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52|回覆: 0

[史學] 七至十世紀西藏高原通其西北之路(五)

[複製鏈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1-15 15: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史探微

有的學者認為奇特拉爾雖然曾被 噠征服,但仍然宗奉佛教;而且,A師一名可能意味着該地曾是曷薩(Khasa)人之土,他們是一個強大的部族,曾遠遠地向東擴張(耶特瑪1989:39)。在奇特斯地區曾經發現了大量公元五世紀的銘文,都是有關曷薩酋長的部落國家(Khasarajagana)的。於是,巴基斯坦的著名學者A. H. 達尼博士說:『很明顯,曷薩人曾定居此地,且至少從旃陀羅笈多(約公元前321―前297)時代到公元五世紀在奇拉斯地區有他們自己的一個國家』(達尼1991:117-118,142)。但是我認為,所謂的曷薩人或許可以同今天的卡拉什(Kalash)人勘同。我們前面提到,卡拉什人是生活在奇特拉爾西面興都庫什山中的一個非穆斯林少數民族,其起源由來迄今仍有許多爭論。有一種傳說認為他們是當年亞歷山大遠征軍的後裔。確實,當1993年我考察他們的村莊時,見到這些金髮碧眼皙面的山民,可以肯定是所謂『雅利安』人種。不過我想,他們也可能是其他白種人的後裔而不一定和亞歷山大東征有什麼關係。比方說中國古代史書所記的塞種(Saka),他們原是中亞的一個古代部族,約公元前二世紀向南遷徙,奇特拉爾正在他們南遷的道路上。如前所述,卡拉什人有可能是吉爾吉特河和馬斯土季河上游那些岩畫的主人,可見他們在古代也曾分布既遠且廣。但若果真如此,他們真的曾經信過佛教嗎?因為我們在邦布列特村曾見到卡拉什男人的祭祀場所,那分明是一個拜火祭壇:石頭砌成的方形祭壇上有大量煙熏火燎的痕跡,旁邊還有幾堆用於燃火的樹枝。總之,這還是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漢文史料說,在唐代,w失密與中天竺曾扼制吐蕃向外交通的五條大道(【新唐書】卷221下:6256)。這五條大道除了上述大勃律經達麗羅川通A師以及從女國(大羊同)經w失密通謝 (Zabulistan,今阿富汗伽色尼一帶)兩道,加上吐蕃經泥婆羅或者經悉立(Se rib,今西藏亞東)、章求拔(今錫金)通中天竺的兩道,還應有『食鹽之路』從女國至北天竺(今印度旁遮普邦賈郎達爾)一道。食鹽之路本來毋需經由w失密,但據慧超說:北天竺『為國狹小,兵馬不多。常被中天及迦葉彌羅國屢屢所吞,所以依山而住』(【大正藏】卷51:976)。迦葉彌羅即w失密。實際上,從吐蕃通北天竺至少有兩條路線:一條從女國經三波訶(Zanskar)、洛護羅(Lahul)和屈露多(Kulu)等國(【大唐西域記校注】卷4:372-374、408);另一條大致循象泉河/薩特累季河而下,經過古格、畢底(Spiti)及西姆拉等地。唐初貞觀末年,沙門玄照經西域去天竺,適逢其國內亂,遂遠跨胡疆到吐蕃。待貞觀二十二年(648)王玄策以吐蕃、泥婆羅等兵馬平定天竺之亂,玄照才由文成公主遣送北天(【大正藏】卷51:1)。玄照由吐蕃往北天^蘭陀(Jalandhar,即賈郎達爾)之路,恐即循象泉河而下一線(王小甫1992:41-42)。
  當然,並非所有這五條大道都適於為吐蕃軍隊所利用。據漢文史料記載,由於氣候的原因,吐蕃的軍事進攻幾乎總是選在秋冬季節進行,一到春天便因時疫而退兵。後來抓了唐朝俘虜來作戰,吐蕃在夏季也能發動進攻了(【舊唐書】卷196下:5256;【新唐書】卷下216下:6098)。顯然,吐蕃人自己不適應炎熱的氣候。我曾在考察中遇到一個藏族牧人,他仍然認為在山下養不活氂牛和綿羊,所以他以寧可住在高山牧場上,儘管那裡經常籠罩在雲霧之中。當我在巴基斯坦北部考察由奇特拉爾去白沙瓦時,才知道喜馬拉雅山以南是何等的炎熱:還沒有完全出山,已經見到養水牛、種芭蕉,和我國南方一樣。大概,這就是在奇拉斯一帶的印度河谷根本沒有藏文銘文的原因(達尼1983:132)。也就是說,古代的吐蕃人很少向南活動,他們在北印度的影響多半只是威懾性的。所以,對古代吐蕃與印度的經濟、文化聯繫也不應估計過高。眾所周知,吐蕃前弘期佛教最初還是從漢地傳去的,而當時佛教在印度已經衰落了。而且,吐蕃佛教史早期的著名人物多半是傳教的印度僧人,不象漢地佛教有眾多捨生忘死的取經僧。所以說,歷史表明,藏民族從一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就主要是同祖國大家庭其他各民族在一個共同的地域內活動,並同各族一道共同創造了祖國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

