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8|回覆: 0

[制度研究] 武士的悲劇 楊門女將與宋朝兵制(2)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08-10-8 14: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宋太宗執政期間擁有作戰部隊六十六萬六千人,比太祖時增加了近一倍,但卻在對遼、西夏的戰爭中屢戰屢敗或敗多勝少。究其原因在於宋代的掌兵制度貫徹了重文輕武、以文制武,即用文臣監督和制約武將的原則,更不敢給將帥委以全權、授以重兵,而是通過各種制度和辦法削弱將帥的指揮權限,對將帥的防範和猜忌,成了恪守不渝的趙宋家規。趙宋王朝更害怕某一員大將獨掌兵權,凡征戰必分兵處之。如雍熙三年(986年)二次伐遼,兵分三路,並完全由居住在開封深宮的宋太宗決定三軍的進止,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焉有不敗之理。當時就有大臣提出兵敗的原因是『兵勢患在不合,將臣患在無權』、『兵聚則功成,兵分則禍集』。猜忌分兵的結果,使宋代部隊處處被動挨打,一敗塗地。
『楊門女將』一戲中有個王大人,他堅持議和,是符合趙宋王朝的歷史事實的,他道出了趙宋統治者的心聲。宋太宗曾說:『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他這種防內重於防外的主張為歷代趙宋皇帝所繼承,因而議和換取苟安是趙宋王朝的傳統國策,『論邊事者,莫不以和戎為利,征戌為害』。在『和戎為利』思想的指導下,往往依照戰而後和、和而後安的格式行事,致使宋代軍隊戰鬥力大為損傷。
賞罰不公是宋代另一大弊端,龐籍說:『今宿師西鄙,力戰重傷方獲功賞,而內官、醫官、樂官無功時享豐賜,故天下指目,謂之「三官」。』前方戰士身負重傷才有賞賜,而圍繞皇帝身邊的『三官』無功也享有豐賜,甚不寒了將士們報國殺敵之心,重文輕武由此可見一斑。
從趙宋家天下的私利出發,寵信奸臣貪官,對那些醉心於良田豪宅、金帛美女的無能庸將一味地縱容姑息,對楊家將、岳家軍這樣能征善戰的忠臣良將反倒猜忌和重點防範,最後大多死在昏君奸臣之手。這就是能幹事而不能言事者的結局,這就是歷史的殘酷。
宋初的軍事制度改革,以文制武,兵權分立,對於革除兵變、保障社會的安定和正常的生產秩序,以及繁榮發達的大宋文化的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其弊是大大減弱了宋朝軍隊的作戰能力,才使得一門忠烈的楊家將最終成為宋代兵制的犧牲品,祖孫三代演繹了一場人間悲壯劇。惜哉!(韓順發)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