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55|回覆: 0

[醫藥臨床] 張鴻謀治療帶狀疱疹經驗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張鴻謀,男,1939年出生。1966年畢業於蘭州醫學院醫療系(現蘭州大學醫學部),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甘肅省名中醫,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肝內膽管結石、膽囊膽管結石、膽囊炎、胃炎、腎結石、闌尾炎、風濕病關節炎、腫瘤、腸梗阻等疾病。

帶狀疱疹,中醫學又稱『蛇串瘡、纏腰火丹、火帶瘡、蜘蛛瘡』等,是在皮膚上出現成簇水泡、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膚病。張鴻謀認為,本病多由情志內傷、飲食不節導致脾失健運、濕蘊化熱、毒邪易感,濕熱火毒蘊積肌膚發病;或因外感風寒濕熱,毒邪未清,氣血不暢所致;或因肝鬱化火,外竄皮膚,肝經濕熱下注所致;後期多因肝腎陰虛,氣血不通。此外,老年人或體質素弱的患者,因毒熱耗傷陽氣,或在治療過程中過用苦寒傷陽,以致陽虛寒凝,劫傷陰液致經絡失養,余邪未盡,痹阻經絡可出現後遺神經痛。中醫學對此病的病機早有認識,【外科正宗火丹】中記述:『火丹者,心火妄動,三焦風熱乘之,故發於肌膚之表,有乾濕不同,紅白之異,干者色紅,此屬心、肝二經之火,治以兩心瀉肝,化斑解毒湯是也。濕者……此脾、肺二經濕熱,宜清肺、瀉脾,除濕,胃苓湯是也』。現就張鴻謀治療帶狀疱疹經驗總結如下:

內治法

肝膽火盛型

證見:疱疹初期皮膚上出現紅斑、簇集性水疱,自覺灼熱疼痛,伴有口乾、咽干、口渴、煩躁易怒、小便黃赤、大便乾結等症,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弦數。

治則:清肝瀉火,利濕解毒。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藥物有龍膽草、黃芩,澤瀉、車前子、大青葉、柴胡、梔子、木通、生甘草、生地黃、板藍根等。疱疹中後期,患者皮膚黏膜仍有許多疱疹沒有消退疼痛難忍,口服心煩不寐。此型還可以用小柴胡湯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大青葉、板藍根、元胡、川楝子、青黛、枯礬等治療。

脾虛濕盛型

證見:皮膚淡紅斑,水疱破潰、糜爛,滲液較多,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飲,納呆,腹脹,大便溏瀉,舌質淡紅,苔白厚或白滑,脈濡緩。

治則:燥濕清熱,理氣和中。

方藥:五苓散、四妙散加減。常用藥物有豬苓、澤瀉、蒼朮、白朮、元胡、木通、車前子、澤瀉、滑石、土茯苓、板藍根、薏苡仁、萆薢等。

氣滯血瘀型

證見:皮疹大部分或全部消退後,局部仍疼痛不止,伴有夜臥不寧,精神疲乏,舌質暗紅,或舌尖有瘀斑,苔白,脈弦。

治則: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處方:身痛逐瘀湯加減。常用藥物柴胡、赤芍、枳殼、五靈脂、生地、丹參、制乳香、沒藥、元胡、川芎、桃仁、紅花等。疱疹病毒感染,疼痛較為明顯。可以適量服用蟲類藥搜風通絡止痛,如:蜈蚣、全蠍、蟬衣、土元等。

氣虛血瘀型

證見:本型症狀多見於老年人。其疱疹色干紅乾癟或皮疹消退,但疼痛不止,兼有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頭暈目眩,動則汗出,舌質淡,或質暗,脈細澀或沉細弱無力。

治則:調補氣血,兼以化瘀止痛。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常用藥物:當歸尾、川芎、生地、赤芍、黃芪、地龍、車前草、半邊蓮、地錦草、紫草等。

