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55|回復: 0

[医药临床] 补肾排石汤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章浩军,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二五』国家重点中医专科——脾胃病专科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30余载,善用经方治疗久利(溃疡性结肠炎)、胃痞(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胃脘痛(胃溃疡)、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主持并参与省、市科研课题8项,主编〖伤寒心悟〗〖六经辨治脾胃病〗等专著,并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

组成:熟地30克,泽泻20克,石韦15克,山茱萸30克,山药20克,茯苓30克,金钱草30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琥珀10克,海金沙10克,川牛膝10克,鸡内金10克,郁金10克。

功效:补益肾气、清热通利、理气化瘀。

主治:老年人肾、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结石,证属肾气亏虚,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证。临证多以腰部酸痛或绞痛,下肢酸软,小便频涩痛,尿色黄赤,或小便点滴难出,舌淡红苔腻微黄,脉细弦等为主要表现。

用法:以上诸药,加水浸过药面,浸泡1小时,武火煎开,文火煎煮20~30分钟,倒出药液,加水如上述煎法再煎第二煎,混合两次药液,分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方解:泌尿系结石是老年人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为老年人梗阻性肾病的主要原因,此病以男性多见,如治疗不力,往往可导致肾功能不全。中医学认为人至老年,肾气渐亏、肾精日衰。肾阳之气不足,则膀胱气化功能失司,水湿内蕴,日久化热,湿热煎熬尿液,结为砂石阻滞尿路;肾中阴精亏虚,则阴虚内热,热灼津伤,炼液为石,尿路受阻;故石结日久,三焦气化失常,损伤血络,均见气滞血瘀。本病病位主要在肾、膀胱,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肾阴(精)、肾阳(气)亏虚,标实多为湿热、气滞、血瘀。

针对老年人泌尿系结石的病理特点,笔者采用补肾为主,兼有清热通利、理气化瘀功效药物制成补肾排石汤。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补肾固本;茯苓、泽泻、金钱草、石韦、海金沙清热利尿;黄芪、桂枝益气通阳,以助结石下移;琥珀、牛膝活血通窍,引石下行,郁金、鸡内金行气化积以助排石。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利湿、化瘀排石之功。

临证加减:若形寒畏冷等肾阳虚证明显,可加巴戟天、附子,或合真武汤加减;若恶心呕吐,可加生姜;若尿血,可加大小蓟、地榆。

验案举证:陈某,男,69岁。1994年2月15日初诊。诉『发现左肾结石3年』,近1周左侧腰部绞痛明显,尿频涩痛,尿色黄赤。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B超检查:双肾多发性结石伴肾盂积水。诊断:石淋病,证属肾阳亏虚、石滞血瘀。治以温肾排石、活血通络。方选补肾排石汤2剂。2月17日二诊,患者诉腰痛较甚,尿频细短涩痛,守原方再服5剂。2月22日三诊,诉昨日排出2粒『黄豆』大小的结石,尿频痛、腰痛明显减轻。守方再进10日。3月4日四诊,诉共排出10余粒砂石样结石,B超复查左肾结石、肾盂积水消失。(福建中医药大学喻爱萍整理 章浩军指导)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