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49|回復: 0

[易學] 【周易正义】系辞上传诗解3易通天地至神生生

[複製鏈接]
周易正义系辞上传诗解3易通天地至神生生
题文诗:
至易真情,情通天地,与天地准,故能弥纶,
天地之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知幽明故,
原始返终,知死生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是故以知,鬼神情状,无幽不通,情通有无.
与天地似,故不违之.知周万物,道济天下,
故不有过.真情遍在,旁行不流,乐天知命,
顺道不忧.安土敦仁,故能博爱.易者范围,
天地之化,自然无过,曲成万物,微毫不遗,
通乎昼夜,幽明之道,无所不知,真情至神,
至神无方,至易无体.无形有情,至无而有.
一阴一阳,之谓曰道,至道至情,真情至善,
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仁者见之,谓之曰仁;
智者见之,谓之曰智.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君子之道,鲜有能知.道显诸仁,而藏诸用,
鼓万物而,无心无迹,圣人真情,体道而行,
顺通天下,盛德大业,至完备矣.大业富有,
盛德日新,生生谓易,成象谓乾,效法谓坤.
极数知来,谓之曰占,通变谓事,阴阳不测,
谓之至神.变易不常,靡不体常,常易不变,
而能应变,真情自神.至神自生,生生不息.

【原文】(四)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①。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②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③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④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⑤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⑥。
【易】与天地准,作【易】以准天地。
  [疏]正义曰:『辞也者,各指其所之』者,谓爻卦之辞,各斥其爻卦之之適也。若之適於善,则其辞善。若之適於恶,则其辞恶也。『【易】与天地准』者,自此已上,论卦爻辞理之义;自此已下,广明【易】道之美。言圣人作【易】,与天地相准。谓准拟天地,则乾健以法天,坤顺以法地之类是也。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死生者,终始之数也。
  [疏]正义曰:『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者,以【易】与天地相准,为此之故圣人用易,能弥纶天地之道,弥谓弥缝补合,纶谓经纶牵引,能补合牵引天地之道,用此易道也。『『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者,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是故知幽明之故』者,故谓事也。故以用易道,仰观俯察,知无形之幽,有形之明,义理事故也。『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者,言用易理,原穷事物之初始,反复事物之终末,始终吉凶,皆悉包罗,以此之故,知死生之数也。正谓用易道参其逆顺,则祸福可知;用蓍策求其吉凶,则死生可识也。
  [疏]正义曰:『精气为物』至『鲜矣』,此第四章也。上章明卦爻之义,其事类稍尽,但卦爻未明鬼神情状。此章说物之改变而为鬼神,易能通鬼神之变化,故於此章明之。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烟熅,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游魂,言其游散也。
  [疏]正义曰:云:『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游魂为变』者,物既积聚,极则分散,将散之时,浮游精魂,去离物形,而为改变,则生变为死,成变为败,或未死之间,变为异类也。
  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无幽而不通也。
  [疏]『是故』至『情状』。○正义曰:能穷易理,尽生死变化,以此之故,能知鬼神之内外情状也。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言圣人以易之理面能然也。○注『知变化之道』。○正义曰:案下云『神无方』,韩氏云自此以上皆言神之所为。则此【经】『情状』是虚地之神。圣人极虚无之神,如变化之道,幽冥悉通,故能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德合天地,故曰相似。
