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0|回覆: 0

[醫藥臨床] 活血化瘀、寧心安神治怪病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11-27 20: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河北省名中醫張洪洲,主任中醫師,教授。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五十餘年,精研經典,臨床療效顯著,在疑難怪症治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古人有『怪病多痰』之說,如【類證治裁】謂:『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心則悸,在腎則冷,在腸則瀉,在頭則眩,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經絡則腫,在四肢則痹,變化百端,昔人所謂怪病多屬痰』。張洪洲指出:怪病亦多屬瘀。如【素問·謬刺論篇】謂:『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經,溢於大絡而生奇病焉』。指出絡脈不通可致奇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也說:『大凡經主氣,絡主血,久病血瘀,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皆因病久氣血陰陽虧虛,無力鼓動血運,血滯於經;或久病氣機逆亂,『氣有一息之不通,則血有一息之不行,』氣滯則瘀血易生。故中醫有『久病多瘀,怪病多瘀』的說法。

痰、瘀、郁是臟腑內傷而產生的病理產物,它們之間相互交雜,互為因果。情志不遂,暴怒氣逆,影響氣機升降出入,致使津液瀦留,凝聚於所虛之處,內伏於臟腑經絡、隱僻空隙之間,溢於肌膚筋骨,皮裏膜外,上逆於頭腦巔頂,下注足脛,無處不到,日積月累,遂成頑疾怪症及種種情志變化。正如【靈樞·百病始生篇】所說:『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俞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裏而不散,津液澀滲,着而不去。』情志不調,則氣機不舒,初病氣分,延久及血,血凝成瘀。

中醫理論認為痰與瘀關係最為密切。張景岳說:『痰即人身之津液,無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屬也。但化得其正,則形體強,榮衛充,而痰涎本皆血氣,若化失其正,則臟腑病、津液敗,而血氣皆痰涎。』故素有『痰瘀同源』之說,怪病多痰,怪病多瘀也常為指導臨床辨證論治的法則。痰與郁的關係也頗為密切。【仁齋直指方論】云:『氣結則生痰,痰盛則氣愈結。』痰、瘀、郁均可以用氣來貫通,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氣滯可成痰。又因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虛則血少,氣止血亦停。

張洪洲對『百病皆生於氣』『氣為百病之長』之說認識較深,運用靈活。他認為『氣』之與怪病密切攸關,因五臟六腑,非氣不生,神靜則寧,情動則亂,氣滯血瘀乃是怪證的病機。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諸變源流】所說:『諸郁,髒氣病也,其原本於思慮過深,更兼髒氣弱,致六郁之病生焉』。【醫學準繩】指出:『百病由污血者多』。此外,【內經】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擾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七情所傷,雖分五臟,但必歸於心,各種情志刺激,在影響本髒的同時,都會影響心的功能。所以,臨床上以寧心安神、調節神志、活血化瘀作為治療怪病的主要治則。現舉驗案一則介紹如下。

張某,男,63歲,2019年7月25日初診。患者因情志不遂而致身感有氣團竄行疼痛一年余,按之呃逆,曾在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佳。刻診:自覺身體中有氣團竄行疼痛,以腳後跟為重,按之呃逆,腳踝腫脹,檢查顯示尿酸偏高,無頭暈、頭痛、胸悶、氣短,眠差,飲食可,二便調。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澀。

中醫診斷:呃逆(氣機郁滯,瘀血內停)。治則:調節神志,活血化瘀。

處方:桂枝12克,白芍20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當歸15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枳殼 12克,牛膝20克,地龍9克,香附10克,木瓜15克,百合20克,生地黃25克,炙甘草15克。7劑,水煎分兩次飯後溫服。醫囑:暢情志,慎思慮,免勞累,減壓力。

二診(2019年8月1日):患者訴服藥後身上氣體竄行疼痛症狀大減,按腳後跟仍呃逆,腳踝腫脹好轉,眠差,飲食可,二便調。舌質紅,苔黃,脈弦澀。

處方:桂枝12克,白芍30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當歸15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牛膝20克,枳殼12克,桔梗6克,地龍9克,香附10克,木瓜15克,百合20克,生地黃30克,柴胡6克,炙甘草6克。7劑。

三診(2019年8月8日):患者訴服藥後身上氣體竄行疼痛症狀基本消失,呃逆好轉,眠差,食可,二便調。舌質紅,苔黃,脈弦澀。

處方:龍骨30克,牡蠣30克,當歸15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牛膝20克,枳殼12克,柴胡9克,桔梗6克,地龍9克,香附10克,木瓜15克,生地黃30克,百合20克,遠志10克,炙甘草6克。7劑鞏固療效。

如是以上方化裁調治月余,患者病情已經痊癒,未再複診。

按:患者因情志不遂而致病,情志病日久,必有瘀血阻滯,這也就是張洪洲 『久病必有瘀』之觀點。上方以潛鎮安神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治百合病的百合地黃湯,以及活血化瘀的血府逐瘀湯加減而成。方中百合、生地、龍骨、牡蠣養心安神;桃仁、紅花、當歸、赤芍、川芎、牛膝、地龍活血化瘀;柴胡、香附、桔梗、枳殼疏肝解郁,因而呃逆怪病應手而愈,充分體現了【傷寒論】說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治療原則。(張小雷 魏立亞)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