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8|回覆: 0

[史學] 寧夏"骨簡"真偽待權威鑑定 記載內容十分豐富(1)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8-5-7 10: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20085710415526.jpg

『骨簡』上的文字都被刻在骨質堅硬的一面。每個字只有粟米大小,近乎微雕,常常要藉助放大鏡才能看清。
20085710134791.jpg

趙培祥收藏的近千枚『骨簡』,被分裝在幾個大盒子裏。每一片『骨簡』都經過精心選材、精心切料、精心打磨。
寧夏發現漢代『骨簡』的消息,最近一段時間在銀川市不脛而走。圍繞這批罕見『骨簡』的爭論,也一發不可收拾,記者近日走訪了數位專家,一探究竟。  

  令人稱奇的『骨簡』  

  在『骨簡』收藏者趙培祥的家裏,近千枚『骨簡』讓人瞠目結舌:每一片『骨簡』都經過精心選材、精心切料、精心打磨,每一個字,都刻得整齊規範、線條流暢、端正優美,且均以硃砂填充,以突出字體。足見要完成所有工序,絕非一人、一日之功。   

  這些『骨簡』多為紡錘型,或近似橢圓形。最長的有20厘米,最短的也有七八厘米,厚均不超過1厘米。每片『骨簡』都是中間厚、周邊薄,刻字的正面相當光滑,不刻字的背面也很平整,只不過背面的骨質比較疏鬆,在周邊都留下了骨頭特有的孔隙。有的『骨簡』背面,還留有橫向打磨的數道凹槽。  

  『骨簡』的寬窄雖然相差不多,但沒有一枚內容相同。幾乎每一片『骨簡』都有鏽蝕的痕跡,有的呈淺綠色,有的呈紫紅色,這斑斑鏽跡,是它們曾長期與銅錢、鐵器放在一起的結果。  

  據趙培祥介紹,這些『骨簡』都是幅度較寬且堅硬、不易破碎、不怕擠壓的骨頭,多是選用牛、馬、駱駝等個體較大動物的肱骨、肋骨、肩胛骨加工而成。據分析,加工方式可能是從這些骨頭的中間破開,然後分別進行刻制,更可能具有比較完備的加工工具來進行連續作業、批量生產。  

  文字都被刻在骨質堅硬的一面。每個字只有粟米大小,近乎微雕,常常要藉助放大鏡才能看清。筆畫卻相當清晰,看不到毀刀的跡象。每一枚『骨簡』,少的三四行、三四十字,多的六七行、四五百字。最多的一枚竟有8行字。不過,百字以上的『骨簡』並不多,一般都是三五十個字。記者粗粗算來,趙培祥所藏『骨簡』的總字數可達5萬餘字。  

  『骨簡』上所有字跡均為豎排,第一行多比第二行低兩三個字。每一枚『骨簡』都沒有刻得很滿,文字都是刻在中間,四面留有很多空白。有些『骨簡』上的文字還佔不到總面積的一半,甚至占不到三分之一。  

  我國西北部自古以來就是游牧地區,牲畜數量眾多。就像竹簡、木簡多是就地取材一樣,游牧地區大規模地在加工過的動物骨頭上刻字,也就不足為怪了。如果是在紙張還沒有廣泛使用、且不便於保存的時代,骨上刻字、記載史實,也不失為一種『切合實際』的選擇。  

  『骨簡』,只是一種通俗稱呼。也有人根據其所記之事,稱之為『漢代甲骨文』。『骨簡』是否為『簡』,暫且不論;但它們與竹簡、木簡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竹簡、木簡的字跡一般都是寫上去的,而『骨簡』文字是刻上去的;竹簡、木簡字跡較大,每枚只有一行字,『骨簡』字跡特別小,每枚都有多行字;竹簡、木簡一般都有線繩相連,而『骨簡』雖然幾乎都有編號,但卻沒有串連的痕跡。  

  『骨簡』也不同於早期發現的甲骨文。甲骨文多選用面積較大的龜骨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且多沒有進行過較多加工,依然保持骨骼原狀。在字跡上,『骨簡』上字跡圓潤流暢,幾乎都能釋讀,刻寫也更加成熟,且篆、隸、草、行各種書體均用,並且大膽使用了簡化字。  

  所記內容之豐富令人瞠目  

  趙培祥將其中的部分『骨簡』進行了拍照、釋讀、整理、編印,並把它們裝訂成5大本。其中,完全釋讀的有100多片、1萬餘字。雖然整理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還是發現了許多令人感興趣的內容。  

  在初步整理出的文字中,發現了西漢武帝劉徹至東漢安帝劉祜250餘年間的20多個年號。漢武帝是公元前140年即位的,漢安帝的皇位則坐到公元126年。兩位皇帝之間共使用了55個年號,『骨簡』中對出的年號就有20多個:元狩,太初,元鼎,元封,永初……這些年號,一般都出現在『骨簡』的開頭,標明事件發生的時間。  

  『骨簡』中提到的地名有:河西,西河,三水,安定,五原,武威,張掖,天水,高平,富平,靈州,龜茲,敦煌,西域,陽關,蕭關,朝那,壺口……涵蓋了今寧夏、甘肅、陝西、內蒙乃至新疆、山西、河北的許多地區,同時還提到許多山川、河流、城池;『骨簡』中提到的官職有:大司農,太守,都尉,馬丞,鹽丞,農丞,錢丞等;提到的人名有十幾個,其中包括『貳師將軍』李廣利,驃騎將軍霍去病等;記載的活動或事物有:開渠,屯田,墾荒,築城,修路,調兵,移民,販鹽,運糧,鑄錢,貿易,養馬,祭祀等。  

  記者隨便拿起一枚『骨簡』,只見上面刻有如下文字:『正和三年一月一十廿辰朔方郡北地郡大震山崩裂數地郡縣……』記載的是一次毀滅性的大地震。  

  『骨簡』的有些記載,與史書不謀而合,還有的比史書記載更為詳盡。如:史書記載,漢武帝時,因山東爆發蝗災,曾向朔方郡、北地郡移民72萬人,僅此而已。而一枚『骨簡』中不僅記下了這次大規模的移民,而且記下了每一批移民的數量,幾個數字相加,剛好是72萬。  

  當然,更值得關注的還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內容。過去,常有學者感嘆:古代關於寧夏的記載太少。如果這些『骨簡』所記內容屬實的話,它們將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寧夏乃至周邊地區的史料。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