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51|回覆: 0

[史學] 試論中國傳統史學在中國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作用(一)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11-22 14: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論文關鍵詞:中國 傳統史學 中國文明 民族精神 治國安邦  
  論文摘要: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也有着悠久的史學研究的傳統史學的研究對於中國文明的發展進程中有哪些作用呢?本文從史學對個人道德修養的培養、民族凝聚力和統一意識的形成、治國安邦和對社會物質、精神文明的保存四個方面來論述史學的作用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歷史,也具有悠久的史學研究的傳統,從夏代的史官終古,殷代史官句摯,到周代『唯殷先人,有冊有典』,無不反映了中國史學的悠久。西方學者魁奈說:『歷史學是中國人一直以其無與匹倫的熱情予以研習的一門學問。沒有什麼國家如此審慎地撰寫自己的編年史,也沒有什麼國家這樣悉心地保存自己的歷史典籍。』」中國史學有如此之長的歷史,哪它在中國文明發展進程中有哪些作用呢?  
    一、啟迪智慧培養精神  
    談到文明就離不開它的創造者―具體的人。首先就從微觀的角度談談史學對個人的影響。  
    1.啟迪智慧。史學與人生修養有極大的關係。古人說『明道』『蓄德』,『明道』即是指對社會歷史發展進程規律性認識。【易.大畜・象傳】稱:『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並且早在春秋的時候、人們就十分重視歷史知識的教育對於增益智慧的重要性。  
  【國論・楚語】上記申叔時對楚莊王論教導太子事。(莊王)問於申叔時,叔時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休懼其動;教之詩,而為之導廣顯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禮,使知上下之則;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教之令,使訪物官: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幾之務用明德於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廢興者而戒懼焉,教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這九種課稱中有三分之二都跟歷史知識有關。重視歷史教育,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一個特點。清人龔自珍也說的『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述往事,思來者。』(【史紀・太史公自序】)史學不僅使人了解過去,也深刻地道出了史學的現實價值。後來杜預說『彰往考來』,裴松之說的『總括前蹤,貽誨來世』,杜佑說的『至於往昔是非,可為來今龜鏡』,司馬光說的『監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見【春秋左氏傳・序】、【上(三國志注)表】、【上通典夕表】、【進表】),都是這個思想的延續和發展。王夫之說:『故論(史之為)鑒者,於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於其失也,而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跡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就其偏而河以救失。乃可為治之資,而不僅如鑒之徒懸於室,無與照之者一也。』(王夫之【讀通鑑論・敘論】)  
    人們通過學習歷史,了解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忠奸善惡、成敗得失,有助於培養自己的道德品格和處理事物的能力。史學家們撰寫歷史著作,在闡述社會歷史進步與發展的過程中,便不能不寫社會活動主體的人,把他們的各種活動、社會行為、思想品德、價值觀念等寫入史書,在書中評價歷史人物。有的人取得成功,有的人屢遭失敗:有的人忠誠善良,有的人奸餒邪惡。研究成功者的謀略、失敗者的教訓,學習忠良們的品格,批判揭露奸按者的醜惡,便可以使今人提高辦理實事的能力,培養自己的良好品德。這種能力的提高和品格的培養,就不僅是知識的增長,而且是智慧的增強。對歷史的學習和研究,正是『轉識而成智』的。  

    歷史是科學,當人們搜集、整理、鑑別史料時,對史料進行分析比較與綜合概括時,必然受到科學方法與抽象思維的訓練;同時歷史兼有藝術的特性,所以當人們生動形象地再現歷史的真情實景、作歷史的遐想與敘述時,又必然受到藝術表現技巧與形象思維的訓練。  