                四、蔥嶺山區的南北交通

  前面說過,吐蕃從一開始就幾乎總是和西突厥餘眾連兵在西域活動的;而且,儘管唐朝以重兵戍守安西四鎮,吐蕃軍隊仍然繞道蔥嶺遠遠向北到了十姓可汗故地,那裡是西突厥部眾的中心,當然也是吐蕃與之連兵活動的中心。在這種情況下,連接蔥嶺南北的交通路線就成了『熱線』(王小甫1992:129-130)。
  從突厥汗國時期起,在吐火羅與七河地區之間就建立了傳統的聯繫(克里亞什托內1964:143、144)。從吐火羅經河中地前往北部草原,本來有一條古代東西交往的大道,玄奘西天取經穿越中亞就走的這條路,後來又被阿拉伯古典地理學家們詳細記載、描述,稱之為『呼羅珊大道』。不過,對吐蕃人來說,考慮到大食人對中亞的征服,應該更多地注意從南向北穿越蔥嶺山區的交通路線。
  據玄奘的說法,『蔥嶺者,據贍部洲中,南接大雪山,北至熱海、千泉,西至活國,東至烏鎩國,東西南北各數千里。』(【大唐西域記校注】卷12:964)活國(Walwalij)指今阿富汗昆都士,烏鎩為今新疆莎車。但當慧超於公元727年經此回國時,骨咄(Khuttal,今塔吉克斯坦庫利亞布)王雖為奉佛的突厥人,其國已屬大食所管,『又從此胡國已北,北至北海,西至西海,東至漢國以北,總是突厥所住境界。此等突厥不識佛法。』(【大正藏】卷51:978)八世紀末,在悟空的回程中有這樣一段:骨咄――拘密支――惹瑟知(Rasht)――式匿國(識匿)――疏勒(【大正藏】卷51:980)。看來,這是溯鑊沙(Wakhsh)水而上穿越蔥嶺的一條路。這條路上的黃石(Sary Tash)是蔥嶺山中的一個十字路口:黃石本身地處大阿賴山山谷中,從這裡向東可越葛祿嶺去疏勒(今新疆喀什),向南越外阿賴山是五識匿諸國之地,向北翻過阿賴山進入拔汗那(今費爾干納盆地)。由於這條路主要穿行於突厥人所據的高山牧場,無疑是為吐蕃所用的五俟斤路的另一條路線。
  在這樣一條路線中,拔汗那為必經之地,所以其地位特別重要。我們在塔巴里的【年代記】中看到,突厥可汗經常都是從拔汗那出發前往河中或吐火羅的。
  據漢、藏兩種史料的記載可知,當贊普棄隸 贊於公元712年成年親政以後,吐蕃重新向西域展開了攻勢:714年,支持西突厥十姓酋長都擔反叛唐朝,都擔被平定後,吐蕃亦於次年年初被擊敗;715年,吐蕃又支持大食人扶立的阿了達為拔汗那王,同年年底前再被唐軍擊敗(王小甫1992:146-149)。儘管節節敗退,至少在公元716年吐蕃還控制着蔥嶺南部(【大正藏】卷50:291)。這些史實表明,古代吐蕃人前往北部草原的路線,正是穿越蔥嶺山區之路。不過我認為,吐蕃軍隊由南向北經過拔汗那的道路並沒有進入盆地,而只是穿過了盆地附近的西部天山山區,或者最多也只是從盆地邊緣的丘陵地帶經過,如同今天吉爾吉斯坦從奧什至比什凱克(伏龍芝)的公路到塔什庫梅爾這一段。
