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08|回覆: 0

[史學] 七至十世紀西藏高原通其西北之路(二)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11-15 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史探微

在初唐,就有取經僧走過這條路(【大正藏】卷51:1、3-4;王小甫1992:36)。就當時中國與印度間的交通而言,這條路是與吐蕃道(經泥婆羅)、迦畢試道(經吐火羅等地)並列的『北道』(注意,與【釋迦方志】所謂『北道』不同)。作為商道,這條路直到近代還比從喀什去吉爾吉特一路利用率要高。1993年我沿此路進行考察,發現就通行而言,沿途自然條件要比想象的好得多。我從長年沿此路跑運輸的藏族司機們那兒了解到,這條路一年四季均可利用,只是冬天嚴寒造成一些困難。
  過去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古代的吐蕃軍隊是從克里雅山口進入西域的。確實,有一條小路翻越克里雅山口從新疆進入藏北羌塘無人區,但誠如清末所修【西藏志】所言,其路『冬夏不可行』,困難異常。著名的探險家如俄國的普爾熱瓦爾斯基(1839-1888)、英國的斯坦因(1862-1943)以及日本的橘瑞超(1890-1968)都曾想從這條小路翻克里雅山口前往西藏,但都沒有成功(杜勃羅文1978:346-7;斯坦因1909;上原1937,下卷:765-75,813-16)。所以,說這樣一條路在唐代就已存在並為吐蕃軍隊所利用是不可想象的。

