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9|回復: 0

[史學] 近30年来的汉代民间信仰研究(一)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0-10-11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作者:李秋香)   [关键词]汉代;民间信仰
    [摘  要]民间信仰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但关于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这其中既有史料T乏的原因,更与理论指导的缺位有关。近30年来文史学界在此领域的研究涉及民间信仰的主要对象、西王母信仰、伏羲女娲信仰、巫信仰、神仙信仰、民间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等问题。以往的研究固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亦存在不足。今后要加强对汉代民间信仰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研究,尤其要深化对地域性神灵及其文化功能的研究,也要合理借鉴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对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不仅要知其然,更要在深度分析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

    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历史上的民间信仰,对于深入探讨下层民众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在民间信仰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检点以往的研究成果发现,关于进一步将研究推向深入和细腻化的断代史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却不算丰富。特别是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更是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总结和推动。
    关于汉代民间信仰的记述,最早散见于汉代的《史记》、《汉书》和应劭的《风俗通义》及王充的《论衡》等著作中,当时它们只是出于辨风正俗、禁止淫祀等目的才得以保存,还谈不上科学研究。进入20世纪,西方的近代史学理论和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对包括秦汉史在内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真正的汉代民间信仰研究才得以展开。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思想环境下,各项学术研究形成生动活泼的繁荣局面,对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也不例外。本文拟就近30年来研究者所关注的各个层面和问题,试对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状况作一综合评述。
    一  汉代民间信仰的主要对象
    目前学术界均认为,汉代是多神信仰。丁毅华指出,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1]彭卫、杨振红认为,祭祀祖宗是秦汉民间的重要风俗。[2]张仁玺也持同样的看法。[3]但有些学者也指出,汉代的祖先祟拜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如吴小强认为,在秦人看来,死去的父母亲和祖父母的鬼魂会来纠缠自己,让子孙患病,而不是赐子孙福祉。[4]由于民间信仰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故在秦亡后,这种祖先观念还会继续传承相当长的时间,汉代民众对已故祖先的态度至少在西汉初期还和秦时差别不大,甚至它一直延续到东汉。如吕志峰认为,东汉的镇墓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隔绝死者与其在世亲人的关系,使之不得侵扰牵连生人。[5]萧放认为,在秦至西汉前期,人们对祖先神的关注还比较少,到西汉中期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伦理道德逐渐成为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入神的崇拜与人祖的纪念才逐渐成为岁时信仰的核心。[6]贾艳红分析了祖先神信仰在有汉一代的前后流变,在对此原因的阐释上,持有与萧放类似的观点。[7]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和判断,从风俗流变的角度看,从战国晚期到西汉中期当属一个时代,而西汉后期和东汉一代则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8]根据出土的秦简《日书》等资料分析,这种看法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汉代祖先崇拜由不重视到非常重视的状况。
    除祖先神信仰外,陈履生认为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也是汉代人信奉的主神。[9]徐振杰指出,西王母是佛陀到来之前,在一个大范围、长时段流行的类似主神的尊神,因此她多被发现在墓室里。[10]葛兆光则认为,秦汉时代,在普遍的和一般的知识与思想水平上,“天”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天”是自然的天象,是终极的境界,是至上的神o。[11]刘屹[12]、刘力[13]与葛氏持同样的观点。
    另外,马新认为,此时期的乡村神o主要由司命、灶神、门神和“四神”即四灵构成。[14]贾艳红在同意马新判断的前提下,进一步指出,汉代民间的主体性神o是由社神、灶神、门神、西王母、四灵、司命等小神构成的。[15]
    万建中认为,在秦汉社会,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祭奠代替了某些原始崇拜,如后稷、屈原、介子推、伍子胥等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16]彭卫、杨振红指出,当时不同神o的命运有所不同,这反映出秦汉王朝神灵崇拜的某种转型。[17]徐杰舜等
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的自然神崇拜趋向实用,H入神崇拜盛行,灵物崇拜普遍展开。[18]宋燕鹏还对此时的所谓淫祠进行了专门考察。[19]
    总之,在汉代民间信奉的神灵的多样性、实用性等方面,学术界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但对于汉代民间信仰的主神问题,仍然存在着是伏羲女娲或是西王母或是天或是社神等等较大的分歧。这是因为,有的学者未能就汉代官方祭祀的主神和民间信仰的主神进行明确区分,因此导致观察角度和结论的异同。
    二  汉代的西王母信仰
    西王母曾被一些汉代民间信仰的研究者视为主神,西王母信仰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不但相关研究成果较多,而且学者之间的分歧也比较大。
    1.西王母信仰的起源地
关于西王母的起源地历来有西来说和本土
───────
[1]丁毅华:《汉代的类宗教迷信和民间信仰》,《南都学坛》2001年第4期。
[2] [8] [17]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78、lO、544页.
