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01|回覆: 0

[史學] 2100枚戰國竹簡重回故土 涉及傳統文化核心內容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08-10-24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文匯報
2008102410712105.jpg

『清華簡』(部分)

公元前三四世紀左右的約2100枚竹簡,被盜墓者盜挖後流散到海外,幸被一位清華校友發現並解囊購回,使它們重回故土。10月22日,清華大學對外宣布,經過權威專家鑑定,於今年7月收藏的這批竹簡(現簡稱爲『清華簡』)『爲中國戰國時期的重要文物,大多在迄今已經發現的先秦竹簡中還沒有見到過,其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前所罕見的重大發現』。  

  涉及傳統文化核心內容

  這批極爲珍貴的竹簡,長度最長的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的,較長的簡都是三道編繩,固定編繩的切口及一些編繩遺蹟清楚可見。文字大多比較精整,很少潦草,多數至今非常清晰。

  這批竹簡數量約爲2100枚(包括殘片),1700支左右,是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楚國的文物。與竹簡同時被收藏的,還有傳爲同出的漆繪木笥殘部,紋飾帶有楚國藝術風格,其中一塊還粘附著一片竹簡。

  清華大學接收這些竹簡後,發現不少竹簡已經受損污染,甚至腐壞,於是迅速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建立專門工作室,聘請專家進行清理,經過數月處理,目前竹簡已處於安全狀態。

  10月14日,來自國家文物局、上海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荊州博物館,以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11位專家,對清華收藏的這批竹簡作了觀察鑑定。

  據初步的鑑定結果:這批竹簡內涵豐富,大多爲涉及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極爲重要的『經、史』類書。而且大多在目前已經發現的先秦竹簡中還未曾見過,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此外,這批竹簡在簡牘形制與古文字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價值。

  更多的是前所未見佚篇

  這批竹簡究竟在何時、何地被盜挖,又在海外歷經哪些周折?這些疑問目前還都是謎團,所幸它們現在安然返回了故土。『如果沒有及時把它們搶救回國,這些瑰寶真的將會永劫不復。』著名歷史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感嘆道。

  據介紹,這批被稱爲『清華簡』有的還有鮮紅的格線,所用顏料是不是硃砂,有待分析。李學勤教授說,這批簡內容豐富,目前還來不及詳細檢視,已知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尚書】。『先秦時【尚書】有百篇之數,經過秦始皇焚書,大多佚失,漢朝初年只有29篇傳流下來。「清華簡」中已發現有多篇【尚書】,都是秦火以前的寫本。有些篇有傳世本,如【金g】、【康誥】、【顧命】等,在【十三經註疏】的本子中就有,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見的佚篇,傳世本【尚書》裡沒有,或屬於偽古文,例如【傅說之命】,即先秦文獻引用的【說命】,和傳世偽古文不是一回事。這些佚書是真正的「古文尚書」,其對古史研究的意義不可估量。』

  這批竹簡還有一項重要內容――編年體的史書,體裁類似在今河南汲縣一座戰國時魏國墓中發現的竹簡書籍【竹書紀年】。『清華簡』中的這種編年體史書,所記歷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戰國前期,與傳世文獻【春秋】經傳、【史記】等對比,有許多新的內涵。

  『這批竹簡中還有好多內容,似乎與【國語】、【儀禮】、【周易】等典籍中的內容相似,有待將來深入探討和釋讀。可以說這都是兩千餘年來都無人見過的。』李學勤教授說。

  破譯將是項浩大工程

  至於竹簡上文字的具體內容,作爲古文字專家的李學勤說,目前還不能全部讀出來,『戰國文字太難了,不容易讀出來,因爲戰國時期每個諸侯國的文字都不同,而這批竹簡的文字多爲楚國字,所以我們初步判斷竹簡出土在楚境,而破譯它們的難度不亞於解讀商周時期的文字。』

  李學勤教授說,上海博物館在上世紀收藏的1200支戰國竹簡,其研究工作至今已歷14年,到目前只出版了6本報告,還有2本沒有出版,『所以這將是一項工作量十分浩大的工作,需要國內外學者專家的共同參與,我們希望在2011年清華百年校慶時能夠整理出版第一本報告。』

  本報駐京記者 李揚(本報北京10月22日專電)

  相關連結

  簡,是紙發明以前我國用以書寫的主要材料,由竹或木製成,一支一支的簡,用絲繩編連起來,稱爲冊。簡冊上面的文字,都是用毛筆和墨寫成的。 作者:李揚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