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78|回覆: 0

[中醫理論] 經絡理論的發生和意義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6-23 14: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帝內經】(簡稱【內經】)保留有經絡知識發生的早期認識,可以窺測其從早期逐漸向理論成熟時期的發生路徑。在我們言說經絡理論時,應當對【內經】中該理論發生過程有所知曉。

內經】經絡理論的發生

解剖知識為經絡理論建構的出發點

黃帝內經】中經絡的發現、經絡理論的形成,『解剖學知識』的參與是不爭的事實。如【靈樞·經水】曰:『經脈十二者……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皆有大數。』【靈樞·經脈】曰:『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在【靈樞·血絡論】及【素問·刺腰痛論】的相關原文均能明確地告訴人們,經絡理論的形成與古代解剖學知識的應用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也就是【內經】中常用『脈』『經脈』『血脈』等屬於解剖學概念予以表述的緣由。

臨床經驗是經絡理論建構的基礎

臨床實踐經驗知識的積累是【內經】構建所有生命科學知識的基礎,經絡理論的形成也不例外,如【靈樞·經脈】之『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靈樞·血絡論】中的『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以及【素問·刺腰痛論】所記載的『刺解脈……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內容,無一不是臨床實踐知識在經絡理論形成過程中的實際記錄。早期文獻記載涉及四種古老的醫療手段:灸法、砭術、導引術、刺法,而人們當時認識的經脈則是這幾種醫術施用時藉助的途徑和基礎,正因為【內經】中的經絡理論逐漸趨於成熟,所以這一認識體現得尤為明顯。

長期生活體驗是經絡理論建構的源頭

內經】中的腧穴知識是經絡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現和形成,多來自於民眾的切身體驗。【內經】傳載的『砭刺』技術、『九針』刺治技術、艾灸療法、放血療法、按摩治病技術、藥物貼敷技術(【靈樞·經筋】)等外治方法,都是通過對人體肌表的刺激,達到治療全身疾病的目的。在進行各種體表『刺激』時,被施治者就會有種種不同的『感應現象』,即所謂『酸、麻、脹、痛』等切身感受的體驗,即所謂『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靈樞·經筋】)的反覆表達,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靈樞·五邪】);『取之下胸二脅咳而動手者,與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靈樞·癲狂】)等。這些原文所載內容,既是臨床實踐知識積累的事實,也提示【內經】依據長期施針時患者針刺局部的『痛』『快』等感覺,確定針刺腧穴並構建腧穴知識的事實。正是在反覆的切身體驗和長期臨床經驗知識的積累基礎上建構的經絡理論、腧穴知識,至今仍然能夠指導臨床治療取效如神,其根本原因也在於此。

天文曆法為經絡理論的建構提供了思維空間

『不懂天文曆法的文化繼承,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是「瞎子摸象」,二是「樹林中撿葉子」。兩種現象,一個結果—不及根本。不懂天文曆法的文化批判,只有一個結果:只能是大門之外的吶喊』(【彝族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卷首語)。學習【內經】中的經絡知識也不例外。

十二經脈與『十二辰』

『人之合於天道……陰陽諸經而合之於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靈樞·經別】)。原文所說的『十二辰』中的『辰』,其本意是指日、月運行的交會點,即所謂『日月之匯是謂辰』(【左傳·昭公七年】)。這是應用了古代天文學的相關學問,是古人為了度量日月星辰的循行狀態而對特定時空區位劃分後計量的表達,是對時間空間區位的規定,因而有其特定的時間及方位之內涵。

十二經脈與十二月

『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靈樞·陰陽系日月】)。【內經】成書之前的【臂足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都是11條經脈,【靈樞經】許多篇目中還保留其痕跡,如【靈樞·本輸】論經脈的『五腧穴』時,就只有11條,書中雖有『心經』的『井、滎、輸、經、合』五腧穴,但實際為『心包經』。可見,【內經】是在天文曆法背景下,完善為十二經脈的,上述援引【靈樞·經別】的原文就充分體現這一觀點。

二十八脈與二十八宿

但凡【靈樞經】中涉及二十八脈內容時,無不受天文學中『二十八宿』觀念的影響。如『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靈樞·衛氣行】),所以在計量人體經脈總長度時,就只取左右手足三陰三陽經脈(24脈)、任督二脈、陰陽蹻脈(計4脈),用二十八脈以應『二十八宿』之數(【靈樞·脈度】),並以此為依據,度量人體衛氣沿着經脈晝夜循行狀態的。

