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5|回復: 0

[儒家学说] 【文心雕龙】卷10祝盟诗解2祈式诚敬祭楷恭哀盟者明处辞为难

[複製鏈接]
【文心雕龙】卷10祝盟诗解2祈式诚敬祭楷恭哀盟者明处辞为难题文诗:
至如黄帝,有祝邪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
后之谴咒,务善骂唯,曹植诘咎,裁以正义.
礼仪祭祝,事止告飨;中代祭文,兼赞言行.
祭而兼赞,引伸而作.又汉代陵,哀策流文;
周丧盛姬,内史执策.策本书赠,因哀为文.
义同于诔,文实告神,诔首哀末,颂体视仪,
太祝所读,固祝之文.群言发华,降神务实,
修辞立诚,在于无愧.祈祷之式,必诚以敬;
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此其大较.班固之祀,
涿山祝文,祈祷诚敬;潘岳之祭,庾妇之文,
祭奠恭哀:举汇而求,昭然可鉴.盟者明也.
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方明,祝告神明.
在昔三王,诅盟不及,时有要誓,结言而退.
周衰屡盟,以及要劫,始以曹沫,终以毛遂.
秦昭盟夷,设黄龙诅;汉祖建侯,定山河誓.
义存克终,道废渝始,崇替在人,祝何预焉?
臧洪歃辞,气截云蜺;刘琨铁誓,精贯霏霜;
无补汉晋,反为仇雠.信不由衷,盟无益也.
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德,共同存亡,
戮心齐力,祈灵取鉴,指天为证,感激立诚,
切至敷辞,此其所同.然非辞难,处辞为难.
后之君子,宜存殷鉴.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毖祀钦明,祝史惟谈.立诚在肃,修辞必甘.
季代弥饰,绚言朱蓝,神之来格,所贵无惭.
【原文】全文
  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于是后之谴咒,务于善骂。唯陈思【诘咎】,裁以正义矣。

  若乃礼之祭祝,事止告飨;而中代祭文,兼赞言行。祭而兼赞,盖引伸而作也。又汉代山陵,哀策流文;周丧盛姬,内史执策。然则策本书赠,因哀而为文也。是以义同于诔,而文实告神,诔首而哀末,颂体而视仪,太祝所读,固祝之文者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祈祷之式,必诚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此其大较也。班固之祀涿山,祈祷之诚敬也;潘岳之祭庾妇,祭奠之恭哀也:举汇而求,昭然可鉴矣。

  盟者,明也。骍毛旄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在昔三王,诅盟不及,时有要誓,结言而退。周衰屡盟,以及要劫,始之以曹沫,终之以毛遂。及秦昭盟夷,设黄龙之诅;汉祖建侯,定山河之誓。然义存则克终,道废则渝始,崇替在人,祝何预焉?若夫臧洪歃辞,气截云蜺;刘琨铁誓,精贯霏霜;而无补于汉晋,反为仇雠。故知信不由衷,盟无益也。

  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感激以立诚,切至以敷辞,此其所同也。然非辞之难,处辞为难。后之君子,宜存殷鉴。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赞曰∶毖祀钦明,祝史惟谈。立诚在肃,修辞必甘。

  季代弥饰,绚言朱蓝,神之来格,所贵无惭。
【原文】
至如黄帝有祝邪之文51,东方朔有骂鬼之书52,于是后之谴咒53,务于善骂。唯陈思【诰咎】54,裁以正义矣55。若乃【礼】之祭祀56,事止告飨57;而中代祭文58,兼赞言行,祭而兼赞,盖引神而作也59。又汉代山陵60,哀策流文61;周丧盛姬62,『内史执策』63。然则策本书赠64,因哀而为文也。是以义同于诔65,而文实告神,诔首而哀末,颂体而祝仪,太史所作之赞,因周之祝文也66。 
【译文】
相传黄帝有对白泽兽的『祝邪之文』,东方朔写过『骂鬼之书』,于是后来的谴责咒文,就极力追求善于责骂。只有曹植的【诰咎文】,才是正确的谴责咒文。
又如【仪礼】中所讲祭祀死者的祝辞,其内容只是告请死者来享受祭品;到汉魏时的祭文,就同时还要赞美死者生前的言行。祭文中兼用赞辞,是从祭文的意义引伸出来的。此外,汉代的帝王陵墓,还有关于迁移帝王灵柩的哀策文流传下来;周穆王的妃子盛姬死后,有『内史主持策命』的记载。『策』原只是写明送葬之物,为了表达哀伤之情才写成文的。所以,哀策的内容和诔有相同之处,而这种哀文主要是禀告神灵的。它从赞扬死者的事迹开始,最后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内容上用近于『颂』的文体,却以『祝』文的形式来表达。所以,汉代太祝所读的哀策,其实就是同代祝文的发展。  

