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90|回復: 0

[医药临床] 麻黄为主治疗六月寒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1998年夏天,笔者诊治一名40多岁农村妇女,患者因『畏寒,手脚冰凉,一年四季身裹厚衣,食纳不佳2年余』就诊。

初诊正值暑热农历六月,初见患者,一身厚厚棉衣装备,时有恶寒感。2年前一个寒冷冬季,患者与丈夫激烈吵闹后,晕厥过去,醒来便出现寒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从那以后,患者恶寒症状逐渐加重,次年夏天来临,依旧不能减衣。家人意识到病情严重性,随即四处求医,疗效均不显。从此,时轻时重,反反复复,诸医诊治,显效不明。刻诊见:时有恶寒、身裹厚衣、四肢冰凉、食纳不佳、时有叹气、少气懒言、舌淡、苔白、左手脉弦细、右手脉濡弱等。

辨证:肝郁脾虚。

处方:麻黄绒6g,桂枝9g,人参12g,白术10g,干姜6g,柴胡6g,白芍9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3剂。嘱其调畅情志,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二诊:服用上方后,全身微微汗出,余证如前。适当将麻黄绒减量至5g,其余药量如前。5剂。

三诊:恶寒有所减轻,偶尔有轻微热感觉,饮食量稍微增加。继续用前方加减治疗。

四诊:随症加减治疗20余天后,患者明显感觉『衣服穿厚了』,欲减厚衣,药已中病,继续用前方加减治疗。

五诊:2周后,患者前来复诊,高兴地讲述自己病情『好了』,不再恶寒,身穿薄衣不觉冷,饮食量明显增加,精神与常人一样,诊其舌脉,状如常人,病告痊愈。嘱其调畅情志,以防复发。

本例患者因平素情绪不良,肝气郁结,日久伤及脾胃,脾阳不足,『内寒』而生,正遇『外寒』季节,情绪波动激发『内寒』加剧,『内寒』与『外寒』对抗,故出现机体『不分春夏秋冬』,『六月寒』症状随即而来。

方用麻黄为主药,取其性温散寒之功,与桂枝配伍,加强散寒功效,同时借桂枝温阳化气,以防温补过度;与人参、白术配伍,防参、术补益脾胃而滞留邪气;与干姜配伍,增强温中散寒功效。柴胡、白芍、甘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立方遵循『治标在前,治本在后』思路,麻黄、桂枝、干姜治寒;人参、白术健脾、补气『标本兼治』;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治其本』;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温阳健脾、温胃散寒等功效,中病机而奏良效。

曾有同行认为,麻黄过于温热,『暑热六月,应当禁用』。临床观察发现,有的病例并非绝对『六月禁用』。生麻黄发汗之力较强,麻黄绒发汗之力稍弱,故宜用麻黄绒较为合适。(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中医诊所)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