經氣運行理論與『天周』

『天周』也稱『周天』,天文學上以地球圍繞太陽循行一周的大圓(365又1/4日)三百六十度稱為周天。此即【禮記·月令】孔穎達疏:『星既左轉,日則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舊星之處。即以一日之行而為一度計,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數也。』【內經】在構建經絡理論時多次應用『天周』知識,如『天周二十八宿……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于于頭,循項下足太陽……日行一舍,人氣行三陽行於陰分,常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靈樞·衛氣行】)。

另外,如『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素問·氣穴論】),以及『月生』『月死』為『痏數』的刺治方法(【素問·繆刺論】),均是在相關曆法知識背景之下構建其理論。凡此等等,足見天文曆法知識在【內經】經絡理論建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

哲學的參與使經絡知識上升為系統理論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任何科學知識的形成,都不能脫離一定的哲學知識參與,經絡理論的形成也不例外。

圜道觀與經脈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圜道』觀早在【周易】【尚書】中已有體現,經過先秦諸子們的豐富和發展,於戰國末期,由思想家呂不韋第一次確立並予以系統地闡述和抽象,升華到理性層面。

何謂『圜道』?即指宇宙萬物自在的循環運動規律。今人將其徑直表達為『圓運動』。『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靈樞·逆順肥瘦】),此為人體經脈結構之『圜道』。正因為人體的經脈有『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形態結構,所以經脈之中循行的氣血也必然是『循環不休,往復不已』的。

陰陽理論與經絡理論的建構

陰陽理論對經絡理論結構的影響是深刻的,如十二經脈的陰陽屬性確立和命名即是其例。在『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觀念指導下,將屬於五臟的經脈命名為『陰經』,屬於六腑的經脈規定為『陽經』,再在陰陽『一分為三』的背景下,產生了三陰經(太陰、少陰、厥陰)、三陽經(太陽、陽明、少陽)。於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表裏關係、隸屬關係等理論。

『天人合一』與經絡理論建構

『天人合一』五重意涵中的『天人同構』,二元結構(陰陽結構)、三元結構(三陰三陽結構)就充分予以體現。如『經絡系統結構』是由『經脈、絡脈、聯屬部分』組成,而『經脈』則有『十二正經(又有三陰三陽經脈構成)、十二經別、奇經八脈』;『絡脈』有『十五大絡、浮絡、孫洛』構成;『聯屬部分』也有『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四氣街』三部分。可見,『天人合一』下的『三元結構』和儒家理念中的『三才觀』都成為【內經】經絡理論建構時所借用的思維路徑。

內經】經絡理論的形成路徑

只要認真研讀【內經】中的相關原文,就不難發現其中經絡理論的形成,經歷了早期階段(暫定為長沙馬王堆出土的2部有關經脈知識的帛書時期)、逐漸向理論成熟階段,以及理論成熟階段。

經絡的早期認識

保留早期十一經脈的認識

內經】呈現了經絡知識的早期不成熟的認識,認為只有11條經脈,如【靈樞·九針十二原】之『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顯然,此時仍是11經脈,無『手少陰經』。

11經脈並向12經脈過度的認識階段

靈樞·邪客】曰:『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脈……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當作「客」)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腧焉。』此時解釋了【內經】經絡理論形成早期為何只有11經脈的理由,也回答了為何【靈樞·本輸】原文言『心』的經脈,而腧穴卻是後來形成的『心包經』的腧穴之理由。

保留經脈早期命名的遺痕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2部帛書對經脈的命名顯然早於【內經】,如【陰陽十一脈灸】『鉅陽脈』『少陽脈』『陽明脈』『肩脈』『耳脈』『齒脈』『大陰脈』『少陰脈』『厥陰脈』等。【足臂十一脈灸經】凡循行於下肢者,以『足』名之,有『足』之『太陽』『陽明』『少陽』,『足』之『少陰』『太陰』『厥陰』。循行上肢者,以『臂』名之,有『臂』之『太陰』『少陰』,『臂』之『太陽』『少陽』『陽明』(『足』6經,『臂』5經)。【靈樞經】保留該命名的遺痕,如【寒熱病】有『臂陽明』『臂太陰』稱謂。【陰陽十一脈灸經】有『鉅陽脈』之說,而【素問】保留其遺痕,如【五臟生成】【熱論】【厥論】有『巨陽』(分別指手太陽、足太陽脈)稱謂。

