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19|回覆: 0

[醫藥臨床] 健脾化濕、軟堅散結治胃癌術後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胃癌是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疼痛與消瘦是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症狀。胃癌不僅會造成消化系統損害,而且可能發生轉移,影響肝腎及呼吸功能,嚴重者出現惡病質,最終危及生命。孫桂芝治療胃癌,有一套有效的經驗,現作如下介紹。

郭某,男,64歲,2014年3月7日來診。胃癌術後半年,屬低分化腺癌,化療後。症見納差,頭暈,舌暗少苔,脈沉細。處方如下:廣木香10g,砂仁6g,橘皮10g,清半夏10g,太子參15g,炒白朮12g,茯苓15g,葛根15g,生黃芪30g,杭白芍15g,浮萍15g,六月令30g,生蒲黃10g,蜂房5g,白及10g,炮山甲8g,鱉甲15g,龜板15g,藤梨根15g,虎杖12g,地龍10g,三七5g,代赭石15g,雞內金30g,生麥芽30g,重樓15g,生甘草10g,綠萼梅10g。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藥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

脾胃虛損爲胃癌發病的最重要環節。其中脾胃虛寒、飲食不節、氣機鬱結、氣滯血瘀等是胃癌發病的主要病因。胃癌的發生在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脾胃虛弱,運化不暢以致氣、血、痰、濕失和於胃,郁而化熱,轉爲癌毒。這些內生之積(氣、血、痰、濕、食積)盤桓於胃脘,壅塞氣機,氣機郁滯,『氣有餘便生火』,故可漸漸壅遏化熱而變生癌毒,癌毒自內而生,又可煉津凝液,阻滯氣血,蘊積成塊,日久則生癌腫,胃癌的基本病機爲本虛毒聚。此患者症見脾胃虧虛,當以健脾胃爲主,以香砂之君爲主方,配以小胃方及軟堅散結之品,如山甲、鱉甲。

2014年10月17日二診:患者胃癌術後1年,化療後,低分化腺癌。舌暗苔膩,脈沉細。處方如下:瓜蔞皮15g,清半夏10g,椒目5g,豬苓30g,澤瀉30g,浮萍15g,廣木香10g,砂仁6g,橘皮10g,太子參15g,炒白朮15g,茯苓15g,生黃芪30g,何首烏15g,六月令30g,生蒲黃10g,蜂房5g,炮山甲8g,鱉甲15g,龜板15g,白屈菜15g,壽術15g,藤梨根15g,虎杖12g,地龍10g,三七5g,百合30g,重樓15g,生甘草10g,川貝母10g。

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藥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

二診時患者出現胸水,以香砂之君爲主,以健脾胃爲核心;以瓜蔞、椒目配豬苓、澤瀉利水之品,宣肺利水。軟堅散結之品是控制腫瘤發展的重要武器。

2015年4月25日三診:患者胃癌術後一年半,化療後,低分化腺癌。右肺中葉小結節0.3~0.5cm。舌胖苔薄黃。處方如下:生黃芪30g,何首烏15g,柴胡10g,枳殼10g,杭白芍15g,香附10g,陳皮10g,川芎10g,鱉甲15g,藤梨根15g,虎杖10g,生蒲黃10g,蜂房5g,全蠍5g,炮山甲8g,地龍10g,桃仁6g,土鱉蟲6g,茵陳30g,滑石10g,黃芩10g,菖蒲10g,白蔻仁20g,細辛3g,蓽茇6g,重樓15g,浮萍15g,鼠婦10g,生甘草10g,白花蛇舌草30g。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藥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抗癌平丸每次半瓶,每日3次,飯後半小時服用。

三診時患者脾虛痰濕之症較明顯,胸水已得到很好的控制。擬方以健脾升清,利濕化痰爲主方,以軟堅散結爲副方。

2015年11月14日四診:胃癌術後兩年兩個月,化療後,低分化腺癌。肝總A胰頭後LM30/10,CEA 4.71(小於5.0)。舌紅胖苔白。處方如下:木香10g,砂仁6g,陳皮15g,清半夏10g,太子參15g,炒白朮15g,土茯苓30g,生黃芪30g,何首烏15g,瓜蔞皮15g,薤白10g,椒目6g,豬苓30g,炮山甲8g,鱉甲15g,枳殼15g,厚朴15g,藤梨根30g,虎杖15g,全蠍5g,蜈蚣3條,地龍10g,白花蛇舌草30g,重樓15g,生甘草10g,生蒲黃10g,蜂房5g,炒萊菔子10g,杜仲15g,鹿含草15g。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藥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

患者胸水仍反覆,故以瓜蔞、椒目、豬苓、澤瀉宣肺利水;緊扣脾胃虧虛爲病機之根本,健脾升清、和胃消食、祛瘀生新、解毒抗癌,以香砂之君配小胃方及軟堅散結之品。

2016年6月24日五診:胃癌術後兩年九個月,低分化腺癌,一般情況可,舌淡苔膩,脈沉細。處方如下:藿香10g,佩蘭10g,滑石10g,生黃芪30g,杭白芍15g,太子參12g,炒白朮15g,茯苓15g,砂仁6g,六月令30g,生蒲黃10g,白及15g,炮山甲8g,鱉甲15g,龜板15g,藤梨根15g,虎杖15g,白屈菜15g,壽術15g,勒草10g,地龍10g,三七5g,重樓15g,生甘草10g,焦山楂10g,焦檳榔10g,炒萊菔子10g。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藥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康力欣每次口服3片,每天3次,餐中服。

癌毒是腫瘤發生的基礎,正虛是腫瘤發生的前提,治療當正邪兼顧,解毒抗癌。此患者本次就診可見痰濕之證,擬方以健脾化濕、軟堅散結爲主,以黃芪建中湯配藿香、佩蘭化濕之品,以山甲、鱉甲、龜板軟堅散結之藥,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王遜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