加減:便秘者,加大黃、虎杖;疼痛較甚者,可酌加延胡索、川楝子、乳香、沒藥;兼有血熱出現血疱、壞死者,可酌加水牛角、白茅根、牡丹皮、紫草等;發於頭面者加金銀花、重樓;水疱大而多者加萆薢、土茯苓等;標實正虛者可用小柴胡湯加膽南星、蜈蚣、全蠍、白花蛇舌草。

外治法

針刺治療

毫針治療:合谷、支溝、陽陵泉、曲池、足三裏、三陰交、內關、太沖、局部阿是穴,每次取3~4個穴位,用瀉法,留針20~30分鐘。局部病灶以阿是穴圍刺,以病損大小決定用針多少,最多10根針,最少4根針,距離疱疹0.5寸出平刺進針,用瀉法。

火針治療:疱疹局部用碘伏棉簽消毒,將火針在酒精燈上燒至通紅,快速點刺疱疹部位,以刺破疱疹為度,將水疱全部刺灼一遍,隔日一次,至無水疱出現為止;或在火針治療的基礎上加拔罐,以疱液徹底拔出為度。

董氏奇穴:駟馬中、駟馬上、駟馬下運用倒馬針法,配合中九裏(相當於風市穴)針,取對側針刺,每天一次,留針40分鐘;患側制污穴放血。年老體弱者不宜反覆刺血。

六合針取卦:艮坎巽離+內關。艮卦應胃,卦性為止,具有止痛止癢等功效,為治療帶狀疱疹疼痛難忍的首選卦位;坎卦應腎,具有滋陰潛陽、引火歸元、調理三焦、調達上下氣機升降等功效。巽卦主膽,應神經,肝為風木之髒,具有瀉肝利膽,清熱止痛、活血化瘀等多種功效;離卦應心,主火,具有清熱瀉火、消炎的功效。

耳針治療:雙耳交替取穴,每日辰時取一側耳部胃穴,常規消毒後,用1存毫針平刺胃穴1~2分鐘,強刺激強捻轉15秒,間隔5分鐘再捻轉15秒,每次留針15分鐘,每天1次;取針後,用膠布貼壓王不留行籽於神門、腎上腺、胸、腹、肺等耳穴,並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5~6次,每次每穴位按壓1分鐘,每5天更換一次。

刺血療法

三棱針及皮膚常規消毒,沿着疱疹周圍點刺3~5針,迅速將火罐拔於刺絡部位5~15分鐘,吸出紫血2~3毫升,起罐後再常規消毒;或龍頭、龍尾、龍眼、大椎刺血;或至陽穴刺血拔罐。

灸法治療

迴旋灸:取10年靳艾條1支,點燃後離瘡面合適的距離(以患者自我感覺局部皮膚不燙為度)施以迴旋灸法,灸至患處皮膚發紅,或疱疹由透明色轉變為乳白色,每次的治療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為宜,5天為一個療程。

貼棉灸:將皮損部位常規消毒,用皮膚針將疱疹扣刺,用棉簽將水及血液擦去,根據疱疹的皮損範圍,用極薄的脫脂棉均勻貼在皮損處,用火柴點燃,一燎而過,迅速燃完,為1次,根據患者體質,皮損情況灸2~3次,然後將利巴韋林針塗抹患處,略晾乾即可,連續2~3天。

中藥外敷治療

配方1:取雄黃15克,青黛12克,枯礬9克,冰片3克,以上藥物研細粉末,取阿昔洛韋軟膏1支將上述藥粉調和成糊狀,塗抹患處,一日兩次。

配方2:取生王不留行粉50克,用芝麻油適量調和,塗於患處,每日2~3次;如水疱已破潰,可直接將藥粉撒布患處。

配方3:取鮮仙人掌適量,去刺並刮去硬皮,加入冰片1~2克,搗成糊狀外敷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

配方4:五倍子30克,蜈蚣2條,雄黃10克,冰片10克,白礬10克,以上藥物研粉,用香油調和,外敷患處,每天1~2次。

穴位埋線治療

以患病部位夾脊穴為中心,再上下各取一對夾脊穴及阿是穴,穴位常規消毒,然後將所選0號羊腸線長度為50px,裝入9號一次性埋線針中,夾脊穴向上斜刺,阿是穴沿疱疹外緣向疱疹中心斜刺埋線,採用『兩快一慢』手法,達到肌層後,將線埋入,退針後消毒,貼創可貼。患處3日內不要着水,7~10天埋線1次,3次為1個療程。