經脈向心性走向階段的認識

長沙馬王堆2部帛書記載的經脈走向均為向心性分佈,複習【內經】的相關原文後就能發現,其仍保留有早期階段的認識。如【本輸】曰:『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肺手太陰經也』,以及『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根結】)等篇論均如此。

內經】經絡理論的成熟

之所以說是【內經】使經絡理論走向成熟的理由:

(1)經脈名稱的命名完成。

靈樞經】的【經脈第十】為其標誌,十二經脈名稱完備。

(2)確立了十二經脈與臟腑之間的對應關係(【靈樞·經脈】)。

(3)明確了經脈之間的表裏絡屬關係(【靈樞·經脈】)。

(4)【內經】在『圜道』哲學思維引領下,完成了十二正經走向交接規律的總結。如:『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靈樞·逆順肥瘦】),構建了十二正經走向交接規律知識。

(5)【內經】在『圜道』哲學思維引領下,十二正經流注次序的總結。如:『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肝足厥陰之脈……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靈樞·經脈】),以及『故氣從太陰出……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靈樞·營氣】),構建了十二正經流注次序理論。

(6)【內經】凝練了經絡的生理機能。綜合【靈樞經】和【素問】中有關經絡知識的原文之後,不難理解其中對經絡系統機能的認識,其機能活動不外乎有:①溝通聯繫作用。經絡在機體整體統一性的形成中,起到了溝通聯繫的作用,體現在臟腑與體表的聯繫、臟腑與官竅之間的聯繫、臟腑之間的聯繫、經脈之間的聯繫。②運輸滲灌作用。運輸滲灌氣血,使各臟腑、五體、官竅及經絡自身得到氣血的充分溫煦、濡養,而能發揮其各自的功能。經脈作為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運輸氣血,以及絡脈作為經脈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滲灌經脈氣血到臟腑五體官竅及經脈自身的作用。③感應傳導作用。一是傳遞生命信息,溝通機體各部分之間的聯繫,從而反映和調節臟腑五體官竅的功能狀態,交換、協調人體生命活動的每個進程;二是將肌表受到的各種治療刺激的信息,傳遞至病變的內臟,根據治療刺激的性質和強度的不同,產生或補或瀉以調整疾病虛實的作用;三是將內臟功能活動或病理變化的信息傳達於體表,反映出不同的徵象,這是『有諸內必形諸外』的主要生理基礎。④調節作用。經絡系統通過其溝通聯繫、運輸滲灌氣血作用及其經氣對信息的感受、負載和傳遞作用,能夠調節各臟腑五體官竅的功能活動,使人體複雜的生理功能相互協調,維持機體陰陽動態平衡狀態。經絡的調節作用,是一種良性的雙向性調節,表現出『適應原樣效應』。

(7)【內經】總結了經絡的相關病理,沿用並改造了早期對經絡病理的表述方法。①對早期經脈病證格式的表述,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如【臂足十一脈灸經】用『其病』格式表達,而【陰陽十一脈灸經】則用『是動則病…是xx脈主治』以及『其所產病』格式表達。而【靈樞·經脈】則用『肺手太陰之脈……是動則病……是主所生病者』等格式表達經脈病證的。②對經脈病症發生機理的總結趨於完善。【臂足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記載每一經脈病症,多以經脈循行部位的症狀為主,偶爾涉及相關內臟失調所致之證。而【靈樞·經脈】既保留了經脈循行部位出現的病症,也重視各經聯屬臟腑失常所致病症。

(8)經脈病症的診察方法更加詳備並創立了『人迎寸口二部合參診脈方法』。【內經】對經脈病症的診察方法有『望絡脈法』(【靈樞經】的【經脈】【四時氣】【五色】等)以及『人迎寸口二部合參診脈法』,運用對比的方法,分別判斷陽經、陰經的虛實病證。這一診脈方法及原則是『氣口候陰,人迎候陽』(【靈樞·四時氣】)。

(9)確立了經脈病症的臨床治療原則和具體治療方法。治療原則如:『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經脈】)。治療方法有刺法、灸法、放血、按摩、貼敷等。

此處僅從【內經】中經絡理論發生及其發生路徑予以簡要歸納,以期對經絡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張登本 陝西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