【注释】

  51 祝邪之文:传为黄帝所作,今不存。据【云笈七籤】卷一百【轩辕本纪】所载,『祝邪之文』是黄帝对一种通万物之情而能说话的白泽兽的祝文。

  52 东方朔:西汉文人,字曼倩(qiàn欠)。骂鬼之书,东汉王延寿在【梦赋】的序中,说他幼年『尝夜寝见鬼物,与臣战,遂得东方朔与臣作骂鬼之书』(见【古文苑】卷六)。

  53 谴(qiǎn浅):责备。咒:祝告。

  54 陈思:陈思王曹植。【诰咎】:曹植曾感于大风为害,而借『天帝之命』作【诰咎文】(见【全三国文】卷十九),咎(jiù旧):罪过,灾祸。诰:一作『诘』,诘咎即问罪。【诰咎文】中有对风神、雨神『害苗』、『伤条』等罪行的诘问。

  55 裁:同『才』。正义:正确的意义。【诰咎文】的序中说:『天地之气,自有变动,未必政治之所兴致也。』文中经过对风雨之神的责问,最后使得风调雨顺,『年登岁丰,民无馁饥』。所以说这才是『正义』的祝文。

  56 【礼】:指【仪礼】,也称【礼经】。祭祀:唐写本作『祭祝』,指祭死者的祝辞。译文据『祭祝』。

  57 告飨(xiěng想):报请享受。飨:同享。

  58 中代:本书【颂赞】篇称晋代为『末代』,可见这里是以『中代』指汉魏时期。

  59 引神:一作『引伸』。而:一作『之』。译文据『引伸之……』。

  60 山陵:帝王的坟墓。

  61 哀策:亦作『哀册』,文体之一。据【文体明辨序说·册】,这是迁移帝王及太子、诸王、大臣灵柩时用的一种文体。

  62 周:指周穆王。盛姬:周穆王的妃子。

  63 内史执策:【穆天子传】卷六:『西至于重璧之台,盛姬告病(郭璞注:『疑说盛姬死也』),天子哀之。……于是殇(未成年而死)祀而哭,内史执策。』内史:主管爵禄废置的官。策:策命,这里指赠死者之文。

  64 书赠:唐写本作『书賵』。賵(fèng凤):送给死者之物。

  65 诔(lěi垒):以列举死者德行为主的哀祭文。

  66 『太史』二句:唐写本作『太祝所读,固祝之文者也』。译文据此。【后汉书·礼仪志下】讲帝王丧礼中曾说:『太祝令跪读谥策。』太祝:官名,主管祝辞祈祷,汉代设太祝令。谥(shì市)策:据死者生前德行加以封号之文,亦作『谥册』。这种文体也是因哀为文,义同于诔。  
 【原文】2
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1,在于无愧。祈祷之式2,必诚以敬;祭奠之楷3,宜恭且哀:此其大较也4。班固之祀濛山5,祈祷之诚敬也;潘岳之【祭庾妇】6,奠祭之恭哀也。举汇而求7,昭然可鉴矣8。

   【译文】
 各种文章都表现出一定的文采,用于降神的祝文则要求朴实。祝辞的写作必须真诚,要于内心无所惭愧。祈祷文的格式,须诚恳而恭敬;祭奠文的格式,应恭敬而哀伤。这就是写祝祷文的大致要求。如班固的【涿邪山祝文】,就是诚敬的祈祷文;潘岳的【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就是恭哀的奠祭文。列举这些同类作品加以研究,其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注释】
  1 修辞立诚:【周易·文言】中说:『修辞立其诚。』原指修理文教以立诚信,这里借指写祝辞的真诚。

  2 式:指祈祷文的格式。

  3 祭奠之楷:祭奠文的法式。

  4 大较:大略,大概。

  5 濛山:唐写本作『涿山』。班固有【涿邪山祝文】,今存四句,见【全后汉文】卷二十六。涿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译文据『涿山』。

  6 潘岳:西晋文人。【祭庾妇】:指潘岳的【为诸妇祭庾新妇文】。文残不全,见【全晋文】卷九十三。

  7 汇:类聚。

  8 昭:明。鉴:察看。

【原文】3
盟者,明也。骍毛白马1,珠盘玉敦2,陈辞乎方明之下3,祝告于神明者也4。在昔三王5,诅盟不及6,时有要誓7,结言而退。周衰屡盟8,以及要契9,始之以曹沫10,终之以毛遂11。及秦昭盟夷12,设黄龙之诅13;汉祖建侯14,定山河之誓15。然义存则克终,道废则渝始16;崇替在人17,咒何预焉18。若夫臧洪歃辞19,气截云蜺20;刘琨铁誓21,精贯霏霜22;而无补于晋汉,反为仇雠23。故知信不由衷,盟无益也。