[3]张仁玺:《两汉时期的丧葬礼俗考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75―76页。
[5]吕志峰:《东汉石刻砖瓦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待刊),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萧放:《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7] [15]贾艳红:《汉代民间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待刊),山东大学2004年。
[9]陈履生:《汉代神话中两对主神的形象系统与模糊性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10]徐振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待刊),山东大学2006年。
[1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l998年版,第227页。
[12]刘屹:《敬天与崇道一一中古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之一》(博士学位论文,待刊),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3]转引自吕志峰:《东汉石刻砖瓦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
[14]马新:《论两汉时代的乡村神}崇拜》,《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6]万建中:《秦汉风俗文化的演变趋势》,《南昌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8]徐杰舜:《汉族风俗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202页。
[19]宋燕鹏:《两汉南北朝时期淫祠》(硕士学位论文,待刊),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说两说,其中本土说又可分为中国西部说和东部说两种观点。
    王子今、周苏平认为,汉代受到普遍崇拜的西王母可看作西方神秘世界的一种典型象征,并且赞同西来说。[1]这是学术界的传统主流观点,也是目前为止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观点。罗二虎则认为,西王母原为长江上游地区某些民族的神话传说。[2]按照他的观点,西王母应该属于中国西部的本土神,早期蜀人居住的地区可能就是昆仑山神话产生和流传的核心地区。但西王母和昆仑山原本不属于同一个神话系统,两者有一个先各自独立发展然后才融合的过程。现在仅根据昆仑山神话可能产生于蜀地,便推测西王母神话产生于西南特别是巴蜀地区,似欠周严。贾艳红根据《竹书纪年》所载周穆王西征昆仑丘会见西王母之事,以及《尔雅・释地》和《汉书・地理志下》等文献的相关记载指出,西王母原是居于西方的氏族部落女首领,在战国始被神化。[3]刘宗迪针对西王母信仰起源于西方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他认为,西王母信仰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尝仪式,而西王母的原型则是秋尝仪式上祭拜的祖妣之神。[4]刘氏根据西汉末年哀帝时“传行西王母筹”运动自东向西的流传,认为此点正好暗示了西王母信仰的传播方向,并由此推测中国东部才是西王母信仰的原发地。刘的观点非常新颖,但要使其更具说服力,则必须要有更充分的材料提供支持。比如他认为最早记载西王母崇拜的诸子文献为齐人作品《管子・轻重己》,其中有夏至日祭“王母”的文字,此王母当即西王母。作者因此提出的论据是直到近现代,在民间教典和小说戏剧中对西王母流行的称呼仍是“王母”或者“王母娘娘”,而不是“西王母”。近现代的民俗资料不是不可以用,但王母究竟怎样演化成了西王母,似乎中间环节裂断。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推测和后世的称谓,还需要进一步借助于文献和出土文物等进行缜密的论证。
    汪小洋认为,西王母最初是自然神,甲骨文中有东、西王母的记载,可能分别是日神和月神。[5]王凤娟同意丁山先生关于西王母是月神的说法,认为西王母乃是中国本土神。王氏同时指出,月神与西王母同时拥有玉兔和蟾蜍,也从另一角度为西王母是月神的说法提供了证明。[6]
    2.西王母信仰的兴起与盛衰
    目前学术界对西王母信仰的始兴时间的看法不尽一致。如周静认为,从战国到西汉中期,西王母遭受了被冷落的命运。西汉末年,西王母信仰在关东兴起。[7]不过,作者的根据还比较薄弱,因为仅仅从洛阳烧沟村卜千秋墓壁画的升仙图中,西王母画像的头上还没有戴上标志其地位尊崇的胜饰等,就得出西王母在战国到西汉中期被冷落的结论,似乎轻飘了一些。所谓被冷落之前必然有一被重视因而广泛传播的阶段,在信仰的全面兴起之前不应是冷落而是孕育、萌生时期。贾艳红认为,战国时代,西王母开始被神化。后来,在汉武帝等求仙热潮的影响下,西王母在西汉中期已经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8]汪小洋指出,汉代以前是西王母信仰的萌生期,西王母在西汉中期以后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神仙世界。周氏、贾氏与汪氏三人在西王母信仰的兴起时间上存在是西汉末年或是西汉中期之分歧。
    关于西王母信仰的盛衰时段,学术界也持有不同意见。如周静指出,西王母信仰的由盛到衰是在汉代完成的。[9]汪小洋则指出,汉代是西王母信仰的兴盛时期,形成这种兴盛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宗教性质的转移。[10]徐振杰认为,东汉末年,西王母信仰衰落。[11]
学术界对西王母信仰衰落的原因也持有不同意见。如王子今、周苏平⑩和周静⑩等都大体认为,西王母神话或信仰影响的削弱与佛教在中土的逐渐普及密不可分。王珊认为,西王母信仰的衰退,主要并非佛教东传而致,还有早期道教
───────
[1] [12]王子今、周苏平:《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
[2]罗二虎:《西南汉代画像与画像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待刊),四川大学2001年。
[3] [8]贾艳红:《略论汉代民间的西王母信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刘宗迪:《西王母信仰的本土文化背景和民俗渊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待刊),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6]王凤娟:《汉画像石与齐鲁风俗》(硕士学位论文,待刊),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9] [13]周静:《两汉时期的西王母信仰》,《四川文物》1998年第6期。
[10]汪小洋:《论汉代西王母信仰的宗教性质转移》,《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1]徐振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
兴起之因。[1]徐振杰指出,东汉末西王母信仰的衰落与“早期”道教的发展有关。[2]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