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7|回覆: 0

[儒家學說] 論荀子崇正學辟異端之功(之八)

[複製連結]
陶揚鴻 發表於 2020-6-30 12: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之八 (閱讀上篇 之七

慎墨季惠,百家之說欺不詳。治復一,修之吉,君子執之心如結,眾人貳之,讒夫棄之,形是詰。水至平,端不傾,心術如此象聖人。人而有埶,直而用抴必參天。世無王,窮賢良,暴人芻豢,仁人糟糠;禮樂息滅,聖人隱伏,墨術行。(【成相】)

余【關於孟子荀子對墨子之批判】文已論之,於茲不論。荀子【成相】曰:『世無王,窮賢良,暴人芻豢,仁人糟糠;禮樂息滅,聖人隱伏,墨術行。』以墨學為大患,而辟之甚力,與孟子同。

荀子【正名】亦對墨家,名家而發,辟其以名亂名,以名亂實。曰:『見侮不辱』,『聖人不愛己』,『殺盜非殺人也』,此惑於用名以亂名者也。驗之所為有名,而觀其孰行,則能禁之矣。『山淵平』,『情慾寡』,『芻豢不加甘,大鐘不加樂』,此惑於用實,以亂名者也。驗之所緣以同異,而觀其孰調,則能禁之矣。『非而謁楹』,『有牛馬非馬也,』此惑於用名以亂實者也。驗之名約,以其所受,悖其所辭,則能禁之矣。

『見侮不辱』,『聖人不愛己』,『殺盜非殺人也』,宋鈃、墨翟之說也。『牛馬非馬』,名家公孫龍之說也。

荀子嘆曰:凡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於三惑者矣。故明君知其分而不與辨也。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與共故。故明君臨之以埶,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以刑。故民之化道也如神,辨說惡用矣哉!今聖王沒,天下亂,奸言起,君子無埶以臨之,無刑以禁之,故辨說也。

蓋類孟子不得已之辯,百家諸子之說多不容於古之聖王,聖王在,自有教導禁制,何異端之必辯?而今聖王不作,異端恣言而無禁,則辯論有不容已者,故君子必辯也。孟子曰不得已而辯,辭意猶輕,荀子曰君子必辯,辭意更重矣,則異端更盛於孟子時乎?而荀子之辯異端也如此之深也!

或曰不必辟異端,明正道斯已矣,譬如勿捕盜,修己可矣。人有好仁者,然好仁又能惡不仁者不多,人有崇正者,然崇正而又斥不正者不多。有仁而愚,於不仁者姑息,而縱不仁。故欲辟異端,使知異端之非,異端之偏,而不可與正道並立。揚善,猶須懲惡,明正,猶須辟異。

或並尊百家。余以為戰國百家本出於道術之裂,孟子曰處士橫議,固無不偏,唯孟荀較正,而荀子微有駁辭。孟子猶不圓滿。而當折中於孔子。春秋時,異端不盛,尚多正言。觀左傳,國語記載春秋時人語,大多醇正。戰國以後,漸出偏駁之辭。 自春秋戰國可見世道之降。

春秋學者大多樸實醇正,無浮誇者,不為隱僻之論,而戰國多有之。今之人推崇諸子百家,唯見其學術爭鳴之精彩,而不復辨其道理之正偏。五經乃正典。當觀道術分裂之前道術之一,而可循道術分裂之後之弊乎?故必尊孔子,必表彰六經,此董子天人策之旨也。六經,先王之道,記載堯舜以來之典。百家皆枝葉末流了。必務本,而不可推崇枝葉末流。不合正道,不合六經之旨,違經禮經義。恣意嘲諷聖人聖王之言,周公、孔子必不能容。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禮樂崩壞,天下無序,故有如莊列放誕之言,有如楊墨邪之論論。王綱解鈕,大爭之世,民無定主,不須為言論負責,肆言無忌,方有異端興起,民國亦然也。如為聖王之治,百家諸子固多有不容於禹湯文武周公者!