  [疏]正义曰:天地能知鬼神,任其变化。圣人亦穷神尽性,能知鬼神,是与天地相似,所为所作,故不违於天地,能与天地合也。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知周万物,则能以道济天下也。
  [疏]正义曰:『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者,圣人无物不知,是知周於万物。天下皆养,是道济天下也。『故不过』者,所为皆得其宜,不有愆过,使物失分也。
  旁行而不流,应变旁通,而不流淫也。
  [疏]正义曰:言圣人之德,应变旁行,无不被及,而不有流移淫过。若不应变化,非理而动,则为流淫也。
  乐天知命,故不忧。顺天之化,故曰乐也。
  [疏]正义曰:顺天施化,是欢乐於天;识物始终,是自知性命。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
  [疏]正义曰:言万物之性,皆欲安静於土,敦厚於仁。圣人能行此安土敦仁之化,故能爱养万物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范围者,拟范天地,而周备其理也。
  [疏]正义曰:范谓模范,围谓周围,言圣人所为所作,模范周围天地之化养,言法则天地以施其化,而不有过失违天地者也。
  曲成万物而不遗。曲成者,乘变以应物,不系一方者也,则物宜得矣。
  [疏]正义曰:言圣人随变而应,屈曲委细,成就万物,而不有遗弃细小而不成也。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通幽明之故,则无不知也。
  [疏]正义曰:言圣人通晓於昼夜之道,昼则明也,夜则幽也,言通晓於幽明之道,而无事不知也。自此以上,皆神之所为,圣人能极神之幽隐之德也。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自此以上,皆言神之所为也。方、体者,皆系於形器者也。神则阴阳不测,易则唯变所適,不可以一方、一体明。
  [疏]『故神』至『无体』。○正义曰:神则寂然虚无,阴阳深远,不可求难,是无一方可明也。易则随物改变,应变而往,无一体可定也。○注『自此以上』。○正义曰:自此以上,皆言神之所为者,谓从『神无方』以上,至『精气为物』以下,【经】之所云,皆言神所施为。神者,微妙玄通,不可测量,故能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知周万物,乐天知命,安土敦仁,范围天地,曲成万物,通乎昼夜,此皆神之功用也。作【易】者因自然之神以垂教,欲使圣人用此神道以被天下,虽是神之所为,亦是圣人所为。云『方体者,皆系於形器』者,方是处所之名,体是形质之称。凡处所形质,非是虚无,皆系著於器物,故云『皆系於形器』也。云『神则阴阳不测』者,既幽微不可测度,不可测,则何有处所,是『神无方』也。云『易则唯变所適』者,既是变易,唯变之適,不有定往,何可有体,是『易无体』也。云『不可以一方一体明』者,解『无方』『无体』也。凡『无方』『无体』,各有二义。一者神则不见其处所云为,是无方也;二则周游运动,不常在一处,亦是无方也。无体者,一是自然而变,而不知变之所由,是无形体也;二则随变而往,无定在一体,亦是无体也。
(五)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善也;成之者,性也。①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②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③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④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天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故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而道可见矣。故穷变以尽神,因神以明道,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
