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12|回復: 0

[史學] 中国最大实物史料型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07-12-14 0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经过两年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今天正式与公众见面。
纪念馆主展馆整体形状犹如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东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头是陈列丰富的展厅,周边庄严肃穆的广场可容纳万人集会;中部是原馆的遗址悼念区,西部大片开阔区域是树木葱茏的和平公园。
纪念馆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从历史走向未来”,由两位中国建筑大师齐康和何镜堂创造设计,展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呼唤和平”的意愿。
与原馆相比,新馆区的占地面积增长了三倍,达到七点四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扩大为二点五万平方米,展示的文物从一百多件扩大为三千多件。很多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其中包括约翰・马吉的摄影机和当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圣公会约翰・马吉牧师曾冒着生命危险,用十六毫米摄影机,在南京现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原始素材带,这也是当年留下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影音资料。二○○二年十月,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将他父亲当年所用的摄影机、四盒胶带等文物捐赠给了纪念馆。
新馆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几组形神俱备、细腻逼真的艺术雕塑。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吴为山教授精心设计的大型雕塑《家破人亡》、群雕《市民逃难》、主题雕塑《冤魂呐喊》《胜利之墙》,成为凸显各个展区主题的“点睛之笔”。在和平公园里,著名雕塑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孙家彬创作设计的高达三十米、用汉白玉制作的《和平》雕塑,以一对手托和平鸽、展望未来的母子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类对和平发展的期盼。
除了文物外,新展馆还将展出三千五百多张照片;并独创性地设置了档案墙,其中包括遇难者、幸存者以及见证历史的外籍人士的资料;此外,根据历史资料和幸存者回忆,纪念馆还复原了当年三户遇难家庭的场景。
在纪念馆的结束部分――尾厅,每隔十二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滴下,同时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光会亮起后再熄灭。在七十年前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中,平均每十二秒就会有一个无辜的中国人失去生命。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已经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生前这样说。如今,她的这句话被放大悬挂在纪念馆中。同时悬挂的还有当年曾无私救助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的名言:“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