都成了白话文大师。也就是说,从小只学经典古文,既让孩童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滋养、传承了中国文化,又使他们获得了全面和高水准的汉文读写能力并提高了思维和认知水准。
为什么白话文不用教?因为白话文的汉字都来自古文。“矛盾”一词来自古文“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老师”的“师”来自“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汉字,哪个不出现在白话文中?因此,学了古文就等于学了白话文的汉字。人们是用当下的语音来朗读古文的,而人自然会说话,所以学过古文的人看到白话文可以无师自通,不用教。古人造字,造到一定数量时就不造新字了,而是根据汉字的造字原理,用已有的字造表示意义的两字词和多字词。也就是说,先产生的古文是汉文的基础和源头,而学习任何知识自然从基础开始,我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先教经典古文是自然形成的,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传统没有改变,才使中国文化代代相传,没有中断。
但今天中断了。在错误的文字观指导下,中国基础教育多年不教经典古文了,中国出现了文化断层。几代中国人成了“半文盲”和“文化盲”。他们读不懂古文了,不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智慧了,没有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没有了中国人的精神。这不仅降低了中国人的道德水平,还降低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这种现象不可怕吗?中国文化是海峡两岸以及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没有了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还有凝聚力吗?孔子的儒家思想被西方传教士介绍到西方后,成为了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孔子的学说和智慧被西方很多大思想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等给予了极高评价。抛弃了中国文化,只是经济和军事上强大的中国是真正的中国吗?这样的中国能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吗?

综上所述,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是错误的,这一文字观的中国化,险些给汉字带来灭顶之灾,还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使中国出现了文化断层。目前,中国的问题是,一方面提要复兴中华文化,一方面在大学还继续教授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这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中国古人的文字观是正确的,因此,中国应该恢复传统的基础教育,把经典古文的教育作为汉文教学的基础,否则,中华文化是不可能复兴的。
注释: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1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2]亚里士多德:《范畴论》,第55页,商务印书馆,1959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47页,商务印书馆,1982


[4]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47页,商务印书馆,1982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159页,商务印书馆,1982


[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47页,商务印书馆,1982


[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51页,商务印书馆,1982


[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51页,商务印书馆,1982


[9]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51页,商务印书馆,1982


[10]吕叔湘:《谈语言和文字》,《文字改革》,第1期,1964


[1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1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12]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1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64
已绑定手机
3155 发表于 2023-1-15 07:3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对!我怎么感觉在知乎上夜读到过这篇文章。有一阵子我看《现代汉语语法词典》,里面竟然引用外国人的话来佐证对汉语的分析,觉得真是愕然。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