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97|回覆: 0

[論史] 西漢『多金』:黃金應用總數量在百萬斤以上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8-24 16: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遺產
西漢的『多金』,是歷代史學家的定論。其黃金庫存,即現代所謂『黃金儲備』,可謂中國古代歷朝之最。【魏晉南北朝史】載,西漢初期,黃金的應用總數量在百萬斤以上。如果按照【中國歷代度量衡考】中考據的西漢時1斤折合今日248克來計算,西漢的百萬斤即今日的248噸,而2003年我國的黃金儲備為600噸,達到了2003年黃金儲備的41.3%。  

  翻開【漢書】,會發現西漢帝王賞賜黃金的例子數不勝數,動輒千斤萬斤,仿佛說的是蘿蔔白菜一般。比如:劉邦的長子劉盈,即位後便大肆用黃金打賞為父親辦理喪事的人員,尤其是親自參與挖墓穴的人,將軍一級的給40斤黃金,年俸2000石的官員給20斤黃金。可以想像,巨大的帝陵必然有很多文武官員參與其中,如此一算,賞賜的黃金金額令人瞠目。

  那麼,哪兒來這麼多黃金?

  不可否認,西漢黃金之巨得益於前朝的積累:春秋以前,黃金已成為人們珍藏的東西;到戰國時,各諸侯都視金為寶,無不盡力搜羅。當時秦楚兩國勢力最大,財富最多。楚國汝漢地區盛產黃金,有方形的爰金流行於世。秦國盛時,『黃金萬鎰為用』。秦統一天下之後,各國的『子女玉帛』都集聚在秦王朝的寶庫,這當中自然也包括黃金,而這些歷代積累的黃金最後又隨着改朝換代而被西漢接收。

  鐵器時代的到來,帶動了西漢採礦業的迅速發展,更多的黃金被源源不斷地發掘出來,也充實着原本就藏金頗多的西漢國庫。時人通過不斷的實踐,除了繼承前代的方法外,又發現了按礦脈分佈關係尋找新礦和察看金光尋找金礦的方法,這在【史記・貨殖列傳】和【史記・天官書】中都有記載。黃金產地也比過去有所增加,由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擴展到兩大流域的縱深地區。參與採金的人數之多也有例子可以說明:漢元帝時的大臣貢禹,看到當時農業人口大量減少,曾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張,其中就有一條為『罷採珠玉金銀鑄錢之官』,可見至少當時政府設立了開採珠玉金銀的專門機構,而在這個機構下面從事採金的人員也一定不在少數,否則也不至於嚴重到要罷免。

  除此之外,羅馬史學家的抱怨也值得一提。他們對西漢時期羅馬與中國的外貿交易耿耿於懷,認為羅馬花費了數量巨大的黃金來購買中國的絲綢及其他貨物。比如一種名為『縑』的雙經雙緯的粗厚織物,在西漢時期時價是400到600多個銅錢一匹,但在羅馬市場卻與黃金同價,即一兩黃金一兩縑,一匹縑約25兩重,即可換取25兩黃金。據統計,西漢時,羅馬帝國每年至少有超過5噸的黃金流入中國、印度和阿拉伯。難怪羅馬的史學家會抱怨,用黃金換取中國的絲綢,是後來羅馬帝國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絲綢之路帶回來的大量黃金,不僅來自有着充實國庫的羅馬,還包括沿途的敘利亞和埃及等國。另一方面,由於西漢時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經濟和文化都很發達的國家,商品輸入相對較少,因此黃金幾乎不外流,只有少量的黃金流到西域、南海各國購買奇珍異寶,如漢武帝時常向大宛購買良馬,向海外購買珍珠、琉璃等,僅此而已。

  聞 風 (節選自【中華遺產】2010年第8期)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