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79|回覆: 0

[儒家學說] 【孔子家語】卷8致思詩解(全版)2食美念親惜腐務施思仁樹德加暴樹怨

[複製連結]
題文詩:
魯儉嗇者,瓦鬲煮食,食之自謂,其美盛之,
土型之器,以進孔子.孔子歡悅,如受大牢.
子路問故,孔子答曰:好諫思君,食美念親.
非以饌具,吾之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
孔子之楚,漁者獻魚,孔子不受.漁者乃曰:
天暑市遠,無所鬻也,思慮棄之,糞壤不如,
獻之君子,故敢以進.於是再拜,受之而使,
弟子掃地,將以享祭.門人問曰:彼將棄之,
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子曰吾聞,惜其腐飪,
欲以務施,仁人之偶,惡有以受,仁人之饋,
無祭者乎?季羔也為,衛之士師,刖人之足,
俄而衛有,蒯聵之亂,季羔逃之,而走郭門,
刖者守門.謂季羔曰:彼有竇也.季羔答曰:
君子不逾.又曰有竇.季羔對曰:君子不隧.
曰此有室.季羔乃入.追者既罷,季羔將去,
謂刖者吾,不能虧主,之法而親,刖子之足,
今吾在難,此正子之,報怨之時,逃我者三,
何故也哉?對曰斷足,固我之罪,無可奈何,
曩者君治,吾以法令,先人後臣,欲臣之免,
獄決罪定,臨當論刑,臣也知君,愀然不樂,
見君顏色,臣又知之,君豈私臣?天生君子,
其道固然,此臣也之,所以悅君.孔子聞曰:
善哉為吏,用法一也.思以仁恕,則樹德也,
加以嚴暴,則樹怨也,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繁體
魯有儉嗇[jiǎnsè]1.節儉。2.吝嗇者,瓦鬲一、(lì)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飲食器具形。鬲作為一種古代煮飯用的炊器,有陶製鬲和青銅鬲。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二、[gé]用作國名和姓煮食,(瓦釜)食之,自謂其美,盛之土型之器,(瓦甂biān小瓦盆)以進孔子.孔子受之,歡然而悅,如受大牢dàláo『牢』是關牲畜的欄圈,古時人們把祭祀燕烹時用的牲畜叫做『牢』。祭祀時並用牛、羊、豖三牲的叫做『大牢』,也稱『太牢』。太牢用於隆重的祭祀,按古禮規定,一般只有天子、諸侯才能用大牢之饋.(牛羊豕饋饋饋,吳人謂祭曰饋。從食從鬼,鬼亦聲。俱位切。又音饋kuì,形聲。從食,貴聲。本義指以食物送人。『饋,餉也』【說文】也)子路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諫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親.吾非以饌zhuàn形聲。字從食,從巽(xùn),巽亦聲。『巽』義為『輔助』、『翼輔』。『食』與『巽』聯合起來表示『輔助主人陳設食物』。本義:陳設或準備食物。『巽,具也』【說文】。饌為巽的或體具之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孔子之楚,而有漁者,而獻魚焉,孔子不受.漁者曰:「天暑市遠,無所鬻也,思慮棄之糞壤,不如獻之君子,故敢以進焉.」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掃地將以享祭xiǎngjì祭祀.門人曰:「彼將棄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孔子曰:「吾聞諸惜其腐䭃,而欲以務施者,仁人之偶ǒu形聲。字從人,從禺,禺亦聲。『禺』為『遇』省,義為『照面』、『碰頭』。『人』與『禺』聯合起來表示『照面者』、『鏡像人』。本義:鏡像人,某人的鏡像。特指:仿照某個特定人形而製成的木偶。偶,相人也【說文】。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也,惡有受仁人之饋,而無祭者乎?」
魯有儉嗇節儉吝嗇者,瓦鬲walì,王肅註:『瓦釜』。即一種陶製炊具煮食,食之,自謂其美,盛之土型之器土型之器:王肅注『瓦甂』,wabin,古代陶製的扁形盆類器物,即瓦罐一類,以進孔子。孔子受之,歡然而悅,如受大牢之饋大牢,太牢。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i,豬)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由於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禮記】中太牢指的是大牢。饋:遺。子路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平淡無味的飯食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諫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親。吾非以饌具盛食物的器具之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即思我,想起我焉。』孔子之楚,而有漁者,而獻魚焉,孔子不受。漁者曰:『天暑市遠,無所鬻也,思慮棄之糞壤糞土,不如獻之君子,故敢以進焉。』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掃地將以享祭祭祀。門人曰:『彼將棄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孔子曰:『吾聞諸惜其腐飪腐敗變質的熟食,而欲以務施者,仁人之偶同伴,同類也。惡wu,古通『烏』,疑問詞,怎麼,哪裏有受仁人之饋,而無祭者乎?』