  1993年夏天,當我乘車從塔什干經費爾干納盆地前往奧什時,我發現儘管這一帶的政治邊界極為複雜(我經過了進出八道海關的檢查!),但烏茲別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兩國的自然環境卻有明顯的差異。屬於烏茲別克的領土是溫暖甚至有些炎熱的平原,適於經營農業;而吉爾吉斯方面則是涼爽的丘陵和山區,儘管也種着一片片的煙草,但看來更適宜於經營牧業而非農業。於是我恍然大悟,古代吐蕃人經過拔汗那的地方,正是今天劃歸吉爾吉斯斯坦的地方。如前所述,吐蕃人不適應炎熱的氣候。另一方面,吐蕃軍隊來到拔汗那附近時,大食人已經征服了那個地區,吐蕃人不經鬥爭也不可能進入大食人的領地。仔細比勘漢文和阿拉伯文史料的有關記載,可以肯定,吐蕃人只是在大食軍隊由於其名將屈底波去世而撤退以後才成為阿了達的支持者的。所以,當唐朝軍隊應拔汗那王之請進攻阿了達時,吐蕃人實際成了大食人的替罪羊(王小甫1992:149)。
  雖然在唐朝於公元720年左右取得優勢,尤其是722年小勃律成為『唐之西門』以後,吐蕃不得不轉而向塔里木盆地東南尋找進入西域之路,至少到八世紀末以前,從南向北穿越蔥嶺之路又被吐蕃王朝利用了起來。這個時期,儘管直到公元790年安西四鎮仍在唐朝手裡,北部草原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三姓葛邏祿於公元八世紀60-70年代之間從金山(阿爾泰山)地區南下,取代突騎施而成了『十姓可汗故地』的主人,他們與吐蕃、黠戛斯結成同盟,共同對抗漠北的回紇/回鶻汗國(744―840)。據史料記載,由於擔心遭到回紇搶劫,吐蕃派往黠戛斯的使者不敢徑直前往,而要留在葛邏祿等黠戛斯來人護送(【新唐書】卷217下:6149)。當時,東部天山以北是回紇汗國的勢力範圍,而黠戛斯活動的中心在今俄國葉尼塞河上游地區。因此很明顯,吐蕃、葛邏祿和黠戛斯同盟間的交通聯繫是經由穿越蔥嶺山區的路線來進行的。
  我在本報告第一節的開頭說過,限於自然地理的原因,古往今來,西藏高原通其西北的道路主要有兩條,然而,實際上我在本報告中研究了以這兩條道路為主幹的一個交通網絡,它們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並使用着。只不過,我的研究僅僅是一個初步的工作。對這些交通線沿途的古蹟進行調查和保護的工作做得非常不夠,我希望這些問題能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注】本文完成於1994年3月,後來我對其中部分觀點(主要是第二節)作了一些修改補充,見拙文【七、八世紀之交吐蕃入西域之路】,收在田餘慶主編【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4~85頁。