          二、喀喇崑崙山區的古代交通

  在唐朝以重兵防守北道以後,吐蕃並未能立即打通經由整個勃律的西道。據漢文史料記載,吐蕃借道小勃律(藏文史料作Bru zha,即今巴基斯坦北部的吉爾吉特地區)攻四鎮是開元(公元713-741)初年才有的事(【新唐書】卷221下:6251;王小甫1992:145)。但是,史料記載,還在公元694年,即唐朝克復四鎮並以重兵戍守之後才兩年,就有吐蕃軍隊到了北方的十姓可汗故地(七河地區,今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毗連地帶)並挾所立西突厥可汗(唐人呼之為『偽可汗』)南侵。這次進攻被唐軍擊退後,唐朝的碎葉(地在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瑪克附近)鎮守使攻取了吐蕃的泥孰沒馱城(【通鑑】卷205:6493,參同頁【考異】引【統紀】)。泥孰為西突厥右廂弩失畢部落聯盟中兩阿悉結部落之一,其牧地中心在千泉(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附近)。沒馱(Mati)古突厥語意為『忠誠,忠實』(特勤1968:355)。泥孰沒馱意為『忠誠的泥孰』,質言之,這是吐蕃人在西突厥阿悉結泥孰部的一個據點。問題在於,在唐朝重兵封鎖北道而吐蕃人自己又尚未開通經由小勃律的西道這種情況下,吐蕃軍隊何以能到達那樣遙遠的北方?看來,在北道與西道之間,西藏高原在古代還有一條通其西北的中道。
  慧超【往五天竺國傳】說:『其大勃律,元是小勃律王所住之處。為吐蕃來逼,走入小勃律國坐。首領百姓,在彼大勃律不來。』(【大正藏】卷51:977)。漢文史料中的『大勃律』主要指今巴基斯坦所領克什米爾的巴勒提斯坦(Baltistan一名當源自Baluristan,意即勃律人所居地)。小勃律在古藏文歷史文書中被稱為Bru zha,同一份文書中沒有與之相對的地名,即沒有相當於大勃律的地名,雖然後來藏文文獻中有好些名稱如巴勒提(Sbal ti)、波羅爾(Balor)、朗貢(Nang gong)等等用來稱呼巴勒提斯坦一地(弗蘭克1926:85、193)。這一現象表明,所謂的『大勃律』之地很早就已被吐蕃征服而納入了自己的直接統治之下。正因為如此,這一地區在十世紀成書的波斯文佚名作者所著【世界境域志】中被稱做『勃律之吐蕃』(Boloran Tibet),而其首府斯噶爾(Si dkar,今作Shigar)在【拉達克王統記》裡被歸於『墨』(Smad)地(弗蘭克1926:32)。『墨』這個詞在西藏地理中與另一個詞『麻域』(Mar yul)一樣,都意味着低地,而且總是用來指拉達克一帶。也許就是這個原因,直到近代還有人把巴勒提斯坦叫做『小吐蕃』,而把拉達克叫做『大吐蕃』;甚至把它們分別稱做第一吐蕃、第二吐蕃,而把西藏本身稱做第三吐蕃(海達爾書1972:135,注2)。總之,勃律被分為大、小兩部這一史實,反映了當初勃律王對吐蕃入侵的頑強抵抗。顯然,向西開通勃律之路對吐蕃人來說並非易事。
  從【拉達克王統記】的記載來看,吐蕃征服大勃律應是贊普貢松都傑(Gung srong 」du rje,漢文史料稱器弩悉弄,公元676―704年在位)時期的事(弗蘭克1926:32、85)。據古藏文大事記年記載,公元686年,論欽陵率軍赴突厥地,然而於吐蕃境外滯留。我認為,欽陵這次是已離吐蕃而未達突厥地,其受滯當與勃律有關。據漢文史料記載,就在這年年底,勃律國首次遣使至唐朝貢(【冊府元龜】卷970)。這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年,很難排除二者之間有某種聯繫,即吐蕃侵逼是勃律遣使唐朝的直接原因。然而到公元697年,史書中就有了大勃律首次朝唐的記載(【新唐書】卷221下:6251;【冊府元龜】卷970)。由此可見,勃律之分為大、小只能是公元686-697這十年間的事。在這段時間中,如前所述,公元692年以前吐蕃進入西域的道路並不存在問題。就今所見各種資料來看,在692年與697年之間吐蕃只有694年這一次進入西域活動。所以,吐蕃征服大勃律實際上只是公元692-694兩年間的事。這樣,吐蕃就打開了另一條進入西域之路。
  眾所周知,巴勒提斯坦從前的或者說傳統的首府在印度河以北的斯噶爾,而不是象今天在印度河以南的斯卡杜(弗蘭克1926:85、184-186;耶特瑪1989:40)。從斯噶爾有一條道路翻過喀喇崑崙山的穆斯塔格山口(在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的西偏南)可通往和田。這條路與前述吐蕃通西域的北道相會於麻扎達拉(Bazar Darra)或稍東的麻扎(Bazar)。清代在麻扎達拉設有卡倫,我1993年考察時聽麻扎兵站的一位軍官說那裡殘垣仍存。麻扎(這裡當地人的通俗叫法,其規範地名應叫巴扎,維吾爾語意為『集市』)歷來是隊商(caravan)食宿站所在,今天的新藏公路就經過這裡。這兩個地點都位在作為葉爾羌河上游主流的熱斯卡木(Raskam)河北岸。熱斯卡木河從東南向西北穿過喀喇崑崙山和崑崙山匯成的巨大山結,在這一段正好成為這兩道山脈的自然分界。因此,熱斯卡木河谷一直是西藏高原西北的一條重要通道,儘管這一路相對而言更為艱難。
  我在這一帶進行考察時從當地人那裡了解到,除了穆斯塔格山口外,這一帶還有一些重要山口有路可通,主要有以下幾個:
  1、星峽爾(Shimshal)山口。從麻扎達拉沿熱斯卡木河而下向西北乘馬或駱駝走三天,就可以到名叫九個泉(突厥語Toquz Bulaq)的地方。在這裡,有沙岡(Shaksgam,我國有的地圖稱『克勒青』)河從西南而來匯入熱斯卡木河。沙岡河有三條支流:第一條也是作為主流的一條來自東南,其發源地之一就在穆斯塔格山口北坡,因此它也被叫做穆斯塔格達利亞(darya為突厥語裡的波斯語借詞,其源出自阿拉伯語,意為『河流』)。顯然,人們也可以直接從穆斯塔格山口沿河而下到達九個泉,1889年,英國人榮赫鵬(F. Younghusband,1863-1942)就走過這條路(維瑞爾1991:扉頁地圖)。
  第二條來自西面,名叫布勞渡(Braldu)或澤拉夫善(Zerafshan)河。塔什庫爾干的塔吉克老鄉中流傳着一首民謠:澤拉夫善河,你是產金子的地方(zar-fishan,塔吉克語意為『散布金子』),你的源頭在星峽爾。翻過星峽爾山口,向西順星峽爾河而下,出河口對面就是巴基斯坦北部洪扎河谷中的著名村鎮帕蘇(Pasu)。從帕蘇向北可經明鐵蓋(Mintaka∠Ming tagh,突厥語意為『千山』)達坂去塔什庫爾干(但今天的中巴友誼公路走紅其拉甫達坂),向南經海德奇石(Haldeikish,當地土語意為『雄羚羊之地』)即所謂的『洪扎聖石』(Sacred Rock of Hunza)可到卡里馬巴德(Karimabad)。卡里馬巴德從前的名稱是巴勒提特(Baltit),這裡是洪扎地區的首府,扼兩條重要的道路:一條傍洪扎河岸而下至吉爾吉特;另一條渡過洪扎河向東南溯納加爾河而上,跨納加爾河的源頭希斯帕冰川(Hispar Glacier)有一條捷徑抵達巴勒提斯坦的首府斯噶爾(達尼1985:6-7)。
  第三條來自西北,因發源於俄普朗(Oprang)山口,所以叫『俄普郎溝』(Jilgha,突厥語意為『山溝』)。
  2、俄普朗山口。翻過這個山口就到了著名的紅其拉甫山口附近,如前所述,今天的中巴公路經過這裡。但據我1993年往返兩次沿中巴公路考察,紅其拉甫山口巴方一側山高水險加滾石不斷,遠非中國一側可比。所以,塔什庫爾干縣政協副主席馬達里漢先生斷然向我否定了古道在紅其拉甫經過的可能性,他說從俄普朗溝經星峽爾去巴基斯坦路雖迂迴,但也比紅其拉甫好走。
  3、伊里蘇(Illiq Su)山口。從九個泉沿熱斯卡木河而下,沿途有一些村落,都屬於塔什庫爾干縣的熱斯卡木行政村,道路極為艱難,夏季根本無法通行,冬季也只有當地以山嶺為慣常徑路的村民才勉強能走出來。據塔什庫爾干縣地名辦公室的張雄同志說,1992年他們到熱斯卡木搞地名調查,雇上馬、駱駝從麻扎沿河而下,順此路到到塔什庫爾干共走了十五天。從九個泉走五天左右可以到熱斯卡木河左岸的烏如克(Uzuk)村,這兒有一條小河從西北流來,在該村的北邊匯入熱斯卡木河。溯這條小河而上,經過最為困難的一段路程以後,可以到達伊里蘇山口。翻過山口順伊里蘇溝向西北而下,很快可以到達中巴公路邊的麻扎種羊場,塔什庫爾干河從從種羊場東邊向北流過。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