 【译文】

 『盟』的意思就是『明』。用赤色的牛、白色的马,盛放在珠玉为饰的祭器中,祝告于神像前的文辞,就是『盟』。早在夏、商、周三代时的帝王,没有盟誓,有时须要约誓,用一定语言约定就分开。到周代衰弱之后,就经常进行盟誓了;其流弊所致,竟出现要挟、强制的手段。开始是鲁国曹沫迫使齐桓公订盟,后来有赵国毛遂要挟楚王订盟。到秦昭襄王和南夷所订盟约,用珍异的『黄龙』表示决不侵犯夷人;汉高祖分封诸王侯的誓辞,用山河不变之意来寄望诸侯保持长久。但任何盟誓,只有坚持道义才能贯彻到底,道义不存,就会改变原来的盟誓。可见国家的盛衰,事在人为,盟祝之辞有何相干?如汉未臧洪在讨伐董卓时的【酸枣盟辞】,真是气断长虹;晋代刘琨的【与段匹磾盟文】,也写得意志坚贞。但他们的誓辞,不仅未能挽救汉、晋的灭亡,当初订盟的双方后来反而成为仇敌。由此可见,信誓之辞如不出自真心诚意,订了盟也是毫无用处的。


【注释】
1 骍(xīng星)毛:唐写本作『骍旄』。相传周平王东迁时,曾作『骍旄之盟』(见【左传·襄公十年】)。骍旄(máo毛),赤色的牛。白马:【汉书·王陵传】载王陵说,汉高祖刘邦曾杀『白马而盟』。

  2 珠盘、玉敦(duì对):盟誓用以盛血、食的器具,以珠玉为饰。

  3 方明:用六面六色方木以象征上下四方的神明,这里泛指神像。【仪礼·觐礼】:『诸侯觐于天子,为官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郑玄注:『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

  4 神明:神灵,天地诸神的总称。

  5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帝王。

  6 诅(Zǔ祖)盟:誓约。

  7 要(yào腰):约。

  8 周衰:指东周时期。

  9 以及要契:唐写本作『弊及要劫』。译文据『弊及要劫』。弊:运用盟誓的流弊。要(yǎo腰)劫:要挟,强制,指下面所讲曹沫、毛遂的行为。

  10 曹沫:春秋时鲁国人。【史记·刺客列传】载曹沫领兵与齐国打仗,三战三败,在鲁国应许献地求和的盟会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迫使齐桓公答应退还齐国已占领的鲁国土地。

  11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公元前258年,秦兵围困赵都邯郸,平原君带毛遂等二十人去楚国求救。因长期谈判未决,毛遂便按剑而上,要挟楚王说:『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悬)于遂手。』迫使楚王订立合纵之盟,出兵救赵(见【史记·平原君列传】)。

  12 秦昭:战国时秦国的昭襄王。盟夷:和夷人订立盟约。夷:古代对我国边疆民族的称呼。这里指巴郡阆(làng浪)中(今四川阆中)一带夷人。

  13 黄龙之诅:【后汉书·同蛮列传】载秦昭襄王与夷人所订盟文是:『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黄龙:指难得之物,用以表示秦人绝不侵犯夷人。

  14 汉祖:汉高祖刘邦。建:封。

  15 山河之誓:汉高祖刘邦的【封爵誓】中说:『使河如带,泰山若厉。』(载【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厉:同砺,磨刀石。意思是希望所封爵位能长期保持,如黄河不会小得像一条带,泰山不会小得像磨刀石。

  16 渝始:指违背最初的盟誓。

  17 崇替:兴废。

  18 预:参与。

  19 臧洪:东汉人,字子源。歃(shà啥)辞:指臧洪的【酸枣盟辞】(题目据【全后汉文】)。歃:即歃血,古代盟誓时以鸡狗或牛马之血含于口,以示信用。汉未董卓乱起,一些州郡首领在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北)会盟,臧洪首先登坛,作了慷慨激昂的盟誓。

  20 截:断。蜺(ní尼):同『霓』,这里泛指虹霓。

  21 刘琨:晋人,字越石。铁誓:坚定的盟誓。刘琨有【与段匹磾(dī低)盟文】(载【全晋文】卷一○八),与段匹磾相盟,共同效忠垂危的西晋王朝。

  22 精:精诚。霏(fēi非)霜:雪霜,这里喻坚贞之意。

  23 反为仇雠(chóu仇):臧洪后被同时起来讨伐董卓的袁绍所杀,刘琨后被段匹磾所杀。雠:义同仇。

【原文】4
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