成湯之訓曰:『敢有恆舞於宮,酣歌於室,時謂巫風,敢有殉於貨色,恆於游畋,時謂淫風。敢有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 頑童,時謂亂風。』嘲諷聖人聖言,為亂風,固必不為成湯所容也。墨子,莊子之侮聖,豈能取容於成湯等聖王哉!欲法聖王之道,則不可不辟聖王之所不容者。

孔子曰:『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成湯曰亂風,孔子曰小人,其不容也可見矣。孔子又曰:『大罪有五,而殺人為下。逆天地者罪及五世,誣文武者罪及四世,逆人倫者罪及三世,謀鬼神者罪及二世,手殺人者罪止其身。故曰:大罪有五,而殺人為下矣。』孔子之言甚重矣,污衊文武等聖王,詆毀聖人者罪及五世,僅次於逆天地。莊子之侮聖,楊朱韓非之誣聖,亦必為孔子所不容矣!

孔子曰:『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鄭聲,音而已,因為淫,害人性情,就要放斥,詖辭淫辭,害人心,可不辟斥之乎?而和稀泥,詭稱文化多元,學術包容,曰勿爭。非學為聖人之徒也。

王氏財貴之流則以中庸道並行而不相悖之言曲護之,道並行,非謂正道異端邪道並行也,此道乃大路也,眾人並行於大路而不相衝突,以喻聖人之道之大,豈正邪並容之謂哉!道並行而不相悖,蓋亦君子和而不同之意。聖人之道也多矣,然終一以貫之,故曰不相悖也。

百家諸子,多為荀子所辟矣,而商鞅未之及也,蓋未見其書乎?距法家也不足,使秦以法家統一天下,而有焚書坑儒之禍,荀子入秦,蓋欲以儒化秦乎?而秦貪戾之不可化。

荀子又有【正論】辟宋鈃之說,錄之不論:

子宋子曰:『明見侮之不辱,使人不鬥。人皆以見侮為辱,故斗於也;知見侮之為不辱,則不鬥矣。』

應之曰:然則以人之情為不惡侮乎?

曰:『惡而不辱也。』曰:若是,則必不得所求焉。凡人之斗也,必以其惡之為說,非以其辱之為故也。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鬥者,是豈鉅知見侮之為不辱哉。然而不鬥者,不惡故也。今人或入其央瀆,竊其豬彘,則援劍戟而逐之,不避死傷。是豈以喪豬為辱也哉!然而不憚斗者,惡之故也。雖以見侮為辱也,不惡則不鬥;雖知見侮為不辱,惡之則必斗。然則斗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夫今子宋子不能解人之惡侮,而務說人以勿辱也,豈不過甚矣哉!金舌弊口,猶將無益也。不知其無益,則不知;知其無益也,直以欺人,則不仁。不仁不知,辱莫大焉。將以為有益於人,則與無益於人也,則得大辱而退耳!說莫病是矣。子宋子曰:『見侮不辱。』

應之曰:凡議必先立隆正,然後可也。無隆正則是非不分,而辨訟不決,故所聞曰:『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職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故凡言議期命是非,以聖王為師。而聖王之分,榮辱是也。

是有兩端矣。有義榮者,有埶榮者;有義辱者,有埶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慮明,是榮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謂義榮。爵列尊,貢祿厚,形埶勝,上為天子諸侯,下為卿相士大夫,是榮之從外至者也,夫是之謂埶榮。流淫污僈,犯分亂理,驕暴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謂義辱。詈侮捽搏,捶笞臏腳,斬斷枯磔,借靡後縛,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謂埶辱。是榮辱之兩端也。

故君子可以有埶辱,而不可以有義辱;小人可以有埶榮,而不可以有義榮。有埶辱無害為堯,有埶榮無害為桀。義榮埶榮,唯君子然後兼有之;義辱埶辱,唯小人然後兼有之。是榮辱之分也。聖王以為法,士大夫以為道,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萬世不能易也。今子宋子則不然,獨詘容為己,慮一朝而改之,說必不行矣。譬之,是猶以磚塗塞江海也,以焦僥而戴太山也,蹎跌碎折,不待頃矣。二三子之善於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將恐得傷其體也。

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為欲多,是過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談說,明其譬稱,將使人知情之欲寡也。應之曰:然則亦以人之情為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聲,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為不欲乎?

曰:『人之情,欲是已。』

曰:若是,則說必不行矣。以人之情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猶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古之人為之不然。以人之情為欲多而不欲寡,故賞以富厚而罰以殺損也。是百王之所同也。故上賢祿天下,次賢祿一國,下賢祿田邑,願愨之民完衣食。今子宋子以是之情為欲寡而不欲多也,然則先王以人之所不欲者賞,而以人之欲者罰邪?亂莫大焉。今子宋子嚴然而好說,聚人徒,立師學,成文典,然而說不免於以至治為至亂也,豈不過甚矣哉!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