  [疏]『一阴』至『谓道』。○正义曰: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大虚,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若其有境,则彼此相形,有二有不得为一。故在阴之时,而不见为阴之功;在阳之时,而不见为阳之力,自然而有阴阳,自然无所营为,此则道之谓也。故以言之为道,以数言之谓之一,以体言之谓之无,以物得开通谓之道,以微妙不测谓之神,以应机变化谓之易,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圣人以人事名之,随其义理,立其称号。○注『道者』至『一阳也』。○正义曰:云:『道者何?无之称』者,此韩氏自问其道而释之也。道是虚无之称,以虚无能开通於物,故称之曰道。云『无不通,无不由』者,若处於有,有则为物碍难,不可当通。道既虚无为体,则不为碍难,故曰『无不通』也。『无不由』者,言万物皆因之而通,由之而有。云『况之曰道』者,比况道路以为称也。『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者,谓寂然幽静而无体,不可以形象求,是不可为象。至如天覆地载,日照月临,冬寒夏暑,春生秋杀,万物运动,皆由道而然,岂见其所营,知其所为?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也。云『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者,犹若风雨是有之所用,当用之时,以无为心,风雨既极之后,万物赖此风雨而得生育,是生育之功,由风雨无心而成。是『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是神之发作动用,以生万物,其功成就,乃在於无形。应机变化,虽有功用,本其用之所以,亦在於无也。故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自然无为之道,可显见矣。当其有用之时,道未见也。云『故穷变以尽神』者,神则杳然不测,千变万化。圣人则穷此千变万化,以尽神之妙理,故云穷变化以尽神。云『因神以明道』者,谓尽神之理,唯在虚无,因此虚无之神,以明道之所在,道亦虚无,故云『因神以明道』也。『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者,言阴之与阳,虽有两气,恒用虚无之一,以拟待之。言在阳之时,亦以为虚无,无此阳也。在阴之时,亦以为虚无,无此阴也。云『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者,谓道虽在於阴,而无於阴,言道所生皆无阴也。虽无于阴,阴终由道而生,故言『阴以之生』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者,谓道虽在阳,阳中必无道也。虽无於阳,阳必由道而成,故言『阳以成之』也。道虽无於阴阳,然亦不离於阴阳,阴阳虽由道成,即阴阳亦非道,故曰『一阴一阳』也。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仁者资道以见其仁,知者资道以见其知,各尽其分。
  [疏]正义曰:『继之者善也』者,道是生物开通,善是顺理养物,故继道之功者,唯善行也。『成之者性也』者,若能成就此道者,是人之本性。若性仁者成就此道为仁性,知者成就此道为知也。故云『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是仁之与知,皆资道而得成仁知也。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君子体道以为用也。仁知则滞於所见,百姓则日用而不知。体斯道者,不亦鲜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始可以语至而言极也。
  [疏]『百姓』至『鲜矣』。○正义曰:『百姓日用而不知』者,言万方百姓,恒日日赖用此道而得生,而不知道之功力也。言道冥昧不以功为功,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也。『故君子之道鲜矣』者,君子谓圣人也。仁知则各滞於所见,百姓则日用不知,明体道君子,不亦少乎?○注『君子体道』至『极也』。○正义曰:『君子体道以为用』者,谓圣人为君子,体履於至道,法道而施政,则【老子】云『为而不宰,功成不居』是也。云『仁知则滞於所见』者,言仁知虽贤犹有偏,见仁者观道谓道为仁,知者观道谓道为知,不能遍晓,是滞於所见也。是道既以无为用,若以仁以知,则滞所见也。至於百姓,但日用通生之道,又不知通生由道而来,故云『百姓日用而不知』也。云『体斯道者,不亦鲜矣』者,是圣人君子独能悟道,故云『不亦鲜矣』。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者,引【老子·道经】之文,以结成此义。『无欲』谓无心,若能寂然无心无欲,观其道之妙趣,谓不为所为,得道之妙理也。云『始可以语至而言极也』者,若能无欲观此道之妙理,无事无为,如此,可以语说其至理,而言其极趣也。若不如此,不可语至而言极也。
  [疏]正义曰:『显诸仁』至『之门』,此第五章也。上章论神之所为,此章广明易道之大,与神功不异也。
  显诸仁,藏诸用,衣被万物,故曰『显诸仁』。日用而不知,故曰『藏诸用』。
  [疏]正义曰:『显诸仁』者,言道之为体,显见仁功,衣被万物,是『显诸仁』也。『藏诸用』者,谓潜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诸用』也。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万物由之以化,故曰『鼓万物』也。圣人虽体道以为用,未能全无以为体,故顺通天下,则有经营之迹也。