譯文魯國有一個節儉吝嗇的人,用陶製的炊具燒煮食物,熟了品嘗後,自己感覺味道很是鮮美,就用瓦罐盛着,進獻給孔子。孔子接受了這些食物,很是高興,如同接受了大祭後遺留於太牢的牛、羊、豬一樣的饋贈。子路說道:『瓦罐是簡陋的炊具,燒煮出的食物也是平淡無奇的飯食。老師您緣何這般高興呢?』孔子說道:『善於進諫的人,總是想着他的國君;吃到美味食物的人,總能想起他的父母。這樣的人,我看重的並非炊具的好壞,而是他吃到好的食物時,想起讓我品嘗的這種心思。』
孔子到了楚國,有一個打魚的人要獻給他一些魚,孔子不肯接受。打魚人說:『天熱市場又遠,已經無法賣了,我想扔到糞堆上,不如獻給君子,所以才敢冒昧地進獻給您。』孔子聽了這話,拜了再拜,才接受了這些魚,並且,讓弟子把地打掃乾淨,準備舉行祭祀。弟子問:『打魚人本來要扔掉這些魚,而老師卻要用來祭祀,這是為什麼呢?』孔子說:『我聽說,怕食物變質而把它送給別人的人,是仁人一類的人。哪有接受了仁人的饋贈,卻不舉行祭祀的道理呢?』
繁體
季羔為衛之士師,(獄官)刖[yuè]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人之足,俄而衛有蒯聵(kuǎikuì)是衛靈公之子衛莊公,衛國第三十代君主之亂,(初衛靈公太子蒯聵得罪出奔晉靈公卒立其子輒蒯聵自晉襲衛時子羔子路並位於衛也)季羔逃之,走郭門,刖者守門焉.謂季羔曰:「彼有竇dòu,形聲。從穴,賣聲;本義:孔穴。『竇,空也』【說文】.」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竇.」季羔曰:「君子不隧.」(隧從竇出)又曰:「於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罷,季羔將去,謂刖者:「吾不能虧主之法而親刖子之足矣,今吾在難,此正子之報怨之時,而逃我者三,何故哉?」刖者曰:「斷足固我之罪,無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後臣,欲臣之免也,臣知獄決罪定,臨當論刑,君愀[qiǎo]臉色改變,多指悲傷、嚴肅然不樂,見君顏色,臣又知之,君豈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悅君也.」孔子聞之曰:「善哉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則樹德,加嚴暴則樹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季羔即高柴,字子羔,孔子弟子,憨直忠厚為衛之士師亦作『士史』。古代執掌禁令刑獄的官名。王肅註:『獄官』,刖人之足砍斷人的腳。刖,yuè,古代一種砍掉腳的酷刑。俄而,衛有蒯聵kuikuì,姬姓,名蒯聵,衛靈公之子,衛出公的父親,春秋時期衛國第三十任國君,前480年—前478年在位。衛後莊公與衛國第十二任國君姬揚(即衛前莊公)的諡號相同,均為『莊公』,為了區別,故稱『后庄公』。曾暗殺衛靈公夫人南子未果,後趕走兒子衛出公成為國君。為人荒唐,在位僅三年。王肅註:『初,衛靈公太子蒯聵得罪,出奔晉。靈公卒,立其子輒,蒯聵自晉襲衛。時,子羔、子路並仕於衛也。』之亂,季羔逃之,走郭門。刖者守門焉,謂季羔曰:『彼有缺城牆缺口。』季羔曰:『君子不逾跳牆。』又曰:『彼有竇孔洞。』季羔曰:『君子不隧鑽洞而出。』又曰:『於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罷,季羔將去,謂刖者:『吾不能虧敗壞,破壞主之法而親刖子之足矣,今吾在難,此正子之報怨之時,而逃我者三,何故哉?』刖者曰:『斷足,固我之罪,無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後臣,欲臣之免也,臣知;獄決罪定,臨當論刑,君愀然不樂,見君顏色,臣又知之。君豈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悅君也。』孔子聞之曰:『善哉!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則樹德,加嚴暴則樹怨,公公正無私以行之,其子羔乎。』
譯文季羔擔任衛國獄官時,曾經對一個人施行了斷足的刑罰。不久,衛國發生了蒯聵之亂。季羔在出逃衛國城門時,跑到了外城門口,守城門的恰好是那個被他斷足的人。他跟季羔說:『那邊的城牆有個缺口。』季羔說:『君子不跳牆。』他又告訴季羔:『那邊有個洞口。』季羔說:『君子不鑽洞。』又說:『這裏有間房子。』於是,季羔躲進了這件房子。待到追鋪者走了,季羔將要逃離時問受刖刑的人:『過去,因為我不能壞亂了國君的法令而親自砍斷了您的腳,今天,我出在危難之時,這正是您報怨恨之際,而您卻給我提供了三個逃跑的辦法,這是什麼緣故呢?』受刖刑的人說:『被砍斷腳,本來就是我罪有應得,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以前你依法審理我的案子,下令先審理他人而後審理我的案子,是想免去我的重罪,這點我明白;案子審理完了,刑罰是由我的罪責確定的,在鄰近用刑之際,我從您的臉色上看到,您顯得非常憂戚,一點也不高興,這我也明白。您哪裏有對我的私心偏見呢?上天讓你成為君子,為人之道本該如此。這就是我之所以欣賞您的原因。』
孔子聽說這事後說道:『好啊!作為官員,他能準確使用法令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時刻心懷仁愛寬恕這就是樹立恩德,一味地施加嚴酷暴虐就會樹立怨恨。能公正無私地行為官之道,大概就是子羔這樣吧?』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