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2|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造船回顧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06-11-29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國學網
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僅大陸海岸線就有18000多公裏。又有6000多個島嶼環列於大陸周圍,島嶼岸線長14000多公裏,它們綿延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的遼闊水域並與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緊緊相連,這就為我們的祖先進行海上活動,發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要進行航海活動就要有船隻。我國的造船史綿亙數千年,早在遠古就開始了。  
  早在新石器時代(約10000年--4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廣泛使用了獨木舟和筏,並以其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走向海洋,為我國的航海業奠定了基礎。據考證,筏,舟船發明以前出現的第一種水上運載工具,就是新石器時期我國東南部的百越人發明的。  
  秦漢時期的造船高峯
  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峯。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南方的戰爭中組織過一支能運輸50萬石糧食的大船隊。據古書記載,秦始皇曾派大將率領用樓船組成的艦隊攻打楚國。統一中國後,他又幾次大規模巡行,乘船在內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到了漢朝,以樓船為主力的水師已經十分強大。據說打一次戰役,漢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動樓船2000多艘,水軍20萬人。艦隊中配備有各種作戰艦隻,有在艦隊最前列的衝鋒船"先登",有用來衝擊敵船的狹長戰船"蒙沖",有快如奔馬的快船"赤馬",還有上下都用雙層板的重武裝船"檻"。當然,樓船是最重要的船艦,是水師的主力。樓船是漢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發展也是造船技術高超的標誌。  
  秦漢造船業的發展,為後世造船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國時期孫吳所據之江東,歷史上就是造船業發達的吳越之地。吳國造的戰船,最大的上下五層,可載3000名戰士。以造船業見長的吳國在滅亡時,被晉朝俘獲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可見造船業之盛。到南朝時,江南已發展到能建造1000噸的大船。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齊大科學家祖沖之(公元429年-500年)"又造千裏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裏"(【南齊書】卷五二)。它是裝有槳輪的船舶,稱為"車船"。這種船利用人力以腳踏車輪的方式推動船的前進。雖然沒有風帆利用自然力那樣經濟,但是這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為後來船舶動力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造船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唐宋時期的造船高峯
  唐宋時期為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個高峯時期。我國古代造船業的發展自此進入了成熟時期。秦漢時期出現的造船技術,如船尾舵、高效率推進工具櫓以及風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這個時期得到了充分發展和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創造了許多更加先進的造船技術。隋朝是這一時期的開端,雖然時間不長,但造船業很發達,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龍舟。隋朝的大龍舟採用的是榫接結合鐵釘釘聯的方法。用鐵釘比用木釘、竹釘聯結要堅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廣泛採用了這種先進方法。
到了唐宋時期,無論從船舶的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體現出我國造船事業的高度發展。具體來說,這一時期造船業的特點和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船體不斷增大,結構也更加合理。船隻越大,製造工藝也就越加複雜。唐朝內河船中,長20餘丈,載人六七百者已屢見不鮮。有的船上居然能開圃種花種菜,僅水手就達數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見。宋朝為出使朝鮮建造了"神舟",它的載重量竟達1500噸以上。有的大海船載重數萬石,舵長達三-五丈。唐宋時期建造的船體兩側下削,由龍骨貫串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約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於行駛。  
  二是造船數量不斷增多。唐宋時期造船工場明顯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宣城)、潤(鎮江)、常(常州)、蘇(蘇州)、湖(湖州)、揚(揚州)、杭(杭州)、越(紹興)、台(臨海)、婺(金華)、江(九江)、洪(南昌)以及東方沿海的登州(煙臺)、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廣州等地。這些造船基地設有造船工場,能造各種大小河船、海船、戰艦。唐太宗曾以高麗不聽勿攻新羅諭告,決意興兵擊高麗。命洪、饒(江西波陽)、江三州造船400艘以運軍糧。又命張亮率兵四萬,乘戰艦500艘,自萊州(山東掖縣)泛海取平壤。可見唐朝有極強的造船能力。到了宋朝,東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間的造船工場。每年建造的船隻越來越多,僅明州(浙江寧波)、溫州兩地就年造各類船隻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場還曾創下年產1300多艘的記錄。  
  三是造船工藝越來越先進。唐朝舟船已採用了先進的釘接榫合的聯接工藝,使船的強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經開始使用船塢,這比歐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還能根據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製造出船的模型,並進而能依據畫出來的船圖,再進行施工。歐洲在16世紀才出現簡單的船圖,落後於中國三四百年。宋朝還繼承並發展了南朝的車船製造工藝。車船是一種戰船,船體兩側裝有木葉輪,一輪叫做一車,人力踏動,船行如飛。南宋楊麼起義軍使用的車船,高二三層,可載千餘人,最大的有32車。在與官軍作戰時,楊麼起義軍的車船大顯了威風。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頂風和逆水時行駛就很艱難,車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這些困難。它是原始形態的輪船。
  明朝的造船高峯

  明朝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達到了第三個高峯。由於元朝經辦以運糧為主的海運,又繼承和發展了唐宋的先進造船工藝和技術,大量建造了各類船隻,其數量與質量遠遠超過前代。元朝初期僅水師戰艦就已有17900艘。元軍往往為一個戰役就能一舉建造幾千艘戰船。此外還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國各地。元朝時,阿拉伯人的遠洋航行逐漸衰落,在南洋、印度洋一帶航行的幾乎都是中國的四桅遠洋海船。中國在航海船舶方面居於世界首位,它的性能遠遠優越於阿拉伯船。元朝造船業的大發展,為明代建造五桅戰船、六桅座船、七桅糧船、八桅馬船、九桅寶船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迎來了我國造船業的新高潮。
  據一些考古的新發現和古書上的記載,明朝時期造船的工場分佈之廣、規模之大、配套之全,是歷史上空前的,達到了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場有南京龍江船場、淮南清江船場、山東北清河船場等,它們規模都很大。明朝造船工場有與之配套的手工業工場,加工帆篷、繩索、鐵釘等零部件,還有木材、桐漆、麻類等的堆放倉庫。當時造船材料的驗收,以及船隻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這樣雄厚的造船業基礎,才會有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遠航壯舉。  
  總之,在經過秦漢時期和唐宋時期兩個發展高峯以後,明朝的造船技術和工藝又有了很大的進步,登上了我國古代造船史的頂峯。明朝造船業的偉大成就,久為世界各國所稱道,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只是到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和現代機動輪船出現以後,我國在造船業上享有的長久優勢,才逐漸失去。  
    編輯:秋痕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