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3|回覆: 0

[古代科技]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發展進程(3)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07-10-18 16: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絡
雕版印刷術發明的年代尚未確知,學術界一般將其開始定於7世紀間。早期印刷活動主要在民間進行,多用於印刷佛像、經咒、發願文以及曆書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鋒紙印普賢像,施給僧尼信眾。1966年在南朝鮮發現雕版陀羅尼經,刻印於704―751年之間。爲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現收藏在英國倫敦博物館的唐成通九年(868)王d爲二親敬造普施的【金剛經】。是現存最早的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此件由七張紙粘成一卷。全長488厘米,每張紙高76.3厘米。寬30.5厘米,卷首刻印佛像,下面刻有全部經文。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純熟,圖文渾樸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濃厚勻稱,清晰鮮明,刊刻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

  9世紀時,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五代時期,不僅民間盛行刻書,政府也大規模刻印儒家書籍。自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起,到後周廣順三年(953),前後二十二年刻印了九經、【五經文字】、【九經字樣】各二部,一百三十冊。宋代雕版印刷更加發達,技術臻於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陽、四川的成都刻印質量爲高。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張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經】,費二十二年,計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達十三萬塊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書。元、明、清三代從事刻書的不僅有各級官府,還有書院、書坊和私人。所刻書籍,遍及經、史、子、集四部。

  彩色套印於北宋初年就在四川流行有『交子』,即用朱墨兩色套印的紙幣。14世紀時元代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用朱墨兩色刊印的【金剮經注),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到16世紀末,套色印刷廣泛流行。

  雕版印刷術工藝

  將文字、圖像反刻於木板上。再在印版上刷墨,鋪上紙張,然後在紙張上給以適當的壓力,使印版上的圖文轉印到紙張上,揭起紙張後,就完成了一次印刷,這就是雕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如果詳細介紹雕版印刷的工藝,即是:按一定的規格用薄紙寫版――校正――寫好的版稿反貼於木板――刻版――刷印――裝幀。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