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14|回復: 0

[史學] 读《资治通鉴》:紧张的局势,微妙的人心(2)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0-11-3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天涯
从本性上讲,人不过是灵与肉的结合体,人的一生不过是魔鬼和天使厮杀的战场,是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进行角逐的舞台。至于真、善、美的具体内涵和内容是文化决定的,更受历史的制约。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让人在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呈现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历史阶段,又使得这种价值追求呈现不同的内容。而人成为人,获得尊严,正是对形而上的价值的自觉追求,而不是像动物那样受本能所支配。但人毕竟有一个肉体,它总是勾引着人向下,贴在地面上,所以,人的真正自由是沉重的,总表现为对本能欲望的自觉超越。
中国文化中,考察一个人的德行,就要到两种势态中去考察:一、当人的肉体生存或者社会认可面临威胁时。当人的肉体存在受到威胁,比如 “贫”就是这样一个势态,都快饿死了,还能坚持吗?当人的社会认可度受到威胁,比如“穷”,人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还能“有所不为”吗?二、当放纵肉体的欲望存在充分的条件和环境时。当人有着放纵自己的环境时,比如美女在侧,美味佳肴,还能否自觉地保持操守吗?更紧张的势态是自己还有着放纵的条件,比如自己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个时候还能坚持,就不会有假。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没有所谓的“时穷”,也就没有真正的“节”的外显。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紧张的局势:自己独处,外在的束缚都消失殆尽。这个时候,你又将如何表现,如何选择呢?儒家认为,人在这个时候的操守和坚持才是自觉的,因为没有外在的压力,没有内心的顾虑,一切都靠自己,其选择就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了。所以,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慎独”。《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按照郑玄先生的注释,“独”是指“独居”、“独处”,“慎独”就是谨慎自己在独居、独处时的言行、行为。如在《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一语后,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按照现在人的话来说,“慎独”就是人们在独处之际仍能保持道德的操守,独善其身。“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慎独”的最高境界不是压抑自己,规规矩矩地遵守外在的礼仪规范,而是自觉地心性追求和外在礼仪规范的遵守的契合和一致。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个体与类的矛盾”的彻底解决。自己的一举一动是那么的发乎自然,而又合乎天然之道,正所谓“与道同体”。孔子把这种境界归纳为那句著名的名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他欣赏颜回,因为颜回才在穷困的局势中做到了真正的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知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孟轲生怕败坏了自己的名誉,竟休掉了他的妻子,这里还是有着外在的压力。孔子的学生,担心看书睡着了,就用火柴烧手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仍是外在地强迫自己,而没有达到喜好思考的程度。石洞中有一个人,他会猜谜语又喜欢思考。如果耳朵听到声音,眼睛看到东西,就扰乱了他的思考。所以,蚊虫的叫声、禽鸟的飞翔,都会妨碍他聚精会神。为避免耳朵和眼睛受到骚扰,他独居石洞,静坐思考,这样,他的思想就能明白通达。使耳朵和眼睛避开骚扰,可以算得上自我警惕了,但还没有达到认识的精微程度。
但是既然是最完美的人,还有什么自强、自我克制、自我警惕呢?所以,没有得道的人,如火光一样,只有光明,转瞬即逝;而真正得道的人,如火一样,本身发光发热,因此整个身体也透彻明亮。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