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31|回覆: 0

[儒家學說] 【孔子家語】卷37屈節解詩解4宓子借諫德治單父

[複製鏈接]
題文詩:
孔子弟子,宓子賤者,仕於魯國,為單父宰,
恐魯君聽,讒言使己,不得行政,於是辭行,
故請君之,近史二人,與俱至官,戒其邑吏,
令二史書,方書掣肘,書不善則,從而怒之,
二史患之,辭請歸魯.宓子曰子,書甚不善,
勉而歸矣.二史歸報,於魯君曰:宓子使臣,
書而掣肘,書惡又怒,邑吏皆笑,此臣所以,
去之而來.魯君以問,孔子對曰:宓君子也,
其才能任,霸王之佐,屈節單父,將以自試,
意者以此,為諫也乎?公寤嘆曰:此吾不肖,
亂宓子政,責其善者,微無二史,無知其過,
微無夫子,無以自寤.遽發愛使,告宓子曰:
自今已往,單父非有,從子之制,有便於民,
子決為之,五年言要.宓子敬詔,得行其政,
單父治焉.躬敦厚風,明親親道,尚篤敬義,
施至仁政,加懇誠俗,致忠信情,百姓化之.
繁體
孔子弟子有宓子賤者,仕於魯為單父宰,恐魯君聽讒言,使己不得行其政,於是辭行,故請君之近史二人與之俱至官,宓子戒其邑吏,令二史書,方書輒掣其肘,書不善,則從而怒之,二史患之,辭請歸魯.宓子曰:「子之書甚不善,子勉而歸矣.」二史歸報於君曰:「宓子使臣書而掣肘,書惡而又怒臣,邑吏皆笑之,此臣所以去之而來也.」魯君以問孔子.子曰:「宓不齊,君子也,其才任霸王之佐,屈節治單父,將以自試也,意者以此為諫乎?」公寤,太息而嘆曰:「此寡人之不肖,寡人亂宓子之政,而責其善者,非矣,微二史,寡人無以知其過,微夫子,寡人無以自寤.」遽發所愛之使告宓子曰:「自今已往,單父非吾有也,從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決為之,五年一言其要.」宓子敬奉詔,遂得行其政,於是單父治焉.躬敦厚,明親親,尚篤敬,施至仁,加懇誠,致忠信,百姓化之.
簡體
孔子弟子有宓子賤孔子弟子,姓宓,字子賤,名不齊。魯國人,性情仁愛,有才智。王肅註:『宓,音密。』者,仕於魯,為單父單父,春秋時魯國邑名,古城在今山東單縣南。宰,古代官名,地方長官。王肅註:『單,音善。』宰。恐魯君聽讒言,使己不得行其政,於是辭行,故請君之近史古代官名,指下級佐史。【周禮·天官·宰夫】:『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鄭玄註:『贊治,若今起文書草也。』二人,與之俱至官。宓子戒其邑吏,令二史書。方書輒掣其肘,書不善則從而怒之,二史患之,辭請歸魯。宓子曰:『子之書甚不善,子勉而歸矣。』二史歸報於君曰:『宓子使臣書而掣肘四庫、同文本此前有『臣』字,書惡而又怒臣,邑吏皆笑之。此臣所以去之而來也。』魯君以問孔子,子曰:『宓不齊,君子也。其才任霸王之佐,屈節治單父,將以自試也。意者以此為諫乎?』公寤通『悟』,覺悟,醒悟。認識到的意思,太息而嘆曰:『此寡人之不肖。寡人亂宓子之政而責其善者,非四庫、同文本作『數』矣。微無,若果沒有二史,寡人無以知其過;微夫子,寡人無以自寤。』遽發所愛之使,告宓子曰:『自今已往,單父非吾有也,從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決為之。五年一言其要。』宓子敬奉詔,遂得行其政,於是單父治焉。躬敦厚,明親親,尚篤敬,施至仁,加懇誠,致忠信,百姓化之。
譯文孔子有一個叫宓子賤的弟子,在魯國當官,擔任單父的地方長官。他擔憂魯國國君聽信讒言,導致自己無法推行政令,於是在辭行赴任時,懇請魯君身邊的兩位佐史同自己一同到任。宓子賤在誡勉單父邑官時,命令兩位佐史書記。剛剛開始寫就扯拽他們的胳膊肘,寫得不好就責備他們,兩位佐史擔心不能勝任,就請求辭職回魯國都城。宓子賤說:『你們的書寫很不好,勉勵他們回去好好學習。』二位佐史回到魯都後,報告魯君說:『宓子賤讓我們做記錄,卻在旁邊扯拽我們的胳膊肘,寫得不好就責備我們,致使邑中官吏發笑,這是我們不得不離開他又回來的原因。』魯君因此問孔子。孔子說:『宓不齊是一位君子。他的才能足夠擔任霸主和王者的輔佐,這次他屈抑志節治理單父之邑,只是想要檢驗一下自己的能力。他的意思大概是用這件事來進行勸諫吧?』魯公醒悟,甚為之嘆息道:『這是我的不好。我擾亂宓子賤推行政令,卻又責令他做好政事,這是在非議、數落別人的好處啊!假如沒有這兩位佐史,我也就無法知道自己的過失;假如沒有先生,我也無法醒悟。』魯公隨即派遣的心腹使者,告訴宓子賤說:『從今以後,單父的治理我不在過問,完全依你的制度執行。只要是有利於百姓的政令,由你自我決斷,只需五年匯報一次執政的要領就行了。』宓子賤誠敬地尊奉詔令,因此他的政教措施得以順利推行,於是單父之邑得以很好的大治。他以身作則,樹立淳樸敦厚的風氣,闡明尊卑親疏的道理,推崇誠篤恭敬的品行,施行至仁至義的政策,教導人們勤懇誠實,以求忠誠守信,百姓都得到了教化。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