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6|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書同文』的標準芻議(2)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5-10 19: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漢字網
語音標準與其他標準一樣,都存在一個剛性與柔性的矛盾問題。過去我們過分強調其剛性的一面,教訓是深刻的,如【異讀詞審音表】難以深人群眾,群眾對學習普通話望而生畏、信心不足,連播音員都經常讀錯字音等。作爲一種標準語而讓大多數國人覺得可望而不可即,的確是令人傷心的。如果適當強調一下語音標準的柔性,在經過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默許某些音混現象的存在,使一字多讀的範圍適當放寬,讓多數國人感覺到自己離普通話不太遙遠,也許是加快推普進度的值得探索的道路。
1.6字義標準問題
要確立標準的印刷體字形,還必須配備一套字典,將標準字的字義確定下來,否則,在不同方言區、不同人筆下,同一個字有不同用法和意義,也就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書同文』。因此,字義問題也是確立標準字時必須認真考慮的重要因素。兩岸雖然都有各自的幾部權威性辭典,但用作『書同文』的標準恐怕都不太理想。若要編一部『書同文』辭典,勢必牽扯到更多的問題,需要做很多事情。
2關於『書同文』的『文』
關於『書同文』的『文』,是否專指漢字呢?我們認爲是不能專指漢字的。漢字作爲漢語的主要書寫工具,自然不能排除在『文』的行列,並且應當給以首要地位,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書寫漢語的符號體系並不僅僅是漢字一種,漢語拼音字母、數字、標點符號等,也都是書寫漢語的符號體系,並且同樣存在能否『書同文』的問題。就是說,在強調漢字『書同文』非常重要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了漢語拼音、數字和標點符號等的『書同文』問題。漢字的『書同』問題要研究,漢語拼音等其他符號體系的『書同』問題也要研究。下面著重談談漢語拼音的『書同』問題。
漢字在表記漢語的意義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表記漢語的語音方面卻往往力不從心,如記寫擬聲詞、音義外來詞時的蹩腳表現等,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因此,充分發揮漢語拼音的輔助作用,強化漢語拼音的副文字地位,既是漢語發展的要求,也是對漢字功能的完善性補充,是非常必要的。正如胡百華先生所說,『漢字的發展要有所突破,必須要能兼容純粹表音、即能配合漢字共同使用的「音符」;這樣漢語人才有機會去習慣並能嫻熟地運用普通話的聲母、韻母以及可採用的全部音節;換句話說,漢文字必須擁有客觀表音的各式符號,也就是大家漁具齊備,便不用靠「渾水摸魚」過日子了。』(胡百華,1999)目前,要實現漢語拼音系統的『書同文』,需要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
2.1『拼音方案』的標準問題
鑑於內地的『拼音方案』的 『國際標準』地位已經得到國際上的普遍承認,台灣已經決定從1999年9月份開始,推行經過改進的內陸拼音方案。這對於漢語拼音的『書同文』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它標誌著兩岸『拼音方案『的標準問題已基本解決。儘管如此,由於『拼音方案』仍然不是拼音文字,而且無法成爲拼音文字,因而如何找到一種更接近拼音文字的『拼音方案』,仍需要繼續研究。
當然,其他思路也是可以考慮的,如採用『注音字母』或『國際音標』等。『注音字母』比『羅馬字母』(即用羅馬字母書寫的國際音標或漢語拼音)更接近漢字,對保持文面的美觀一致有好處,但卻與國際文字相去甚遠,不利於國際流通;『羅馬字母』雖然便於國際流通,但卻與漢字格格不入,若大比率使用(如音譯外來詞、擬聲詞的漢拼化等),很容易造成文面上的參差不齊,影響版面的美觀性。
