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91|回覆: 0

[古代科技] 蘆溝的造紙作坊:遺落的文明之光(3)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2-5-15 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成都日報
201251514525129.jpg


蘆溝造紙作坊




    我對宋應星【天工開物・殺青】略知一二,牆上的造紙工藝與史書中記載的斬竹漂塘、煮篁足火、盪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焙乾等工藝,可謂異曲同工。這讓我對平樂的手工造紙更加神往,平樂的手工造紙作坊可以說是古法造紙的一塊活化石。『我的曾祖父叫楊金榜,我們楊家自他老人家那代起,祖祖輩輩就以抄紙爲生。在過去,造紙的人家叫「槽戶」,在1949年以前,蘆溝大約有七十多家槽戶。蘆溝的槽戶規模都不大,我們家也只是普通的槽戶,只請了兩個抄紙工、兩個揭紙工和一個打雜的,共五人。據史料記載,造紙生產通常的用工標準爲「每槽四人,扶頭一人,舂碓一人,撿料一人,焙乾一人」,即一槽八人。各地的情況有所不同。大槽戶一般請人管理生產,稱之爲「管槽」;中、小槽戶大都直接經營管理,有的還參加生產勞動,我的曾祖父就直接參加生產勞動,他是抄紙的行家裡手。但上篁鍋(煮料)的那兩三天,要請十來個短工,並且,上篁鍋時還要唱【竹麻號子】。』在平樂,楊師傅唱【竹麻號子】可謂第一高手,是家喻戶曉的,說著,便扯開嗓子唱了起來:

    正月里百花齊開放,喲嗬,二呀月燕子上高粱/三月里陽雀叫頭上,喲嗬,四呀月農忙正栽秧/五月里端陽鬧龍舟,喲嗬,六呀月家家曬衣裳/七月里荷花滿池塘,喲嗬,八呀月十五桂花香/九月里重陽登山上,喲嗬,十呀月豐收把酒嘗/冬月里家家把火烤,喲嗬,臘呀月過年人人忙。

    歌聲在作坊里久久迴蕩,仿佛要繞梁三日。楊師傅說,這是【竹麻號子】的第一部分,叫『上工號子』,還有『中午號子』和『收工號子』。我都聽得有些入神了,便忙叫楊師傅接著唱下去:

    蔡倫仙師把紙造,喲嗬,王母娘娘出藥方/一瓢花葯一瓢漿,喲嗬,神仙指點成紙張/學生拿來做文章,喲嗬,中舉聞名天下揚。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