  [疏]『鼓万物』至『同忧』。○正义曰:言道之功用,能鼓动万物,使之化育,故云『鼓万物』。圣人化物,不能全无以为体,犹有经营之忧;道则虚无为用,无事无为,不与圣人同用,有经营之忧也。○注『圣人虽体以为用』。○正义曰:云『圣人虽体道以为用』者,言圣人不能无忧之事。道则无心无迹,圣人则亦无心有迹,圣人能体附於道,其迹以有为用。云『未能全无以为体』者,道则心迹俱无,是其全无以为体;圣人则无心有迹,是迹有而心无,是不能全无以为体。云『故顺通天下,则有经营之迹』者,言圣人顺通天下之理,内则虽是无心,外则有经营之迹,则有忧也。道则心迹俱无,无忧无患,故云『不与圣人同忧』也。
  盛德大业,至矣哉!夫物之所以通,事之所以理,莫不由乎道也。圣人功用之母,体同乎道,盛德大业,所以能至。
  [疏]正义曰:圣人为功用之母,体同於道,万物由之而通,众事以之而理,是圣人极盛之德,广大之业,至极矣哉!於行谓之德,於事谓之业。
  富有之谓大业,广大悉备,故曰『富有』。
  [疏]正义曰:自此已下,覆说『大业』『盛德』,因广明易与乾坤,及其占之与事,并明神之体,以广大悉备,万事富有,所以谓之『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体化合变,故曰『日新』。
  [疏]正义曰:圣人以能变通体化,合变其德,日日增新,是德之盛极,故谓之盛德也。
  生生之谓易,阴阳转易,以成化生。
  [疏]正义曰: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於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前后之生,变化改易。生必有死,易主劝戒,奖人为善,故云生不云死也。
  成象之谓乾,拟乾之象。
  [疏]正义曰:谓画卦成乾之象,拟乾之健,故谓卦为乾也。
  效法之谓坤,效坤之法。
  [疏]正义曰:谓画卦效坤之法,拟坤之顺,故谓之坤也。
  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物穷则变,变而通之,事之所由生也。
  [疏]正义曰:『极数知来之谓占』者,谓穷极蓍策之数,豫知来事,占问吉凶,故云『谓之占』也。『通变之谓事』者,物之穷极,欲使开通,须知其变化,乃得通也。凡天下之事,穷则须变,万事乃生,故云『通变之谓事』。
  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故曰『阴阳不测』。尝试论之曰:原夫两仪之运,万物之动,岂有使之然哉!莫不独化於大虚,欻尔而自造矣。造之非我,理自玄应;化之无主,数自冥运,故不知所以然,而况之神。是以明两仪以太极为始,言变化而称极乎神也。夫唯知天之所为者,穷理体化,坐忘遗照。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不思而玄览,则以神为名。盖资道而同乎道,由神而冥於神也。
  [疏]『阴阳』至『谓神』。○正义曰:天下万物,皆由阴阳,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测量之谓神也,故云『阴阳不测之谓神』。○注『神也者』至『神也』。○正义曰:云『神也者,变化之极』者,言神之施为,自将变化之极以为名也。云『妙万物而为言』者,妙谓微妙也。万物之体,有变象可寻,神则微妙於万物而为言也,谓不可寻求也。云『不可以形诘』者,杳寂不测,无形无体,不可以物之形容所求而穷语也。云『造之非我,理自玄应』者,此言神力也。我,谓宰主之名也。言物之造作,非由我之宰主所为,其造化之理,自然玄空相应,而自然造作也。云『是以明两仪以太极为始』者,言欲明两仪天地之体,必以太极虚无为初始,不知所以然,将何为始也?云『言变化而称极乎神』者,欲言论变化之理,不知涯际,唯『称极乎神』,神则不可知也。云『夫唯知天之所为者,穷理体化,坐忘遗照』者,言若能知天之所造为者,会能穷其物理,体其变化,静坐而忘其事,及遗弃所照之物,任其自然之理,不以他事系心,端然玄寂,如此者,乃能知天之所为也。言天之道亦如此也。『坐忘遗照』之言,事出【庄子·大宗师】篇也。云『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者,此解道之目也。言至极空虚而善应於物,则乃目之为道,故云『则以道为称』。云『不思而玄览,则以神为名』者,谓不可思量而玄远,览见者乃目之为神,故云『则以神为名』也。云『盖资道而同乎道』者,此谓圣人设教,资取乎道,行无为之化,积久而遂同於道,内外皆无也。云『由神而冥於神也』者,言圣人设教,法此神之不测,无体无方,以垂於教,久能积渐,而冥合於神,不可测也。此皆谓圣人初时虽法道法神以为无,体未能全无,但行之不已,遂至全无不测,故云『资道而同於道,由神而冥於神也』。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