2.2『拼音方案』的應用範圍問題
在確定了標準的『拼音方案』後,還應界定『拼音方案』的應用範圍。我們認爲,借確立『書同文』標準之際,適當擴大『拼音方案』的作用,如拼寫音譯外來詞和擬聲詞等,並以『書同文』標準的形式肯定下來,不僅是很有意義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隨著英語文化等外族文化的滲透,漢語中外文符號逐漸增多起來,人們對讀寫外文字母已經習以爲常,甚至有些播音員也經常把『漢語拼音』當作英文字母來讀,這種語言滲透現象,是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的。如果我們確定了用『漢語拼音』書寫外來詞彙的原則,讓大家有所遵循的話,就可遏止這種漢語書寫外語化的潮流,並最終實現外來詞彙漢語化的目標。
另外,隨著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頻繁,音譯外來術語的大量湧進,一種術語多種譯法的問題顯得非常突出,大大影響了學術交流的效率。例如同一個語言學家Geoffrey Leech,在漢語中則有『里奇』、『利奇』兩種譯名;同一個社會學家Durkheim, Emile,在漢語中則成了『涂爾幹・埃米爾』,『迪爾克姆』、『 迪爾凱姆』、『杜爾克姆』、『杜爾凱姆』等5個人;同是瑞典人,同姓Bergman,化學家T. O. Bergman按譯名規範譯爲『伯格曼』,作家H.F.E. Bergman,卻因要按習慣譯成『貝里曼』。(陸嘉琦:1998)這些現象都與漢字的示音能力低下有關。如果用拼音書寫外來詞語,就能避免『同音異字』的問題,如果同時也解決了漢語拼音字母同國際音標的對應問題,『同名譯異』的問題也就可以解決了。在這方面,劉湧泉先生等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我們可在此基礎上,繼續研究好其必要性、可行性等問題,爲音譯外來詞語漢拼化的最終實現做好理論準備。
如果說用『漢語拼音』書寫音譯外來詞語有利於對外學術交流的話,那麼用漢語『拼音書寫』擬聲詞,主要是爲了改變擬聲詞書寫混亂的局面。如『哐啷』、『桄榔』,『汲汲呱呱』、『嘀嘀咕咕』,『嘰嘰嚓嚓』、『唧唧喳喳』、『嘰嘰喳喳』等,同一聲音不同書寫的情況大量存在。如果用『漢語拼音』書寫擬聲詞,不僅可以解決書寫混亂問題,而且可以省去記憶那些專用來書寫擬聲詞的漢字,如『嘰』等。從漢語信息化處理的角度說,將擬聲詞拼音化,對分詞處理將大有好處。當然如果將所有虛詞都拼音化,則會更有利於漢語的信息化處理。由於擬聲詞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是純粹的聲音符號,又基本不存在拼不出的音節,因此,也許比音譯外來詞更容易實現其書寫形式的漢拼化。魯迅先生的文章中就經常使用拼音字母書寫擬聲詞。儘管如此,能否全部推開,能否帶來某些意外的麻煩等,仍需要認真研究。
3結語
綜上所述,就建立『書同文』的標準來說,上述諸問題不僅都是需要首先予以解決的,而且都是必須經過認真研究、廣泛討論才能得出答案的,因此,本文只是從總體上把問題提了出來,並未作展開性論述,況且,這些問題間的聯繫比較緊密,在解決某問題時,必然也涉及到其他問題,所以,由大家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分頭來做比較合適,只靠少數人的力量恐怕是辦不到的。
    作者:馮壽忠

參考文獻
周有光【向信息化時代邁進】(【語文現代化論叢】第2輯,14-19,語文出版社,1996
劉湧泉【語言規劃和中文信息處理】(【語文現代化論叢】第2輯,語文出版社,1996)
孔憲忠【五罵祖宗:可憐的漢語語音】(【語文建設通訊】第56期,16-24,1998.7)
羅維明【關於漢字異讀的幾個問題】(【語文建設通訊】第57期,58-60,1998.10)
姚德懷【『規範普通話』與『大眾普通話』】(【語文建設通訊】第57期,58-60,1998.10)
陸嘉琦【關於外國人名、地名翻譯的思考】(【語文建設通訊】第58期,35-38,1998.12)
周有光【關於『大眾普通話』問題】(【語文建設通訊】第59期,1-4,1999.4)
胡百華【普通話『音混症』初探】(【語文建設通訊】第59期,6-11,1999.4)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