    2.培養精神。治史還能培養人的求實精神,史學重真實,歷代史家都重視『秉筆直書』。崔抒拭其君,司馬遷述漢非,韋昭仗正於吳朝,崔浩犯諱於魏國,這一個個歷史事例,無不證明了史家的求實精神。後人讀起這一個個的故事,無不為之感動。文天祥在【正氣歌》裡提到『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這是春秋時期兩位史官『直筆』的典型。當時齊國的大夫崔杆殺掉了齊莊公,這自是大逆不道,齊國的太史便在『國史』里直書『崔抒拭其君』。因此,崔杆殺掉了這位史官。這位被殺的史宮之弟承其哥哥的事業,繼續直書此事,又被殺了。另一位弟弟仍然如實書寫,崔杆不得已『乃舍之』。齊國的太史兄弟冒殺身之禍而直書事實,其精神確實感人。董狐是晉國的史官,晉卿趙盾殺掉了晉靈公,董狐也直書其事:『趙盾拭其君。』孔子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上述是是頌揚兩位春秋時的史官的一身正氣。可見,我國的史家,『直筆於朝,其來久矣。』」  
    學習和研究歷史,能考驗人的毅力、堅定人的意志、催人奮進,培養吃苦精神。面對浩如煙海的史籍,常使一些人『望洋興嘆』使人望而卻步。然而,總有人『直掛雲帆濟蒼海』,5總有人笨路藍縷、披荊斬棘。明代談遷畢三十年之功作【國榷】,『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始完成這部編年體明史,原稿幾經散失,又重新編纂,不計報酬,不慕虛名,貧寒一生,活得很有骨氣、很有節氣、很有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歷史把人們凝聚成這樣的民族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內,人們有着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十共同文化的共同的心理素質。即歷史使人們在共同的經濟生活中創造出共同的文化,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而一定的文化價值觀又造就出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徵、民族精神的人們,並培育着他們最可寶貴的『民族魂』一個民族之所以能以其獨特的風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是靠這民族魂的支撐。由此可見,民族魂依託於民族的歷史長河,歷史之河猶如一條帶有磁性和韌性的紐帶,維繫着全民族並使之賴以生存。而史學在一定程度上是整個中華民族發展進程的記錄。反過來促進了這種形成的增強和趨勢。  
  【左傳】記述了華族與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鬥爭和融合,寫出了各族在春秋時期各大國霸業中的地位。【史記】中有匈奴傳、大宛傳、朝鮮傳、東夷傳、南越傳、西南夷傳等,未把『夷』作為『外人』。西晉末年,北方混亂,少數民族建立了十六個割據政權『五胡十六國』,唐人修【晉書】記『十六國』歷史,立了三十卷【載記】(為建立名號的少數民族政權所作的傳記),肯定了少數民族和中原華夏族『同為一家』。南北朝對峙形勢下,南北史家在【宋書】【南齊書】【魏書】中互有攻證,南朝漢人修的史書斥北朝為『北虜』,北朝各族修的史書則稱南朝為『島夷』。這種歷史撰述互爭正統的現象,從深層次反映出了各民族對於中華禮義大文化的一種認同,一種民族的內聚力。地域和族系在這種正統論當中已經不是其為評判政權是否為正統的標準或尺度了。魏晉南北朝史書反映的強調文化認同的正統論,對於此後中國大一統政治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歷史上,歷代鼎革之際,繼起的皇朝都十分重視修纂前朝歷史,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也不例外,以此作為朝政大事。元朝至正三年(1343),即詔令纂修宋、遼、金三史。清朝入關第二年(1645),即下詔修明史。元、清兩朝如此重視修撰前朝歷史,表現出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於中原先進文化的認同感,也增強了全民族的凝聚力。  
    史學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而且也形成了獨有的民族精神。如求真、務實、寬容、進取的精神。留下了如『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流水不腐,戶樞不蠢』。;  
    在傳統史學裡,關於多民族歷史撰述,『己形成了悠久的歷史傳統,留下了相當多的歷史資料,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撰述體裁,表述了不同的民族思想,反映了各個時期的歷史特點。這些寶貴的遺產為我們研究民族史,提供了大量資料和編寫上的借鑑。那些認為中國史書只記載漢族不記少數民族的歷史的看法,是沒有根據的。』(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第1卷32頁)歷史撰述上的這個傳統,反映了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凝聚意識增強的歷史過程,也反轉過來促進了這種形成和增強的趨勢。  
    三、治國安邦  
    史學不僅對個人修養,在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培養仁有一定作用,而且有着治國安邦的作用。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對於統治者說,它可以『資政』給統治者以國家治理的經驗。另一方面,它可以使百姓『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省』,這就是史學中經世致用的思想。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