【參考文獻】

縮略語:
G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London
MRDTB=東洋文庫研究部紀要。東京
ZDMG=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andischen Gesellschaft. Leipzig.
白桂思1987=Beckwith, Ch. I. The Tibetan Empire in Central Asi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冊府元龜】=(宋)王欽若編【冊府元龜】一千卷,中華書局影印本,1988年。
陳兆復1991=【中國岩畫發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達尼1983=Dani,A. H. Chilas――The City of Nanga Parvat(Dyama). Islamabad.
同作者1985=ditto.『The Sacred Rock of Hunza』. Journal of Central Asia, vol.VIII, No.2(1985). Islamabad.
同作者1991=ditto. History of Northern Areas of Pakistan. 2nd ed. Islamabad:National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al Research.
【大唐西域記校注】=(唐)玄奘、辯機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
【大正藏】=高楠順次郎等編集【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正一切經刊行會(東京),1924―1934年。
杜勃羅文1978=(俄)尼・費・杜勃羅文著【普爾熱瓦爾斯基傳】(漢譯本),商務印書館。
弗蘭克1926=Francke,A. H. Antiquities of Indian Tibet. Calcutta:Superintendent Goverment Printing.
噶爾美1975=Karmay,Samten G.『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Doctrinces of Bon』.MRDTB 33(1975):171-218.
海達爾1972=Haidar,Mirza Mahammad. A History of the Moghuls of Central Asia. Ed. By N. Elias, trans. By E. D. Ross. London:Curzon Press.
【漢書】=(東漢)班固撰【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83年。
侯石柱1991=【西藏考古大綱】,西藏人民出版社。
【舊唐書】=(後晉)劉d【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86年。
克里雅什托內1964=Kljashtornyj, S. G. Drevnetyurkskie Runicheskie Pamjatniki kak Istochnik po Istorii Srednej Azii. Moskva, 1964。
馬克斯韋爾1971=【印度對華戰爭】(漢譯本),三聯書店。
米諾爾斯基1937―Minorsky, V. 1937. Hudud al-「Alam:「The Regions of the World.」A Persian Geogeaphy, 372A.H./982A.D. Trans. and expl. by V. Minorsky. London.
森安1984=森安孝夫【吐蕃の中央アジアM出】,金紗笱文學部論集・史學科篇,第4號,1984年3月刊,別刷。
山口瑞風1983=【吐蕃王國成立史研究】,岩波書店。
上原1937=上原芳太郎編【新西域記】(大谷家藏版)上、下,有光社。
【釋迦方志】=(唐)道宣【釋迦方志】,中華書局,1983年。
斯坦因1909=Stein, M. A.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1906-8』. GJ, 34(1909):5-36,241-271.
同作者1921=ditto. Serind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 5 vols. Oxford.
【隋書】=(唐)魏徵等撰【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73年。
塔巴里【年代記】=Tabari, al-. Tarikh al-Rusul, wa-l-Muluk, 3 vols.(16 books). Leiden, 1964.
【唐會要】=(宋)王溥【唐會要】,中華書局排印本,1990年。
湯姆森1924=Thomsen, V.『Altturische Inschriften aus der Monglei, Ubersetzung und mit Einleitung』, trans. H. H. Schaeder. ZDMG(1924):124-175.
特勤1968=Tekin, Talat. 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通典】=(唐)杜佑【通典】,中華書局點校本,1988年。
【通鑑】=(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點校本,1982年。
【王統世系明鑑】=陳慶英、仁慶扎西譯註,薩迦・索南堅贊【王統世系明鑑】,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小甫1992=【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維瑞爾1991=Verrier, Anthony. Francis Younghusband and the Great Game. London.
【西藏志】=【西藏志・衛藏通志】合刊,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
耶特瑪1989=Jettmar, Karl.『Introduction』. Ed. Karl Jettmar. Antiquties of Northern Pakistan:reports and studies. Vol.T:XI-LVII. Mainz.
【藏族簡史】=【藏族簡史】(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