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77|回覆: 0

[醫藥臨床] 中藥複方治半身不出汗驗案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趙某,女,36歲。主因半身汗出,半身不出汗10年,於2019年6月21日首診。患者10年前產後,時值炎熱之夏天,因當窗而臥,右半身著風受涼,致10年來左半身汗出,右半身畏風怕涼,再熱的天也從不出汗。

患者冬春畏寒,總覺腳心涼,易感冒。伴疲乏無力,吃飯中間竟需要休息一會才可繼續吃完,納食尚好。月經提前3~4天,量中,無痛經。查見脈沉弱,右側更甚。舌質較淡。就診時正值夏天,左半身皮膚潮潤,右半身無汗,且皮溫較低。

診斷:半身不出汗(陽虛寒凝,經脈痹阻,營衛不和)。

治則:溫通經脈,調和營衛。

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桂枝湯合玉屏風散加減。制附子20g(先煎),麻黃4g,細辛6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黃芪30g,生白朮15g,防風10g,黨參15g,當歸15g,柴胡10g。5服,姜棗引,水煎服。

6月26日二診:服藥3服右半身開始出汗,但尚少於左側。劑盡精神好轉,腳心仍涼。藥已見效,前方中加肉桂3g,引火歸元,加強溫腎之力。又5服汗出均勻,諸證悉除。

此案病機比較複雜:產後身體空虛,當窗而臥,風寒之邪侵襲經脈,致經脈痹阻,營衛不和,故見病側畏風怕冷,不出汗;寒爲陰邪,易傷陽氣,陽氣受損,衛陽不固,且失去溫煦之力,故冬天畏寒,腳心涼,易感冒。對於複雜的病應選用複方治療。方中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散寒,以祛沉積在經脈中的陳寒痼冷,溫通經脈;桂枝湯調和營衛,營衛和則汗出和調;玉屏風散乃益氣固表之專方,加黨參加強補氣之力,加當歸以加強補血之功,使氣血旺盛才能使衛氣固守,營衛協和。此患治療之難還在於半身有病,爲使藥力集中於病側發揮效力,借鑑黃煌教授柴胡可引藥行走於偏側肢體的經驗,遣用柴胡引藥直達患側,使藥力集中發揮作用。

本案因辨證準確,依證選方,方證對應;依方遣藥,用藥精當,從而使十年痼疾旬日而除。此案之治驗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優越性。(趙作偉 山西省絳縣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