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63|回覆: 0

[史學] 裴李崗文化時期的農作物與農耕文明(二)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0-10-11 11: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
二 裴李崗時期農耕文明的特點

    由於黃河流域廣泛覆蓋著肥沃、深厚的黃土,但雨量相對較少,在這裡發展了以種植粟、黍等作物爲主的旱作農業;淮河流域、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氣候溫暖、無霜期長,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在這裡發展了以種植水稻爲主的水田農業。[24]同時,在新石器時代,黃淮地區形成是粟稻交匯的過渡地帶。[25]考古發現的裴李崗作物遺存不僅有黃河流域的粟、稷,也有淮河流域的稻,也說明在新石器早時期,我國已經初步形成『南稻北粟』及『粟稻交錯』分布的格局。
    一般來說,農業生產工具種類和形式與其作用的農作物的種植、收穫特點有關,也反映了裴李崗農作物分布狀況。裴李崗文化中出工大量的石斧、石鏟、石刀、石鐮、石磨盤和石磨棒等農業生產和糧食加工工具,詳細情況見表一。據對裴李崗文化時期的裴李崗、沙窩李、莪溝、鐵生溝、馬良溝5處遺址的初步統計, 這類工具發現有石鐮37件,石刀4件,石磨盤80件,石磨棒42件。[26]裴李崗文化中出土數量眾多的石磨盤和磨棒是穀物加工工具,證明當時已有豐富的穀物加工。在裴李崗文化中,發現這些收割和加工工具之所以能製作得如此精細,並占有較大分量,說明這些農業工具是在長期採集經濟的製造、使用中優先發展而來的。正是由於採集和穀物加工工具的進步和作用,人們從事採集活動的收穫量的不斷增大,對穀物加工技術的進步使植物籽粒更適於人們的胃口,才使得先民們越發看重栽培這些植物對自己謀生的重要性。[27]
    與此同時,在賈湖遺址與這些水稻標本共出土的工具類器物中,農業生產工具共計260餘件,[28]其中既有與裴李崗等遺址相同的兩端舌形刃石鏟,也有較大型的有肩石鏟,還有個別類似河姆渡的骨鏟,還有大量石斧,以及收割用的齒刃石鐮,穀物加工用的石磨盤、石磨棒等。[29]朱乃誠先生對賈湖出土農業工具,進一步的解釋:『賈湖遺址屬於原始稻作農業,但生產工具卻與粟作相同。也許是表明了在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形成的原始農業工具有相同的特點,也許是反映了賈湖類型分布區域的淮河上游地區在當時可能是原始稻作與粟作農業進行交匯地區。只是粟作農業遺存尚未發現。[30]
    農業出現與文明起源的關係至爲重要,我國古代文明是隨著農耕的發展而逐漸興旺起來的。黃河流域不但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是原始農業生產的適宜土壤。因而,處於黃河流域的裴李崗時期也成爲我國古代農業的重要起源地。從生產工具和發現的農作物遺存分析,在鄭州附近的裴李崗文化中心分布區以粟作農業爲主,而在淮河上游的舞陽一帶則是稻作農業區,雖然粟稻混作的遺址目前尚未發現,[31]但是已經初步形成了『南稻北粟』的農業格局。
然而,裴李崗時期雖然已經產生農耕文明,但還處在農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這時的採集漁獵經濟,在全部裴李崗人的生產活動中,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賈湖遺址出土生產工具中,農具僅占25.4%,而狩獵工具則占49.5%,捕撈工具占25.1%。[32]同時,裴李崗的農業聚落遺址發現還不多,面積也較小,文化內涵亦不甚豐富。這也更加說明裴李崗時期的農業耕作發展規模有限,農業文化並不很發展,表明當時社會應處於經濟和文化發展都比較落後的狀態。[33]而原始農業的發展爲裴李崗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裴李崗文化應是厚重的中原文明、以至博大精深的中華古代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值得我們加以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桂娟:【河南新鄭發現迄今我國最大的裴李崗文化遺址】,【新華網】,2007年7月18日。
[2]楊育彬:【河南考古五十年回眸】,【華夏考古】,1999年第3期。
[3]錢耀鵬:【略論中國史前農業的發展及其特點】,【農業考古】,2000年第3期。
[4]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9年。
[5]劉軍社:【黃河流域史前粟作文化遺存的發現與研究】,【農業考古】,2000年第3期。
[6]董光忠:【本校與山西圖書館美國福利爾藝術陳列館發掘山西萬泉石器時代遺址之經過】,【師大月刊】,1933年第3期。
[7]游修齡:【黍粟的起源及傳播問題】,【中國農史】,1993年第3期。
[8]王吉懷:【新鄭沙窩李遺址發現炭化粟粒】,【農業考古】,1984年第2期。
[9]吳梓林:【古粟考】,【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
[10]張履鵬:【穀子的起源與分類史研究】,【中國農史】,1986年第1期。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隊:【1979年裴李崗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4年第1期;李:【中國栽培植物發展史】,科學出版社,1984年。
[12]王星光張新斌:【黃河與科技文明】,黃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
[13]楊東升:【論自然地理環境對中國農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異的影響】,【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第6期。
[14]王吉懷:【論黃河流域前期新石器文化的特徵與時代特徵】,【東南文化】,1999年第4期。
[15]袁家榮:【玉蟾岩獲水稻起源重要新物證】,【中國文物報】,1996年3月3日;嚴文明:【稻作起源研究的新進展】,【考古】,1997年第9期。
[1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舞陽賈湖遺址的試掘】,【華夏考古】,1988年第2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第2―6次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第1期。
[17]張居中:【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發現水稻距今約八千年】,【中國文物報】,1993年l0月31日。
[18]陳報章等:【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炭化稻米的發現、形態學研究及意義】,【中國水稻科學】,1995年3期。
[19]王象坤等:【中國稻作起源研究中的新發現】,【中國栽培稻起源與演化研究專集】。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
[20]朱乃誠:【中國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興起】,【農業考古】,2001年第3期。
[21]朱乃誠:【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的新發現和新思考】,【東南文化】,1999年第3期;朱乃誠:【中國史前稻作農業概論】,【農業考古】,2005年第1期。
[2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舞陽賈湖】,科學出版社,1999年。
[23]張居中:【淮河上游新石器時代的絢麗畫卷一一舞陽賈湖遺址發掘的主要收穫】,【東南文化】,1999年第2期。
[24]盧嘉錫總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農學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
[25]王星光、徐栩:【新石器時代粟稻混作區初探】,【中國農史】,2003年第3期;劉桂娥、向安強:【史前『南稻北粟』交錯地帶及其成因淺析】,【農業考古】,2005年第1期。
[26]王吉懷:【從裴李崗文化的生產工具看中原地區早期農業】,【農業考古】,1985年第2期。
[27]王星光:【工具與中國農業的起源】,【農業考古】,1995年第1期。
[28]楊肇清:【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生產工具的初步研究】,【農業考古】,1998年第1期。  
[29]張居中等:【舞陽史前稻作遺存與黃淮地區史前農業】,【農業考古】,1994年第1期。
[30]朱乃誠:【中國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興起】,【農業考古】,2001年第3期。
[31]許天申:【論裴李崗文化時期的原始農業一一河南古代農業研究之一】,【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32]趙世綱:【石磨盤、磨棒是穀物加工工具嗎?】,【農業考古】,2005年第3期。
[33]李友謀:【中原地區原始農業發展狀況及其意義】,【農業考古】,1998年第3期;宋愛平:【鄭州地區史前至商周時期聚落形態分析】,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作者 賈兵強)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