穴位注射治療

取疱疹部位相應節段夾脊穴、阿是穴,曲池穴,選5毫升一次性無菌注射器抽取維生素B12注射液4毫升、鹽酸消旋山莨菪鹼注射液5毫克,穴位常規消毒後,用無痛快速進針法將針刺入皮下組織。夾脊穴採用向脊柱斜刺的方向,阿是穴採用向疱疹中部平刺的方向,小幅度提插,得氣後,回抽無回血,即可將藥液推入。夾脊穴一次性注入藥液為1毫升,阿是穴一次性注入藥液為0.5毫升,隔日注射1次,10次為一療程。

驗案分析

案例1:

王某,女,45歲。發生帶狀疱疹10餘天,左胯部腰部到岸密集分佈疱疹,色暗,部分疱疹已經結痂脫皮,自感腰部疼痛向兩脅放散,口苦口乾,心煩不寐,大便秘結,有時胸悶氣短。用阿昔洛韋,抗病毒口服液症狀減輕,但不能完全好轉。舌質紅舌苔白膩厚,脈浮緩略滑緊弦。

張鴻謀給予小柴胡湯加大青葉、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青黛、枯礬、蘆薈、山梔子、淡豆豉。並配合外治法,服用7劑疱疹大部分退去。後續給予身痛逐瘀湯加蜈蚣、土元7劑痊癒。

案例2:

靜某,女,70歲。初診,2019年4月20日。由於進食生冷食物致腹瀉腹痛,一周後出現左胯部腰部,小腹部大片密集紅疹斑塊,色暗,疼痛難忍,皮膚瘙癢,不能觸碰,夜間疼痛加重,口苦小便黃,心煩不寐,舌質紅舌苔白膩厚,脈浮而緩弦滑緊。診斷為帶狀疱疹。中醫辨證為邪陷少陽,邪熱下利,寒凝血瘀。治療以調和少陽,清熱散瘀。方用小柴胡湯合四逆散加減。

處方:柴胡15克,黃芩10克,半夏6克,黨參15克,甘草6克,枳實10克,白芍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板藍根10克,蜈蚣1條,僵蠶10克,丹參20克。7劑,水煎服,1日1劑。外用張鴻謀自製藥膏塗抹患處,一日兩次。

連續治療7天疱疹消退,疼痛明顯好轉。二診,皮膚基底色紅,斑塊已散,瘙癢好轉,口乾乏力,局部燒灼感,夜間能夠入睡,疼痛減輕,舌質紅舌苔薄白,舌下紫暗,脈細沉澀。疱疹消退後氣虛血瘀,血分毒熱仍然沒有完全散盡。上方加制黃芪30克,牡丹皮9克,生地12克,延胡索9克。服用一周病告痊癒。

按:本案患者屬於老年人,又有腹瀉腹痛病史,陽氣大傷,但伏邪火熱迷戀不去,邪陷少陽,寒凝血瘀。疱疹發在左胯部腰部和小腹部,發病部位是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循行之處。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運轉氣機。四逆散疏肝健脾,條達肝膽,令少陽升達。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風盛則燥,濕盛則癢,寒盛則痛,火盛則腫。板藍根清熱解毒。蜈蚣、僵蠶疏風通絡止痛。丹參、延胡索活血化瘀。丹皮、生地清熱涼血散瘀。老年人體質差正氣不足是發病之因。【黃帝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內存則邪不可干』。故用黃芪、黨參益氣補虛,扶正固本,外用張鴻謀自製抗帶藥膏祛瘀止痛,短短兩周時間病告痊癒。

帶狀疱疹的中醫治療方法多種多樣,臨床要結合患者年齡、體質、病情輕重緩急、標本虛實,因人施治,初期治療一般疏肝解郁,清熱解毒,後期補氣養血,活血通絡,滋陰疏肝。(馬生昌 展文國 展金)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